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2183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傅安球 聂 晶 李艳平 金蓓蓓 崔君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300074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200234)摘 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两个问题:11 心理咨询是否是改变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如果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厌学心理;21 厌学心理的改善能否有效提高中学生学习效率。本实验用问卷调查法从183名中学生中筛选出有厌学心理的学生24名,运用个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等手段对这24名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干预。结果表明:心理咨询能够有效且明显地改善厌学心理,但要完全消除厌学心理则还需要辅以其他干预手段;随着学生厌学心理的改善,其学习效

2、率也相应有了明显的提高。关键词:厌学心理 学习效率 心理咨询1 引言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 括厌学情绪、 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 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 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 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 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 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1;北京心 理卫生协会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 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 %2 可见,厌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诸多教育工作者曾撰文认为

3、要解决厌学现 象、 提高学习效率,其有效对策之一就是心理咨询干 预34。 本实验的目的就在于探讨由此引发的两个问 题,即心理咨询是否能有效改善、 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厌学心理;厌学心理的改善 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研究方法2. 1 研究对象上海市普通中学随机抽取的初一、 高一年级学 生198名,其中初一年级112名,高一年级86名。2. 2 研究工具2. 2. 1 自编的中学生厌学心理问卷 由15个题目 组成,经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2. 2 学习效率测试试卷 本实验中的学习效率 主要通过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来体现。学习效率试卷由初一、 高一两

4、个年级经验丰富 的数学教师按照其相应进度和教材编制,共有初一 前测、 后测试卷,高一前测、 后测试卷计四份,每个年 级前后测试卷难度相同。2. 3 实验程序2. 3. 1 编制中学生厌学问卷 问卷结合数学学科 进行编制,分课堂、 课后、 考试三个维度来考察学生 的厌学心理。问卷由20个题目组成,采用五级评分 制:“完全不符”“基本不符”“?”“基本符合”“完全符 合”,赋值分别为- 2、- 1、0、1、2 ,分数越高表明厌学 心理越明显。编好后对初步编制的20道题目进行进行试测,施测对象为64名初二学生。测试后将分 量表的得分与其所含各题的得分做相关性检验,以 相关系数大于014为标准,筛选出

5、正式试题,最后确 定了15道题目。2. 3. 2 厌学问卷前测 对198名初一、 高一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去除白卷和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试 卷183份,初一103份,高一80份。两周后运用同 样的问卷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1893 ;各分量表分 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均在017530. 860之间,说明 该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之后对18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如下:大于- 0. 6为厌 学,介于- 12. 140. 6之间为正常,小于- 12. 4为 好学、 乐学。按照此标准筛选出24名厌学学生,其 中初一10名,高一14名。2. 3. 3 编制学习效率问卷 问卷由初一、 高一两个2

6、2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1期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重大项目 高效率学习与信息加工 子课题 动力系统力其对学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内容中的一部分。上海市杨浦凤城中学周逸凌老师、 禹谨老师、 任光庆老师、 谢元琥老师等参与了本实验。年级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按照其相应进度和教材编 制,难度为中等,总共编制大约平时60分钟的题量(按照中等学生的速度计算) ,题目的分值要尽量均 匀,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地填 写答卷,前测一次后测一次,要求各年级前后测试卷难度一致,由未干预学生前后测成绩来体现,若前后 测成绩之间没有差异,

7、表明试卷难度一致。2. 3. 4 学习效率前测 对参加厌学问卷测试的183名学生进行学习效率的测试,严格控制测试时 间,45分钟后准时统一交卷。2. 3. 5 心理咨询干预 心理咨询干预为期4个月 左右,对24名厌学学生分别或集体进行干预,共计11次,每次的时间为60分钟左右。干预以个体心 理咨询为主,辅以团体心理咨询,整个咨询过程大致 如下(个别学生进度不同) :第1次第2次:咨询者严格遵循保密性、 如实 接受性、 信赖性等原则5,以真诚、 关注、 尊重的态 度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运用询问、 鼓励、 释意等技 巧准确而广泛地获取信息,了解每个人的厌学原因。 厌学心理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因素,

8、我们发现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总倾向于把自己的厌学归 因于客观原因,如老师水平不高,学习内容枯燥,学 习负担太重等等,却很少剖析自己的问题所在,甚至 避免谈论自己的弱点。鉴于此,我们规定咨询时学 生必须注重剖析自己的主观原因。第3次第5次:在详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 下就每个学生的厌学原因对症下药,该阶段着重对 学生的认知进行改变。严格遵循 “分析自身” 的原 则,运用解释、 自我揭示、 逻辑推论等方法,重点对学 生的内在因素进行改变,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无兴趣,自卑,自制力差,懒惰,学习方法走入误区,对 老师有偏见等等。此阶段要求学生每次咨询后用记 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认知上的改变和收获。

9、第6次:团体心理咨询,咨询者总结咨询中出现 的各种情况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展开讨论和交流,以通过互相启迪和互相影响巩固、 加深学 生的认知。 第7次第10次: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进行行 为训练。针对学生各种不同的主观原因,通过示范 法、 行为塑造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 注意力训练、 自控力训练,并逐步建立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 的机制、 自我强化机制等。整个行为训练的目的在 于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体验自我控制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每次咨询后都给学生布置行为训练作业,下次谈作业完成的 情况和感受。第11次:团体心理咨询,每个学生回忆自己的 点滴进步,并交流自己的

10、感受,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评价其他同学的改变,最后结束干预。21316 厌学问卷后测 对183名学生进行厌学问 卷的后测,首先对未干预学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一贯稳定,然后分析参加干预的24名学生厌学心理是否有改善。2. 3. 7 对183名学生进行学习效率的后测,以未干预学生的成绩为参照,检查学习效率前后测问卷是否同难度。在保证前后测试卷同难度的前提下考察 参加干预的24名学生是否有学习效率的明显提高。2. 3. 8 数据分析处理 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1010对厌学问卷前后测结果、 学习效率试卷前 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3 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1 中学生厌学问

11、卷前后测结果未干预者干预者 人数平均分标准差人数平均分标准差 前测159- 7. 803. 99243. 783. 54 后测159- 8. 134. 41240. 176. 78t0. 338p 0. 050. 0393p 0. 05) ,而参加 干预的学生前测结果为3178 ,后测结果为0117 ,t检验结果表明前后测结果有显著差异(t = 0. 0393,p - 0. 6) ,表明心理咨询干预虽然使学生的厌学心理有了明显好转,然而要完全、 彻底地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心理咨询干预,同时也需要配合其他干预手段。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初一还是高一,未参加干预

12、的学生学习效率前后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初一t = 0. 966 ,高一t = 0. 090 ,p 0. 05) ,而参加干预的学生学习效率前后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初一t =0.0343,p 0. 050. 0343p 0. 050. 0013 3 3p0. 0014 小结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心理咨询干预的确是改善 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和较好的途径,学生通过改变 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可以提高自我管理、 控制能力,逐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缓解厌学情绪,减少厌学 行为,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通过心理咨询干预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过程是缓慢的,也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讲究心理咨询 干预技术

13、。同时,我们也不能指望仅靠心理咨询干 预手段就能完全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因为厌学心 理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只 有多方位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干预对策,才能最终完全消除厌学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为迅 速提高学习效率奠定心要的心理基础。5 参考文献1 游夏茵 1 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向教育提出严峻课题 1 中新社,2000 ;22 中学生厌学20 %心理疾病低龄化 1 北方网,2001 ;63 郭娅 1 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1 教育评论,2000 ;14 马桂佳 1 青少年学习障碍及其调整 1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傅安球 1 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

14、1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第1期 匡培梓等:雏鸡单眼学习与脑内阿片肽类含量的相关研究Key Words: internal justice judgement , internal justice ,immanent justice. A STUDY ON THE PLASTICITY IN THE VISUAL IMAGERY SCANNING PROCESSYou Yuqu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Yang Zhiliang(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East China No

15、rmal University)The study tried to examine the cognitive plasticity in thevisual imagery scanning process.Two experiments were con2ducted to test the processing level of imagery scanning respec2tively in twenty pilots , ten elderly adults and their correspond2ing control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6、neither the effect ofpractice nor the effect of age wasfound in the two experiments.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influenced by some hereditary and in2trinsic attributes of the cerebral nervous anatomic structure , theprocessing system of visual imagery scanning showed a relativelylow cognitive plasticity and susceptibility. The implication wasfurther discussed in terms 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