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51797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成果汇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海口市英才小学课题组主持人: 谢立可参与人员:邢建军 符碧玲 陈德超 陈慕贞“英才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是海口市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为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谢立可。该课题主要是探究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理论素材,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更为科学规范具体,把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学校文化主要由精神理念文化(“ 魂文化” )、管理制度文化(“ 法文化 ”)、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形文化 ”)三部分组成。学校文化的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其中

2、“ 魂文化 ”是根本, “法文化”是保证,“形文化” 是基础。有“ 魂”无“法 ”, “魂文化” 不能实现,“形文化”没有保证;有 “法 ”无“ 魂”,“ 法文化”和“形文化 ”便没有方向。只有 “魂”、“法”、“形” 的结合、协调发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英才小学实际,课题组分五步走初步完成了英才小学文化建设。第一部分 成效描述2海口市英才小学,一所充满书香韵味的校园。学校几任领导一直以来都努力在校园内创设品位高雅的文化,悉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组织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孩子的生活本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诗意般的生活。其

3、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光有空洞的说教是发挥不了积极作用的。必须让他们带着诗意的生活去感受生命、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逐步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获得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为了孩子天性充分得到体现,为了诗意般的童年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海口市英才小学在教育路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三个五”学生文化五大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感恩节、体育节;五大德育主题:生命、孝心、诚信、礼仪、环保;五名工程:读名著、背名言、赏名画、听名曲、看名片,并组织相应体验的活动。几年的坚持也使得英才小学在“文化化人,德育育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得到海

4、南省、海口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曾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化建设优秀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海南省规范化学校”“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 “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还被设立为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国家级师资培训小学教师实践研修基地”等数百项殊荣。学校的3民乐团曾在海口市人民大会堂举办专场音乐会,还曾应邀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加坡等地方进行汇报演出。谢立可校长带领下进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给全体师生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正确教育方向,

5、坚持“以书养性,以文化行,以梦励志”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探索创新办学路子,营造一个适应新形势,满足时代任务要求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学得开心,让家长感到放心,让老师教得有信心的和谐育人环境。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第二部分 实验过程一、课题背景和内容课题酝酿学校文化研究自 1980 年代以来已转移到了教育研究“舞台的中心”。学者和教育家们开始从组织文化和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学校文化,培育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将学校文化建设看成是学校的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甚至借鉴企业策划理论来设计学校文化 SIS 形象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强烈的呼唤和要求,为学校文化建设提

6、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无锡地区是清末“新学”兴办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1990 年代中期开始,无锡历史名校注重在校史研究中发掘学校文化精华、继承办学传统,在实践中弘扬文化、创新发展。结合时代进步潮流考察传统教育文化,自觉地研究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和学校文化发展,必将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境界。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三种状况第一种:换名字的文化建设4学校工作没有任何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突破,为了跟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潮流,把日常工作改名为学校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换一个新的名称第二种:拼盘式的文化建设学校对文化建设有了紧迫感,能在校园、班级等设计布置各种文化版块(如名人名言、体育之窗、

7、科技长廊、书法欣赏、美术世界)使学校增加了许多栏目式的文化内容。这是一种文化建设,但属于比较粗糙、层次较低的文化建设,很难扎根,很难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文化体系,从而发挥文化的功能。第三种:水平较高的学校文化建设几个特点:有十分明确的文化定位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文化体系日益发挥着文化的凝聚、推动、促进、影响等功能,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发展。课题论证本课题通过对学校文化内涵的理性思考和比较研究,考察分析不同学校文化的案例,力求解决学校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课程文化转型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断层、学校文化理想的观念冲突等现实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提供可借鉴的学

8、校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起始之年。海南省教育厅高瞻远瞩,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启动“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英才小学深刻领会样本校建设“三个应该”和“去哪里、在哪里、到哪里”的会议精神,认真思考学校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新命题,慎重地选择了样本校建设九大项目之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和创新”作为建设项目。本着先谋后动、边谋边动的原则,学校立足“文化立校高起点、科学规划高品味”,精心规划 2011-2013 年学校文化建设,旨在让学校高效能建设、高品味发展。研究内容1、管理制度文化( “法

9、文化” )52、校容校貌文化(物质文化、 “形文化” )3、课程文化(行为文化、 “形文化” ) ;实验目标学校文化主要由精神理念文化(“魂文化” ) 、管理制度文化(“法文化” ) 、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文化” )三部分组成。学校文化的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其中“魂文化”是根本, “法文化”是保证, “形文化”是基础。有“魂”无“法” , “魂文化”不能实现, “形文化”没有保证;有“法”无“魂” , “法文化”和“形文化”便没有方向。只有“魂” 、 “法” 、“形”的结合、协调发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英才小学实际,课题组在征求学

10、校班子和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创新的研究目标:1、 (2011 年 1 月6 月)提出并确定 “书养品性、自我完善、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魂文化) ,确定“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为校训;2、 (2011 年 1 月6 月)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的三大块,即管理制度文化(“法文化” ) 、校容校貌文化(物质文化、 “形文化” )和课程文化(行为文化、 “形文化” ) ;3、 (2011 年 1 月6 月)谋划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实施策略4、 (2011 年 6 月12 月)形成学校文化建设规划体系结构图5、 (2012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按照学校文化建设规划体

11、系结构图践行与不断创新二、课题实验进程1前期准备厘清核心概念经过全面细致的文献研究和思考,课题组对于“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达成了共识。有人说:如果我们两个人都喜欢戴帽子,你喜欢戴喇叭花帽,而我喜欢戴牛仔帽。这只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如果是千千万万的人都喜欢戴一种帽子,譬如喇叭花帽。这是个非常大集合,这就是一种文化。有人说: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还是弯身而过?他走过一只长了痫的流浪狗,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他站在电梯口,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挤?他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他独处时如6何对待环境?等等,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12、,就是文化。教育家商友敬说:“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 ,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才是文化 ,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哲人则抽象地阐述: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由上所述,课题组是这样理解学校文化的:在学校有方向有组织的引导下,师生和家长在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代表人物,及由他们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和融合作用,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趋力

13、,需要通过由内而外、从价值观到物质表象去塑造或者说建设方能形成。鉴于学校文化的非自然形成和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有方向地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规划,让学校文化走自觉建设路径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否则, “没有文化”将是一所学校最显著的文化,果如其然,学校将因为没有灵魂而失去品味沦为平庸了。我们知道,学校文化主要由精神理念文化(“魂文化” ) 、管理制度文化(“法文化” ) 、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文化” )三部分组成。学校文化的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其中“魂文化”是根本, “法文化”是保证, “形文化”是基础。有“魂”无“法” , “魂文化”不能实现, “形文化”没有

14、保证;有“法”无“魂” , “法文化”和“形文化”便没有方向。只有“魂” 、“法” 、 “形”的结合、协调发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2.研究内容及实施策略为了科学高效实现目标 ,我们方向性地谋划了各版块的实施策略。(1)管理制度文化围绕学校“书养品性、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魂文化” ,提出“德治先行、法治并举、规矩方圆”的文化建设总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学校计划通过推动师生的潜心阅读、强化师生和家长的“十好习惯”建设、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等,以调酿绿色人文环境,熏陶、感化英才人,实现文化化人;同时制定并施行学校管理制度 ,体现既有规矩,又成方圆。(2)校容校貌文化围绕学校“书养品性、自我完善、持续发

15、展”的“魂文化” ,提出“翰墨香飘、雅趣厚重、润泽身心”的文化建设7总目标。也就是说,英才园的一花一草、一墙一柱,一处拐角一块标牌,都将赋予特别的文化内涵;另, “翰墨香飘”中把约定俗成的“飘香”改为“香飘” ,意欲让学校翰墨书香有弥漫、萦绕的味道;“雅趣厚重”是因为英才小是小学,需要“厚重” ,更需要童真童趣。为了实现目标,学校计划进一步改进设计不够理想的学校标志(如校旗为黄色不理想如何重新设计、校徽体现办学理念不足如何调整等) 、改善室内环境(如多媒体、网络建设等) 、精心设计室外文化(如第一层规划为中国文化层,第二层规划为世界文化层,第三层第四层等都应该有主题地精心设计)等等,让英才人在

16、不经意驻足间感受翰墨的香飘、体验文化的厚重、享受身心的润泽。(3)课程文化建设是围绕学校“书养品性、自我完善、持续发展” “魂文化”进行的行为文化(“形文化” )建设,是整个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等无论多么美好、多么宏伟,如果不能细化并进入课程,就意味它没有被设置为跑道,不在教育之路上,那么它将因不能被常规施行而游离于师生之外,最终流为口号。故学校计划把“书养品性、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细化到经精心整合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分别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大课程,让课程载运英才园走向一种特别构想的美好境界。教师课程围绕“魂文化”提出“厚德载物、终身乐学、善施教化”的文化建设总目标,也是“教风” 。笔者在教师课程中计划打造教师的十好习惯课程(师德师风) 、专业成长课程和健体养生课程。教师十好习惯课程中有六个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的习惯,其它四个为情感、日常行为等习惯,它们都直接回应着办学理念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