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851769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原始地质资料编录原始资料编录是指通过天然露头及探矿工程(槽、井、坑、钻、旧坑、剥土等) 进行地质观察所取得的地质素描图件、文字记录和各种原始数据。其任务在于将野外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能够真实地,尽可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为工作地区的综合研究和地质报告提供资料。原始编录为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基础不固,直接影响对矿床的认识,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必须重视这一工作。近年来原始编录工作有不少创新。本章所列举的只限于在陕、甘两省冶金地质工作中较常用的露头和探矿工程的一些编录方法和格式。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矿床或地区的具体情况,探索内容丰富全面但形式上简明扼要的新的编录格式和方法,以促进

2、地质编录工作的发展。第一节 原始资料编录的技术要求(一)原始资料编录的基本要求:原始资料编录的基本要求,一般说来有五:即丰富、正确、必须在现场进行、及时和认真、细致。l、原始资料编录要力求丰富:每一观察点、每一编录都要系统地收集全面的地质资料和有关数踞。凡能获得的地质现象都要详细观察、记录,凡能获得的参数都要测量并记录,不要因为与上面记录相同而忽略了观察和测量。要努力发现不同测点、不同尺段的个性,并从十分丰富的个性中见共性。大量的、丰富、齐全的第一性资料是通过各个具体的原始编录的丰富内容积累起来的,艰苦的劳动是必不可少的。2、原始资料编录要求正确: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又要正确地反映它们的性

3、质和相互关系。要正确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性质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就要对每一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解释,探索其本质。地质解释是指对每一地质现象,不要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通过仔细敲打,揭露真实情况,求得科学的解释。没有经过分析研究,机械地记录的地质现象,只能产生混乱和误解。3、原始编录必须在现场进行,不要搞“回忆录”所谓现场是指直接观察所及的范围,包括一定的尺段、测点、标本,甚至显微镜下的范围。凡直接观察所及范围以外的事物,虽允许作一定的推测,但不得称之为原始资料,并应在记录中说明是推测的。4、原始编录应及时,不得“算总帐” ,以便及时掌握地质情况,开展下步工作,还可避免工程坍塌、支护、矿石风化变质所造

4、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应要求工程完工多少日后提交有关的原始编录。在正常情形下,可参考下列规定:探槽:竣工三天内完成野外编录工作。某些探槽过长,亦应及时分段编录,使全槽施工结束后三天能完成野外工作。探并、竖井、斜井、盲井、天井等:离施工掌子面不超过 2 米,或竣工 25 天内完成野外工作。探坑:平时及时作草图,施工一段长度后,洗坑壁,然后正式编录。支护处一定要及时进行,工程竣工一般不超过 7 天完成野外工作。 钻孔(包括浅钻):野外编录逐日到机场进行。室(库) 内系统编录,在每一换层深度正式确定之后,立即分层进行。钻孔完成之后 57 天完成编录工作。轻型探矿工程结束后五天内,重型探矿工程结束

5、后 710 天内提交经过整理好的原始编录成果。5、原始资料编录人员一定要认真、细致:凡事都要认真,要做过细的工作,于细微处见精神,原始资料编录尤其应如此。凡从事原始编录的人员必须以对工作极端认真、极端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深入细致的观摩现象,确保原始资料的完全、准确。不得主观片面、粗心大意、凭空臆断、任意取舍,更不允许弄虚作假。(二)原始资料编录的质量标准:上述五项基本要求是原始编录工作应遵循的准则,但还不是具体的质量标准。原始编录的质量标准,一般说来,有下列 6 项。其中,三定(定性、定量、定位) 是主要的,其次为精细、准确,文、图、表相符;再次为简明扼要和清晰而有条理。l、定性:确定地质现

6、象的性质,具体说来有两点:即(1)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第一性资料。(2)经过了多次的反复。在工作进行中,必须不断回顾,反复观摩。原始编录,在格式上要求一次完成,但地质内容上绝不能一次完成。为此,在编录表格中要留有余地,以便日后认识提高后的多次修改。但这一认识深化的过程应力求在地质报告编制之前告一段落。要辩证地对待第一次认识(包括前人的认识) 。不能认为第一次认识就一定是正确的,但也不能因为第一次认识不一定正确就不去尽主观努力使其尽量正确些,或者甚至不作出初步的认识。没有初步的尽可能正确的认识,便没有以后的提高。作好初步的尽可能正确的认识是原始编录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做好定性工作,随着地

7、质现象不断的被揭露,认识不断的深化,还必须加强综合研究。原始编录人员的综合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每项工程编录完后,要有一小结。其内容为概括此项工程的地质情况:地层和岩石、构造、矿体或矿化(并阐明三者间的关系 )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除钻探以外的其他勘探工程的小结格式可参阅附表一 l。(2)要对整个矿床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提高对整个矿床的认识,明确局部( 自己进行原始编录的工程或地段)与全局( 整个矿床)的关系。通过上述工作既提高了自己对地质现象的认识,也可促进全矿床的综合研究工作。2、定量:一切地质现象必须具有一定的、具体而精确的数量概念。任何地质现象或地质体,除了质的概念外,都有一个量

8、的概念,例如厚度、长度、深度、大小、位移距离、频率、密度、组成物的大小及其组成比例等等。地质体的物性和化学性质,也同样有质和量的概念,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补充肉眼鉴定的不足。定量的度量标准是比例尺所允许表达的限度。3、定位。所有的地质现象都要有其确切的位置,包括地质位置及空问位置。地质位置主要指层位上的、构造上的(或地质构造上)、地质体内部构造上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 发育过程中的及地质发展史上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定的资料依据,必要而有条件时,提出一定的数据(如距某标志层的层位距离、距某构造线的距离等) 。空间位置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地理位置及地质体或构造线的产状,都要有准确的数据。地理位

9、置主要指座标数值或方位、距离。为了准确地标定各种地质现象的地理位置,一般要求各主要探矿工程均须测座标点,各种观测点均须有用一定手段获得的测量数据。所有座标点均钉木桩:(1)探槽。短槽在槽的一端、较长的探槽在其两端各测一座标点;槽长达一定长度后( 各矿区可根据地形特点具涔规定)适当增加座标点,或在地形转折处测座标。必要时,样槽底板测座标。(2)坑道。坑口有座标点。坑内相隔一定距离须测座标。穿脉与沿脉交会处及竣工掌子面均有座标控制。旧坑根据具体情况,有参加储量计算的采样线者,有座标点,否则同地质点。(3)钻孔:孔口测座标。(4)探井:井口有座标点。探井座标点的布设有两种办法。一是设在井口一角,在探

10、井施工结束后测量;一是设在井口中心点,探井施工以前测定。后一种办法的定位较易符合设计要求,但须通过井口座标点划一十字,各垂直于井之一帮,在十字的四端各钉一木桩。地质体及构造线的产状对确定其空间位置有重要意义,应准确测定。测定产状时,应注意。(1)测定点的产状要有代表性。要排除局部构造变动的影响,使取得的数据在一定地段内有其代表性。(2)如果目的在于查明局部有变化的构造形态,则须取得一系列产状要素,使这些数据足以表达局部的构造形态特征,并须测至该地段的正常产状为止。在原始资料上,一般不采用综合性的构造符号。(3)要区分真正基岩部份及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滑坡或“崩塌”地层( 详后)的产状,尽可能取得

11、真正基岩部分的产状要素。(4)测定产状时,不要直接测倾向( 因易导致错误);当标志面凸凹不平或出露不大时,要用野外记录本铺贴于标志面上,在野外记录本上测定。(5)钻探岩心中各种标志面与中轴夹角之测量不得过少,对于个别钻孔中发现的矿体厚度特大或特小的反常现象,更应注意中轴夹角之测量。(6)对于矿体与围岩接触面、矿体中的矿层层面、矿石构造条带、条纹、各种矿物标志面 如片状矿物排列面、不同沉淀( 晶出)期矿石的接触面 等,要注意准确测量。当测量有困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辅助措施,如作图法“三点法” ,参阅综合地质图件编绘采取定向标本作室内测量。进行上述各种定位时,如界线不清楚,须作一定的化验及

12、岩矿鉴定予以查明。4、原始编录内容的表达要精细、准确、原始资料如果在表达上不够精细、准确,势必导致混乱或误解,降低原始编录的质量。因此描绘地质现象,反对租制滥造,遗漏失真。在素描图比例尺允许表示的范围内,尽可能表示出所有的地质现象。某些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围岩蚀变、围岩地质构造特征、穿插关系、矿化现象、矿石构造、结构、矿物组合、接触关系、先后关系、成因联系、构造关系、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等,不应受比例尺的限制,可用放大图表示。图上所附资料齐全,包括明细的地质特征、化验分析资料、各种试样及标本的采集位置等。图上各种符号、标志及地质现象都有明确的交待。文字记录要有明确无误地说明,要具体

13、不要概念化、公式化,防止含糊、模棱两可、交待不清。5、原始编录要文、图、表三者相符,不得互相矛盾:包括性质、数量、位置相符,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品位界线与采样分段界线 )相符。但允许野外与室内资料的某些差异:如化验分析及岩矿资料到来后,应填到有关的表格或图上,并且检查文字描述及图件与这些资料是否相符,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但不应依赖、等待岩矿鉴定及化学分析资料确定原始编录中的野外定名及野外描述,综合编录及文字报告的有关内容则一律以岩矿鉴定及化学分析资料为准。6、原始编录文字描述要精炼、清晰而有条理:既要破除烦琐哲学,又要防止简单化,必要的内容,特别是与矿化有关的内容不得简略。简明扼要与资料丰富

14、、齐全是辩证的统一。要附表1单 项 工 程 小 结(包括:地层和岩石、构造、矿床及其他) 。编录人 年 月 日编制者的新认识、新发现或对资料的说明地 质 资 料 检 查 意 见各级检查人 年 月 日 使各项内容、参数及与此有关的技术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不背离地质工作的目的性) 。原始编录的图件、文字和格式要清晰而有条理,防止混乱无章。要反映自始至终观察事物的顺序或资料依据的序次。图件清晰,文字描述要系统、简洁,并以野外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为限,不能用岩矿鉴定成果代替野外描述。文字记录表要有起迄数据。字体工整。(三)技术组织工作方面要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原始编录工作是由不同人或不同作业

15、组分别进行的,如果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势必造成人为的复杂化。为此应做好下列五项工作,即:统一野外定名和野外分层;统一认识、统一编号、交待操作、描述方法,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步骤。上述五个统一,除编号外,一般说来,都不是绝对的。根据矿床(地区) 的具体情况,确实不能统一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确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要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即不要任意变动,凡属于可变可不变者,尽可能不变。尤其是野外定名、图例等容易造成混乱的方面。l、统一野外定名和野外分层,是组织不同人员进行工作、使彼此协调、避免混乱或差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组织措施,也是统一认识的基础工作,因此应由技术负责人亲自组织进行。一般在工

16、作开始时,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全矿区地质人员进行实测剖面测量,或者有条件时,最好是干槽的原始编录,共同确定地层的划分,初步确定地层层序,并统一野外岩石定名,采取标准标本,作为对比依据。野外岩石定名,除了由于岩矿鉴定或化验分析而必须作的更正外,一般不要任意变动,以免引起混乱。2、统一认识:全矿区地质人员对于工作区内的地质现象,原则上应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地质问题的认识要坚决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在工作中,特别是初期,为了不妨碍工作的进展,不使原始资料混乱造成人为的复杂化,致使各种资料无法瓦相对应,影响综合工作,要求注意。(1)在经过群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开展工作有关的具体技术问题、具体地质现象,由地质技术负责人根据讨论结果,作出初步的决定,对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允许保留意见,以待实践验证,逐步修正。(2)地质术语是地质上的共同语言,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