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生物化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851753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生物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末生物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末生物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期末生物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期末生物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生物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生物化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2、 能量代谢:伴随物质代谢发生的时蕴藏在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化,又称能量代谢。3、 糖: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4、 单糖:凡是不能用水解方法再降解的最简单形式的糖,称为单糖。5、 多糖: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物,其分子式为 6、 糖酵解:糖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7、 糖原的合成:由葡萄糖、果糖或半乳糖等单糖在体内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

2、。肝脏和线粒体是合成糖原的重要器官。8、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9、 脂质:是由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10、 必需脂肪酸:通常把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而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称为必须脂肪酸。1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12、 运动适应:主要指机体在外界环境、训练负荷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物学方面新的“动态平衡” ,实现能量的补充与消耗的新的动态平衡。13、 外源性蛋白质:主要指通过食物途径获得的蛋白质。14、 磷酸员供能系统:由 ATP-CP 分解反应组成的供能系统称为磷酸元供能系统。15、 糖酵解供能系统:运动中骨骼

3、肌依靠糖酵解供能的过程叫做糖酵解供能系统。16、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通过三大能源物质有氧代谢释放能量合成 ATP,构成有氧代谢供能系统。17、 运动性疲劳:由于运动引起的疲劳称为运动性疲劳。18、 运动性外周疲劳:运动引起的骨骼肌供能下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现象。19、 运动性中枢疲劳:由运动引起的、发生在从大脑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性疲劳,即由运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给肌肉以满足运动所需要的现象。填空:1955 年,编写出版科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生命体的三个特征生殖、呼吸、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物质的不断进行着的化学变化成为新陈代谢。根据分子结构分为有机

4、分子和无机分子:糖、脂质、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是有机分子,水和无机盐是无机分子。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催化反应的特点: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可调控性。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底物浓度、酶的浓度、PH 值、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人体摄入的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一般根据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呼吸链完成的。正常人体所利用的 ATP 约有 90%来自于氧化磷酸化合物。寡糖又称低聚糖;麦芽糖又称饴糖;蔗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低聚糖;乳糖存在于人及动物的乳汁中。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血糖、肌糖原、肝糖原。运动后乳酸的三个代谢去路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

5、在肝脏中合成其他物质。根据化学结构及组成,脂质科分为三类,即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有 20 种。氨的主要代谢途径有合成尿素和少量在肾脏以铵盐的形式由尿排除。运动过程中,糖。脂质、蛋白质均可在体内氧化供能,称为三大能源物质。ATP 的再合成包括磷酸肌酸分解、糖酵解和有氧代谢三条途径,又可称为运动时骨骼肌的三大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运动性疲劳发生时,主要表现为磷酸原、糖原的大量消耗,乳酸的生成和大量堆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GTP 结合酶、第二类信使

6、分子和转录因子。评定运动人体机能生化指标分析是血尿素和血乳酸。体育教学和训练原则的生化依据是超负荷原则、专门性原则、全面训练原则和可逆性原则。儿童少年的肌纤维比成人细,肌肉蛋白质数量少,能量储备量低,肌力弱,所以耐力差、易疲劳。儿童少年脂肪有氧供能能力比成人差,因为少年的脂肪动员和肌肉氧化脂肪酸能力较成人低。女子一生经历新生儿期、幼儿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绝经期、各时期的机能变化与遗传环境体育运动营养条件等因素有关。简答: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1、 揭示人体物质变化的本质2、 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 科学的知道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运动时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因素:1、 运动强度:

7、运动强度大,血清酶活性增加明显。2、 运动时间: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越长,血清酶活性增加越明显。3、 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水平较高,因此完成相同运动负荷后,一般人血清酶活性增高比运动员明显。4、 环境:低氧、寒冷、低压的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下明显。运动人体的物质代谢有以下特点:1、 物质相互联系的整体性2、 严格精细的代谢调控3、 运动过程不同阶段物质代谢的侧重性4、 能量生成形式的同一性。生物氧化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1、 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通过生物氧化的过程把能量逐渐释放出来,使机体可以保持连续的能量代谢和利用。2、 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TP:通

8、过生物氧化可以持续合成 ATP 供人体所需。3、 产生热量,维持体温:生物氧化过程中,大约百分之六十你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这样就可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1、 糖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糖食人体运动的重要能源物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2、 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提高糖的食用量,保持体内有足够的糖储备,就可以减少蛋白质在运动时的消耗。3、 糖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人在运动后恢复期补充含糖丰富的食物,身体机能恢复速度明显加快。4、 糖在脂肪代谢中的调节作用:脂肪在体内的完全氧化,必须有一定量的糖参与才能完成。耐力训练对肝糖原利用的影响?耐力训练适应后,运动肌脂肪酸

9、氧化供能的比例提高,引起运动肌吸收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防止肝糖原的过多分解,这种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血糖正常水平的维持能力,有利于保持长时间运动能力和防止低糖症的发生。脂质在运动中的生物学功能:1、 脂肪氧化分解释放能量2、 复合脂质和衍生脂质是构成细胞的成分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4、 脂肪防震和隔热保温作用5、 脂肪的氧化利用具有降低蛋白质和糖消耗的作用运动时酮体生成的生物学意义?1、酮体是体内能源物质转运的一种形式,能溶于水,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等。2、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3、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4、可以评定体内糖储备的情况。运动时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1、 酮体是体内能源物质

10、转运输的一种形式2、 酮体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3、 参与脂肪酸动员调节4、 血、尿酮体浓度可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影响脂代谢的因素与运动和能力:1、 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2、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3、 脂肪动员和脂肪酸转运的能力4、 脂肪酸的碳链及饱和程度5、 膳食干预(咖啡因、肉碱、禁食)试举例人体内 8 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 、甲硫氨酸、简述运动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原因?训练状态: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初期,由于细胞破坏增多,肌红蛋白和红细胞在生成和合成代谢亢进,以及运动应激和神经调节,使蛋白质净降解。训练类型:耐力训练使肌肉中能量物质被

11、大量消耗,引起蛋白质分解加强。激素变化:运动使促进蛋白质的激素浓度下降,促进分解的激素浓度升高。酶活性的变化:酶活性增强,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强。磷酸原供能系统对训练的适应:1、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 ATP 酶的活性,这对加快运动中骨骼肌 ATP 利用和再合成的速度,提高肌肉最大做工能力起促进作用。2、速度训练可以提高肌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提高 ATP 的转换速率和肌肉最大功率的输出,有利于运动员提高速度素质和 CP 的重新合成,促进 CP 恢复。3、运动训练是骨骼肌 CP 储量明显增多,从而延长磷酸原供能时间,但对骨骼肌内 ATP 储量影响不明显。运动肌吸收血糖增强,其调节机制主要有:1、 骨骼

12、肌收缩时,肌浆 Ca+浓度的升高,引起肌膜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增大。2、 运动肌内血流量增多,运动肌结合的胰岛素数量增多,促进肌细胞吸收葡萄糖。3、 由于肌细胞内代谢途径的调节,促进葡萄糖转移进运动肌的绝对量增加,且不依赖血胰岛素浓度。肝葡萄糖生成和释放的调节机制:1、 运动时,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称葡萄糖只能多,并通过加速糖异生途径来调节肝葡萄糖的生成速率。2、 血糖浓度的降低引起肝内葡萄糖浓度相应下降,激活肝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同时抑制糖原的合成酶的活性,使肝糖原降解和释放葡萄糖增多。3、 随着耐力运动的进行和肝糖原储备量下降,血浆乳酸、丙酮酸、甘油、等代谢产物增多,

13、促进肝脏吸收增多,促使肝脏吸收增多,从而使糖异生的底物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快糖异生的代谢。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和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特点是什么?长时间:肌糖原恢复速率慢,受膳食含糖量的影响,在恢复期最初 10 小时恢复最快,此时,机体内糖异生作用较强,同时,肌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较高,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较高,应该注意补糖,基本恢复大约需要 46 个小时。短时间:肌糖原恢复速率较快,不受膳食中含糖量影响或影响不大。肌糖原消耗较少,糖酵解合成乳酸增多,激素调节的结果使血糖上升,另有糖异生作用,因此,运动后 5 小时恢复最快,24 小时基本恢复。中枢性疲劳、外周性疲劳主要有什么生化特点?中枢性疲劳

14、:1、ATP 浓度降低,ATP/ADP比值降低,r-氨基丁酸浓度升高,产生中枢性抑制。2、血液中色氨酸与支链氨基酸浓度的比值增高,使 5-HT 拮抗进入血脑屏障,对中枢抑制加强。3、运动使氨基酸代谢加强,脑氨增多,抑制作用加强。外周性疲劳:1、 能源消耗:CP、肌糖原的耗竭,引起脂肪酸大量供能,做功能力下降。2、 戴雪儿产物堆积:运动引起机体乳酸、酮体、氨等产物增多,导致 ATP 合成能力下降。评定运动人体机能生化指标的选择及原理?1、 用代谢产物作为指标2、 用功能性物质作为指标3、 用代谢性物质作为指标运动人体机能生化评定的意义?1、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依据2、 评定与监控机能状态的依据3、

15、 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依据4、 运动者合理营养的依据5、 预测运动成绩的依据运动人体机能生化综合评定的方法:1、 综合评定的生化指标的选择与组合2、 进行准备实验,确定指标测定的可靠性与客观性3、 对测试结果做出综合分析评价儿童少年有氧、无氧代谢特点:少年儿童磷酸原供能系统能力低于成人,肌肉 CP 的绝对相对储量均低于成人,糖酵解能力低于成人,糖酵解活性较低,肌糖原储量较少。有氧代谢能力低于成人,最大摄取氧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糖原储量均低于成人,而且,脂肪动员能力较差,因此,儿童少年无氧、有氧能力均低于成人。女子运动时点的特点:女子磷酸原供能能力低于男子,表现为最大做功地低于男子,女子糖酵

16、解有氧代谢能力也低于男子,女子在长时间耐力运动中能够更多利用脂肪供能,动用脂肪酸的比例明显高于男子,女子肌肉利用血酮体的能力高于男子,女子在运动中血清酶活性变化小于男子,因此,女子在耐力项目中存在很大潜力。中老年机体代谢能力的特点:糖酵解能力下降,肌肉中糖酵解相关酶活性降低肝糖原、肌糖原出储量减少,有氧氧化能力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心肺功能减退,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活性降低,脂肪动员和肌肉氧化脂肪酸能力下降蛋白质分解速率大于合成,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老年人耐受最大负荷的能力和耐力都减弱,易疲劳且恢复慢。影响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生化因素?1、 供能底物 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 3、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响高原环境进行有氧代谢训练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 高原训练的事宜高度:一般认为在 2000-2500 米,是最佳高度。2、 训练的量和强度:强度相对较低、量相对较大的高原大运动负荷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3、 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由于从平原到高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高原训练的时间最少要历经 3 周。论述题:有氧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