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武德探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547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武德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武德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武德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武德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武德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武德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德探析武德探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 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武德探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 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武德探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 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 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武德的形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德内容十分丰富,对武德的正确理解, 应当是武术理论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始终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用 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社会武术活动之中。关键词武德 武术 道德 伦理一、武德探源武德,顾名思义就是武

2、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追溯中华武德的产生和 发展,可以看到它是伴随着武术自身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殷周时期,随着“拳”的出现,就有了较为明确的武德内涵。 诗经小雅 巧言中的“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是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的“拳”字。这里提到的 “拳”是指攻防格斗术,也就是武术的雏形, “勇”是指勇力、勇敢,是一种精神品质,内涵着 一定的武德内容。这句话的含义是无拳无勇则会盗贼蜂起,国家混乱。拳与勇的联用,预 示着一种无德无拳的思想。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国语 齐语说“於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 ”三国时的韦昭注:“大勇为拳” 。缺少德行

3、的人,拳艺再高,但是与众人之力相比,终难相敌。所以说, “无拳无德”或“无 德者不如无拳”,拳和德是不可分割的。“武德”一词最早于 3000 多年前就出现了。专门记载西周到春秋各诸侯国史事的典籍 国语中,就已有了“有武德以羞正卿”的说法,意思是说有武德的人即可做得高官。由 此可见,在当时就有以“武德”作为选拔任免官员标准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兴起,诸侯相争,开始“文、武分途”,重视和提倡“拳勇”、 “技 击”。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首次明确提出的“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 和众、丰财”,是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记载。后经历代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武 德的传统内容,大多以“尊师重道,孝

4、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 人,助人为乐”, “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 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 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 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 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实质上,武德的理论很丰富,其萌芽、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武德理论的形成时期,并且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如孔子的“仁” 为核心的伦理体系, 礼记倡导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理想,以后在墨子、庄子等 诸子

5、百家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滋润培养下武德的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完善,而且带有鲜明的 儒家色彩和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艺无德不立”这是历代武林宗师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至理名言。由于武林重德,中国 武术众多的流派,其拳谱家法都开宗明义,几乎无例外地阐明武德。历代大师择徒授艺之 时,无不要求传人习武时,首先要有高尚的武德。这不只是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存在,更 多的则是反映在拳派的门规戒律中。如少林剑经拳法要略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 之人”。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记载少林妙兴大师言:“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 守不重攻”。可见,武林人置武德于首位,态度极为鲜明。历史上,不少武林人士习武重道,

6、 立身正直,堪称师表。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 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 “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 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 人,便称为“德”。 “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 “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 “道德”两字 连用,始见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武德之与人, 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为一种品质,即道德品质,或曰品德,它的形成与发展虽受外界因素的 影响,但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道德理想。人类自有史以来,除了一些为

7、全 人类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传统美德以外,不同的社会形态又具有不同的时代“烙印”的武德 观念。我们中华民族素有创造美德,崇尚美德和发扬美德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劳动人 民在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诚实、正直、勤劳、勇敢、谦虚等美德,无不潜 移默化的渗透到武德中来,使得武德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升华,从而融入到中华 民族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之中,赋予了武德崭新而具体的内容。武德内涵深层最宝贵的是爱国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传统美德在武林中体 现尤为突出。每当山河破碎,神州沉沦之时,那些具有民族感的武林之士皆悲国土之沦亡, 痛异族之压迫,敌忾同仇,击楫中流,仗剑抵御,舍身保国。明代

8、爱国军事家、武术家戚 继光和近代的燕子李三等无不体现了武德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武德传承自从有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 、 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 和道德一样,武德的适用范围也比国家法律更广泛。我们提倡武德,应在国家法律前提下, 和国家宪法及其相应的一切规章制度相统一,相一致。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呈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 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 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要树立正确的武德观,贵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加强自身的武德修养。这是因为,武

9、德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本之木,而应是根基深厚的 大厦,立根沃土的劲松,需要一砖一石,日积月累的培养。古人曾有“修犹切磋琢磨,养犹 涵育熏陶”和“修其本而夫自应“的说法。因此,武德修养的途径,首先是加强学习,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校正自己的武 德行为;三是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抛弃陈旧的和错误的武德观念,培养和形 成新的武德观念,并在社会实践和工作生活中养成符合武德规范的品质和习惯。 习武者要传承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 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要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相待,不

10、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见义勇为,嫉恶 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争名、不夺利、不保 守,乐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与经验要虚心学习,认 真钻研,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 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 术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与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 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 定的重要条件,是当今构建和谐

11、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作者单位: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

12、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

13、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

14、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