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55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 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是篇质量较高 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医学生就 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 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 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分析医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对目前就业形 势进行全面分析,对医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评价、个人定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解决医学生就业

2、心理问题,应从他们的心理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诸因素分析,加 强教育,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关键词医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 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 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 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 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 1050的速度增加,

3、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 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 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 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 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 学生不感兴趣。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1自傲与自卑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 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 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

4、,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 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 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2焦虑与恐慌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 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 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 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

5、;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 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 一起而焦虑;89.8 %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 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2嫉妒与攀比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 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 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 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

6、。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 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 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3积极与消极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 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 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 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 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

7、好愿望。然而, 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 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 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 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 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

8、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 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 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 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 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 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

9、以丰富,眼 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 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 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 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 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参考文献: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10、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 109.4孟勇.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 (11):358- 359.5 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 (4):59.(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

11、.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12、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

13、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