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4477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 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是篇质量 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学 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 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 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现代社会关于“健康” 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要健康,还应该关注精神及心理的健康。关键词中

2、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学 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从学 校方面来看,竞争激烈使学生陷入无休止的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 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 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 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下面,笔者 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

3、、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1.学习类问题(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 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 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2.人际关系问题(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 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他们希望得到

4、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 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 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 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3.青春期心理问题(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 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

5、然引起中学生情感 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 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 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 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及途径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 理调节技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6、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 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 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 点。(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 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5

7、)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 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 尊与互尊。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 (2)以心理治疗 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 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1)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 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

8、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 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 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 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 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 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 害羞的忧虑。(3)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

9、价。一些教师凭 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 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 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 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 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4)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 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 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

10、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 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 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 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 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参考文献: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2教育文摘周报.2003.3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4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5邱炳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出版社.6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

11、业出版社,2002,1.(作者单位:浙江天台育英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

12、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

13、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

14、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