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440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 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 少年中国说爱国主义新解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 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少年中国说爱 国主义新解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 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 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是表达爱国主义的经典名篇。其内涵包括深沉的爱国 主义忧患、进步的爱国主义主张、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清醒的爱国主义理性。在当今价 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它启示我们:爱国主义

2、是有多种内涵和形式的。关键词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爱国主义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以一系列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 空前衰败与耻辱的时代。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探索各种救国途径,推动中国开始了艰 难的现代化进程。其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欲求从国家治理制度上变法图强,发起了一系 列政治维新的改良运动。 少年中国说一文,就是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发表于 1900 年的一篇时事性政论。这篇政论行文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壮志,如同一篇爱国主义的 宣言书般激励人心,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与众同学朗朗背诵少年中国 说的镜头,就是那个时代情境的生动写照。此剧的热播,也在当代青年中宏扬

3、放大了 少年中国说一文的感召力。笔者 2008 年 4 月 7 日在百度博客搜索中输入“梁启超少 年中国说 ”,就找到相关文章约 2910 篇,很多博文表达了对梁启超此文所洋溢的爱国主义 精神的钦佩和感怀,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和知识背景的缺陷,一些青年网民对其内涵产 生了误读,甚至引用梁启超的语录激励个人志向,表达的却是对其他爱国主义言行的敌视 和攻击,助长了社会的不和谐音。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阐释此文,启示读者理解爱 国主义的多种内涵和形式。一、深沉的爱国主义忧患少年中国说的主要篇幅是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进行解剖。梁启超藉多种鲜明 的意象,对比辨析了“老大帝国”的衰颓腐朽与“少年中国”

4、的朦胧憧憬,更直接描述了国家 衰败民族危亡的当前处境:“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 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国为待死之国, 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梁启超意识到,中国为 西欧日本等世界列强讥为“老大帝国”欺负宰割,皆因“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由此,他对中国当时官僚制度的丑态做了尖锐的批判:“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 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 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 ”他认为,这些老而昏庸的官员只会八股白折、磕头唱诺、苟且 偷

5、生,只求保全自己的官职地位,全然不思如何抵御外侮。靠这样的官僚掌权,中国如何 不落后挨打?在梁启超笔下,当时的国家已经成为等死的国家,国民已经成为等死的国民, 握国权者皆老朽腐败之流。这种痛彻的国情认知令其忧国忧民,深沉的爱国主义忧患跃然 纸上,构成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二、进步的爱国主义主张面对国外列强环伺、国内统治腐败的民族危机,梁启超积极探索民族救亡的具体路 径,在国家观方面形成了与朝廷统治者根本不同的政治主张。他在文中表述了自己的国家 理想形态,给出了现代意义的国家定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 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

6、人人皆主权者, 人人皆服从者。 ”这里包含了现代意义的国家组成要素:领土、人民、自治、法律、主权、 民主。他还在文中分析了中国迄今未成为现代国家的根本原因:“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 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候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 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 ”“且我中国畴昔,岂 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 ”并且指出了专制朝廷与现代国家的本质区别:“朝也者,一家 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他用这个观点说服读者:“朝庭”的中国虽然历经更替 老大衰朽,但“国家”的中国尚未现于世界,还处在萌芽状态。此处表明了他在爱国主义精

7、 神主导下的进步理念否定现行的政治制度,希望改变王朝政体,让中国成为真正现代 意义的国家。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解昆桦在论梁启超的知识分子情怀及其转型以少年中国说为例的讨论 一文中指出,因为梁启超太急于呼唤“少年中国”,以至于忽略了自己提出的国家与朝廷的 概念,使文章出现了前后矛盾。梁启超在文中对唐虞时代至康乾年间出现盛世的文治武功 热情歌颂并一一陈列,感叹“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用了 “国”的概念,且认为这些是国民之少年时代;而后文又认为中国迄今没有国家之形,有朝 而无国。这种行文的前后矛盾是思维逻辑错误,但恰恰表现了作者强烈炽热的爱国主义情 感。他在文末还运用了

8、大量气势恢宏激情洋溢的排比句表达这种情感,如“美哉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把爱国主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四、清醒的爱国主义理性在辨明了老大帝国与少年中国、朝廷与国家等关键概念以后,梁启超感叹一个玛志 尼便能救意大利,而中国尽管有四百兆国民,却因握国权者尽为老朽误尽中国,号召中国 少年负起责任,再造少年中国。他在文中向读者发出了热烈的召唤:“故今日之责任,不在 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使他具有了

9、超越时代的清醒:国家的繁荣富强不能 指望造成中国落后局面的“老朽”,而要寄望于“少年”不是普通的少年,而是具有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现代国民品质特征的少年。梁启超这种清醒的爱国主义理性, 使其洞见了少年国民素质与未来国家状态的密切关系,以致他毕生致力于塑造“新民”,进 行青少年的思想启蒙,唤醒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事业。总之,由于上述爱国主义内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远超一般文学名篇的感人 魅力,具有了超越时代激励民心的巨大作用。而百年之后的中国,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已与 梁启超当年迥异。中国正在作为经济大国为世界所瞩目,由此引发的国际摩擦和外交事件 日渐增多;同时,伴随改革

10、开放而来的社会价值观日益呈现多元化,公民表达爱国态度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怎样的言行属于爱国 主义?怎样的言行不属于爱国主义?少年中国说一文启示我们:或表达深沉忧患,或 坚持进步主张,或抒发炽热情感,或显示清醒理性爱国主义是有多种内涵和形式的。 轻言别人“不爱国”的敌视和攻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全民之间相互包容、求同存 异,才能同心协力地实现“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大国崛起。参考文献:1张耀辉.中华爱国文萃少年中国说.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7.(作者单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

11、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

12、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13、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