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332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 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 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视唱教学课中的训练的论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 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在视唱练耳课中处于中心地位。视唱除了发展听觉和提高读谱能力处,还必 须利用内在的音感、节奏感和调式感,来纯正而富于表情、正确而流

2、畅地演唱。一、 “唱名法”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在使用中各有其优越之处,也各有其不足之处。两种唱名 法孰优孰劣,究竟采用哪种唱名法为好。国内音乐界争论了几十年,莫衷一是。我认为固 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二者并用。固定唱名法的优点是视谱和唱名简单。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音高、音准训练,缺点 是调式感难以掌握。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调式感强,相对音高容易掌握,只要掌握好某一 大小调的音阶内的各音程。就可以很快解决其它各调视谱的音高问题。缺点是首调唱名线 音位置变换多,难以熟练。两种唱名法的合理结合运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有机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加强音高训练,

3、同时又可 以熟练掌握五线谱线音位置的不断变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击拍、划拍击拍,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强化性节奏训练时,也是必须要做 好的。而在视唱训练时,划拍更为重要。笔者认为,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拍号的正确划拍方 法。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划拍习惯,是促进视唱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老师若 对学生放任自流,或缺乏严格要求,都会使学生养成跺脚、摇头或一直一个力度上下击拍 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必将影响学习视唱的进步。特点是对于还没有掌握音高概念 或对于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来说。更不应忽视划拍问题。教学中要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划拍 方法。即使用指挥图式。三、视唱中的呼吸很多学生

4、认为视唱中的呼吸只是简单的换口气。什么时候没气了便赶快换,想在哪 儿换就在哪儿换。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样做,唱出来 的曲调只是音符的一种组合,而缺乏音乐性和表现力。唱中的呼吸同音准、节奏一样重要。 是视唱训练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视唱中的呼吸不仅仅是为了换口气,而是训练学生理解 音乐、培训学生音乐感觉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除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 方法外,还应特别强调呼吸位置的准确性。若不注意强调呼吸位置。任凭学生自己随意呼 吸,就会影响旋律的流畅性、完整性。使乐曲失去应有的艺术效果。所以,呼吸作为表达 音乐情感的重要方式,应当引起重视。四、视唱的方式视唱

5、的训练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有预习的视唱;另一种是没有预习的视 唱,即视谱视唱。有预习的视唱在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划拍念出节奏音型。针对较复杂的节奏音型 重点练习几遍;其次要学生用看谱、划拍、默唱或轻声唱的方法练唱;然后老师再范奏让 学生跟着唱。当然,这种预习的视唱。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年级的高低、学生的程序和教 材的难易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因进度而宜,具体问题再具体对待。没有预习的 视唱。就要求学生看到谱例,在明确了调号、拍号的前提正点,即正确划拍、准确换气, 顺利而准确地唱出旋律。我们进行视唱训练,最终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此外,在教学 过程中,还应启发引导学生采用适中的音量,

6、并结合轻声、假声等多种方法,有表情、有 节奏感、有旋律起伏、有终止感地视唱来训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视唱曲的表现 力。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疲劳。要让学生养成在视唱时倾听自己声音的习惯,在自己听 觉控制下进行视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应用各种形式的默唱来训练这种能 力。五、关于视唱时的心理素质视唱训练因其自身训练特点,而使学生缺少上台锻炼的机会。学生往往由于心理 紧张而发挥失常,在下面唱得准确流畅,而一到考场应乱了方寸。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序上 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这是视唱训练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解决的问 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课堂上要多提问,让学生站在

7、座位上唱。或到讲 台上唱,采取单人唱、互相唱、集体唱、轮唱等形式。并要求认真划拍。还可要求课后回 到寝室。大家相互之间唱。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上台演唱、考试就 能比较放松、自然地加以发挥。此外,在视唱训练过程中,还应注重分析旋律的结构。以乐句为单位练好视唱。乐 句是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它没有固定的长短,但是,却代表一个完整的乐思。应注意从 旋律的起承转合,重复、对比的旋法运用,调式、调性的特点,以及调式的稳定音级与不 稳定音级在乐句中的位置等方面,正确划分乐句,正确分析音乐的结构,以乐句为单位练 习视唱。这也是视唱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

8、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

9、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10、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