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412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 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 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 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 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 以下是正文。摘要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本身并不存在着性别的歧视,而是社会有了性 别歧视,并通过语言这种媒介物得到了反映。性别歧视是语言使用者对待某一性别的歧视态 度而造成的。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2、列举了许多英汉两种性别语言的有趣实例, 进而剖析了其隐藏的性差心理。关键词英汉性别语言 性差心理 性别歧视语言如同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美丑好坏,尽现其中。作为 大多由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东西方社会,英语、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的语言。这种 现象并非语言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特定的社会价值、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英汉性别语言 深刻地反映了男性对女性所持有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依据的歧视和“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英汉中的性别语言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在英汉语言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构词在英语词汇中,常用来表示女性的后缀被称为“女性后缀”,常见的有“-ess”, “-ix”, “-

3、 n”, “-ine”, “-enne”, “-trix”等。ilsen 曾列出 200 对阴/阳性名词(部分见下表)。从表中可以 看出,阴性名词是以阳性名词为词根(root) ,加上女性后缀(suffix)得来的,这就反映出 女性词汇的从属地位和把女性当作男性的附属的心理。阴性名词 阳性名词actor(男演员) actress(女演员)heir(男继承人) heiress(女继承人)comedian(男喜剧演员) comedienne(女喜剧演员)equestrian(男骑士) equestrienne(女骑士)sailor(男航海员) sailorette(女航海员)usher(男领位员)

4、 usherette(女领位员)更有甚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女性的后缀被赋予否定、消极的含义,而男性后 缀则无此变化。如“ess”加在职业名称后面,就带有“贬损”、 “肤浅”、 “轻浮”、 “微不足道”之义。 因此,如要表示对某些女名人的尊敬,人们常把她们称作“author”,“poet”,而非“authoress”, “poetess”。 “ette”这个后缀有“卑微”、 “仿造”之义,英语中有“coquette”(风骚女人)、 “suffragette” (鼓吹妇女参政的女人)等词,却找不到与之对等的男性词汇。同样,在汉语中,根据辞海的统计,汉语中涉及评价的女旁字共 100 个,其中 贬

5、义字占了 35 个,褒贬参半 18 个。(孙汝建,1997:19)如“娼”、 “妓”、 “姘”、 “嫖”、 “婊”、 “奸”、 “婪”、 “妨”、 “嫉”、 “妒”、 “奴”、 ”婢”、 “妖”、 “娱”等。妇女中固然存在一些行为不端的人,如“娼”、 “妓”,但象“姘”、 “嫖”、 “婊”等字也以女字为旁,就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成分,因为这些行为 若没有行为不端的男性则无法实现。从这个角度讲,男女应各承担部分责任。就“奸”的行为 而言,则多是男性的责任,女性作为受害者却要背黑锅,明显有失公允。再如,一些表心理 活动的女旁字,如“婪”、 “妨”、 “嫉”、 “妒”不仅女性有,男性也有,但这些字均以

6、女字为意符则 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还有象“奴”、 “婢”、 “妖”等造字方式也给人以为只有女性才会如此 的错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女旁字从字义上看并无贬义,但在字形上却反映对女性的歧视。 如“娱”字义为娱乐,娱离不开女,似乎无女不成娱乐,潜意识中把女人当成了娱乐的工具(杨德 峰,1999:36)。另有“妍”、 “娓”、 “娉”、 “娟”、 “婷”、 “嫣”、 “妩”都被用作褒义词,有“美好”的意思, 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男性过分注重女性的外貌,把女性当作赏玩的工具。英文中,女性的名词除了可以附加特定的后缀外,还可以通过派生(affixation)或 复合(compounding)形成。

7、很多表示职业的词用“man”作后缀,用以指代从事这种工作的男 男女女,而“woman”则无此用法,如“airman”, “fireman”, “chairman”, “spokesman”, “businessman”, “sportsman”, “guardsman”, “woodsman”等。长期以来,女性群体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许多词语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一般说来, 人们普遍认为那些需要知识、智慧、力量的工作均由男性完成,这也就有了英语中的 “lawyer”,“reporter”, “manager”, “president”, “driver”均会自动使人联想起男性,而像 “nurse

8、”, “babysitter”, “typist”等只需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的职业则容易与女性相联系。在这个“man- made”社会中,如果女性从事这些职业,就要在这些名词前加上“female”,“lady”, “woman”或 “madam”等。如“lady doctor”, “woman scientist”, “female surgeon”, “career woman”。这种语 言现象清楚地折射出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和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汉语中,将女性当作例外的语言现象也司空见惯。如,当某报提及男子足球队时, 往往称为“某国足球队”, “男子”二字可以省略,当提及某国女子足球队时,

9、则习惯称为“某 国家女子足球队”, “女子”二字不可省略。又如,某天文学家发现新行星时,报道中习惯称 为“天文学家某某发现一颗新行星”。如果这位天文学家是女性,则改称为“女天文学家某某 发现一颗新行星。 ”再如,在公布会议代表名单时,往往是在女性代表姓名后用“女”注明, 即便是女性代表占多数的场合亦是如此。2.指代在一向声称人生而平等的美国,其实也有诸多的不平等。早在 200 多年前,作为美 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托马斯杰裴逊就讲过:“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在这句话中 的“men”,指的不仅是成年男子,也泛指全人类,而“women”只用于指女性,而不能指代整 个

10、人类。英语中的一条法则是 “he” 以及 “his”和 “him”指男性,但在不知道所指之人的具 体性别时,这些指代词都经常用来泛指,即 “man”和 “woman”。如一则广告上是这样写的: Consider the effects long distance driving can have on an executive. Chances are whenhe arrives at his meeting hell be feeling every inch of that journey. Worse, his tiredness may make him unresponsive a

11、nd irritable. Would you feel happy about doing business with a man like that?女性 的依存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另有一则在“Daily Telegraph”上登载的新闻报道更加有趣 “A man who suffered head injuries when attacked by two men who broke into his home in Becknham, Kent early yesterday, was pinned down on the bed by intrudes who took it in t

12、urns to rape his wife.”此篇报道初看似乎没有什么噱头,但是仔细剖析,却发现在高度文明的西方国家,性 别歧视也屡见不鲜。报道中最严重的受害者应该是妻子,她忍受着坏人的蹂躏。而它却从 丈夫的视角出发,把妻子看作是丈夫的所有财产(his wife) 。在指代上,汉语中也常常表现出“以男性为主体,以女性为变体”的偏向。在第三人 称中,书面上能够区分性别的是“他”和“她”。但是在不确认时,人们则习惯于用“他”,而 不用表示女性的“她”,例如,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危险,我们很难担保他有勇气。3.语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国人,已经内化成社会中个性的心 理结构

13、。因此,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许多女性已习惯了将自己定位在男性的附属位置, 旧中国的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种“唯男独尊”的心态,反映在汉语的语 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些词语,如“男女”、 “夫妻”、 “夫妇”、 “子 女”、 “公婆”、 “哥嫂”、 “父母”、 “祖父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 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 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英汉性别语言的性差心理 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

14、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 以下是正文。母”、 “外祖父母”、 “伯父伯母”、 “岳父岳母“、 “夫唱妇随”、 “男尊女卑”、 “男男 女女”、 “男耕女织”、 “男欢女爱”、 “男婚女嫁”、 “男盗女娼”。而在 19 世纪的英国,不少妇女也乐于充当“家里的天使”的角色。她们认为,男人出 去干事业是他们的职责,心甘情愿地承担起家庭的一切事务。于是,女性的依从地位就这 样确立了,所以在英语中经常见到 “father and mother”, “husband and wife”,“brother and sister”类似的词也不足为奇了。4.

15、称谓汉语的称谓词也一针见血地反映了把女性当作男性的附属的封建思想。过去,男子 有性有名,而女性“隐姓埋名”,以“氏”呼之,如“王氏”、 “张氏”,出嫁后,便以丈夫之姓冠 在姓之前,如“吴王氏”、 “朱张氏”,或无姓无名,以排行称之,如“大丫头”、 “二丫头”。女性 婚后往往以姓加身份呼之,如红楼梦中“贾母”、 “王夫人”、 “赵姨娘”。英语中也有类似 的语言现象,如, “Miss Smith”是“Smith”先生的女儿, “Mrs Smith”是 “Smith”先生的妻子。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本应与丈夫拥有平等地位的妻子常被丈夫“谦称”为“内人”、 “内助”、 “内主”、 “贱人”、 “贱内”

16、、 “糟糠”、 “拙荆”、 “婆娘”、 “家里的”、 “烧火的”、 “做饭的”、 “孩子 他妈”等,惯于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妻子在丈夫面前自称“奴家”、 “卑妾”、 “贱妾”等,这些 称谓反映了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和男性的“唯我独尊”的心态。这种性别歧视的心理与英语 如出一辙。在英语中,对女人的蔑视和辱骂的词不胜枚举。如,视女性为食物的词汇: “tart”(果馅饼、淫荡的妇女), “crumpet”(松脆热煎饼、娇媚的妇女), “mutton”(羊肉、作年轻 妇女打扮的老妇人),视女性为动物的词汇:“cat”(猫、恶毒的女人), “row”(乌鸦、丑女), “dragon”(龙、母夜叉), “hen”(母鸡、长舌妇), “tabby”(雌猪、老处女), “sow”(母猪、邋遢的女 人), 用身体的某部分器官代替女性的词汇:“skirt”, “blond”, “leg”,“tit”, “cunt”,等等。言语 者借用这些名词来修饰或指代女性,反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