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1284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 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篇质量较高 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历史课 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 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 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方法探索一、激发兴趣,加深理解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年代、人名、史实颇多,学生很难记住。教学中除了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使用历史插图

2、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每讲一 个民族,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帖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 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同时用红笔标出唐都长安。这样,利用这张图进行师生互动,很容 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记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教材内容。二、陶冶情操,促进德育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 因素。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 的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在讲火药、火器发明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感悟课本上 的“火箭”

3、插图,并启发学生认识到今日的火箭发射原理,以及推动了社会进步历史成就。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三、培养能力,提高学生历史素养1培养学习迁移能力。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 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 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培养学生这种迁移能力。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 已表明: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经济、军 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 但仅此还显得不够,教师应适时引

4、导学生通过识图、解图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彼得一世刚毅、果断的气质跃然纸上。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 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2培养分析比较能力。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而教材中 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 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 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 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3培养

5、历史想象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它艺术地记录下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 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有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总之,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 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 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 地。(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牡丹区第十一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

6、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

7、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8、,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