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1019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文]2011-05-30(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1 届)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学 院 商 学 院 专 业 财 务 管 理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2、日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 ,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摘 要:要:在中国,近年来运用股权激励手段来激励企业经理人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政策取向,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债权人、股东、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选取截止至 2010

3、 年 12 月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 46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采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回归分析,选取反映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多个变量构建模型,来实证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上市公司用于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总资产规模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都没有通过相关显著性检验。关键词: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盈余管理;回归分析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In China, the use of equity incentive h

4、as become the consensus and policy orientation to encourage business executives in recent years ,in which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concerned by creditors, shareholders, securities regula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From the view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picks

5、 up all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which have announced incentive plans by December 2010 as the basic sample. The writer makes use of SPSS software to do regression analysis. We construct the measures and design the model to ass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equity incentiv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

6、he empirical analysis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y presents the remarkable dependent correlation between equity incentive and accruals that are used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and the accruals are not significant by correlation test for asset-lia

7、bility ratio and net assets yield rate.Key Words: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y; equity incentive;earnings management; regression analysis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一、引言.1二、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三)研究框架.3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综述.4(一)国外研究现状.4(二)国内研究现状.4四、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设计.7(一)我国股权激

8、励的发展历程.7(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能出现的问题.8(三)研究假设的提出.9(四)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10(五)变量定义.11(六)模型设计.12五、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实证研究分析.13(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13(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14六、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结论与展望.15(一)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5(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6参考文献.17致 谢.19附录一 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一览表.20附录二 样本公司各财务指标计算统计表.22附录三 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布后股价变动情况及管理层薪酬统计表.26附录四 样本公司回归分析变量数

9、据表.28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一、引言自 2005 年 7 月 1 日金发科技发布 A 股市场第一个股权激励1预案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当 2006 年 1 月 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后,股权激励更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形成一种风潮,5 年间深、沪两市共推出 170 多个股权激励预案。股权激励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股权激励制度在收获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后,与业绩挂钩的制度设计正使其在上市公司中演绎一场新的道德风险,为获取更大的私人利益

10、进行盈余管理正是其产生的一种主要负面效应。然而,国内的学者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股权激励的实施正效应方面,从盈余管理角度考察股权激励产生的不利影响则很少,实证方面的研究文献更少。因此,从实证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合适样本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及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更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方向。二、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一)(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资产,经理人与股东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

11、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在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两者的利益又是不一致的。由此,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所有者较难监督的情况下,经理人很可能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所赋予的权利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那么,只有将两者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促使经理人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股权激励方式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者利益不一致的难题。然而,股权激励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即使推行“股权激励”最成功的美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安然事件正是一个典型。在我国,自 20061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 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

12、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 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财务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年 1 月 4 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以来,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就占半数以上,这就使得这些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成为可能。因此,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来研究股权激励可能带来的盈余管理问题非常有必要,通过此项研究可以把握该行业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些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基于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二)(二)研究意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鉴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作用,西方国家的企业大量采用股权激励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实践结果同时证明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不当会带来新的问题,盈余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而目前就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作用的研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