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09761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常见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要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就要求创作者不但要有独到的学术见解、科学的分析论证, 还应有严谨的论文结构,下面是笔者搜集整理的学术论文写作常见误区,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开题报告中的形式主义,脱离正文 比如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学习与研究形成论文的精髓综合。 它决定着研究的实施、 方向和结果。 有些研究生在开题中就存在选题、 研究方法、 研究方向诸多问题, 分散且凌乱, 单纯为了开题而开题,忽略了与正文的关系。所以虽然看起来题目一样,读起来,却让人感 觉开题完全脱离了正文。两者不能衬托呼应。如果没有真正解决,就会使开题中的问题在后 续研究中继续存在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目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粗看起来范

2、式合理、 头头是道, 但潜伏着某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1.研究问题中的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 对于某些硕士生来说, 常有 下列不足: (1)缺少问题性。缺少问题性是指有的选题并未能显示出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真正质疑 和兴趣点,没有理论上或实践中的困惑与认知冲突。如“幼儿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 ,其缘 由是“提高同伴合作能力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适宜的合作策略对幼儿合作能 力的提高很有必要” 。显而易见,这些正确的话语构不成研究需要,难以产生研究思路。这 种研究中的“无病呻吟”并不少见,其内在的原因大抵是研究者心中没有形成个人化的感兴 趣的问题情境,因而也

3、会缺乏方向和激情。具有问题性的问题使研究更具意义和需要,是推 动研究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2)问题笼统模糊。问题明确具体,应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特质。有的研究生 在开题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只是一个方向、一个领域、一个主题,如“本研究拟对幼儿园大 班社会退缩幼儿的同伴关系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 这里的“同伴关系现状”是很笼统模糊的,在这种状态下研究就无从下手。当然在开始的时 候, 研究者头脑里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个方向、 一个主题, 但接下来就要逐渐产生并聚焦问题, 明确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及主题之下的待研究子问题。 也可以说, 子问题的清晰和合理是研究

4、问题是否明确、具体的重要标志,它具有指导研究进程的功能和作用。 (3)缺少视角和深度。在检视某一个研究是不是有深度或有创意时,往往要看研究者能 否把这一个问题与一个很重要的、 很有深度的背景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 由此体现出某问题 研究的意义及其独特价值。发现有的研究生开题中提交的选题孤立、表面化,没有深入思考 也没有理论根基。如某研究生记录教师提问的次数、频率、候答时间,但问他为什么记录这 些,他则说不清楚。此类情况显示这些研究或行动缺少灵魂和统率,缺少视角和深度。原因 可能是真正的问题没有形成, 对于所要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意义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理 解。 2.冗余的概念圈 核心概念是否明确

5、、 恰当、 合理, 影响研究的方向和成效。 现在研究生的问题是绕圈子, 概念显得纷繁冗余。 如某研究生探究的是 “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控制性语言研究” , 其中 “控 制”自然是核心概念。该生首先从辞源学意义上指出,控制有“驾驭和支配”的意义,在此 基础上,又从管理学、心理学、工程学、控制论中界定,进行相关概念的辨析。如控制与管 理、控制与限制、控制与指导, “控制”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等繁杂辨析,到头来 什么是“教师的控制性语言”则没有说明白,甚至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这种写作 是当今文风的一种不良习气,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似乎名词概念愈多越有学术气氛。 然而, 真正的概念明晰

6、需要的恰恰相反,要理解深邃,回到基本,使复杂问题简约化。 3.文献综述中的资料堆积 文献综述表明的是研究者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并又开拓出了自己的研究空间。 在阅读学位论文中发现, 有些综述内容太繁太多, 但是大部分是与研究多少沾点边但又无直 接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名人观点堆积, 而不是当下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研究综述。 另 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材料罗列多、分析概括少,很难看出研究者个人对已有研究的认识、 评价和个人的观点倾向。 4.理论基础的多元庞杂当今的硕士生学位论文中都有一个篇幅巨大的“理论基础” ,如果我们问: “这些理论如 何成为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了呢?”可能不少同学并不能给予

7、一个明确的、自信的回答。分 析诸多论文中理论基础与其研究的联系,发现有下列问题: 所罗列的理论是与许多研究都有点关系的一般理论, 缺乏的是与该研究有关系的相适 宜的、有针对性的理论。 堆积庞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论。如皮亚杰建构理论、斯金纳学习理论、符号互动 理论等,文中对某些相互冲突的理论缺少分析和评价。 缺少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 对于他人的理论似乎是借来装裱门面, 没有合理的吸收 与借鉴, 也没有形成自己关于某一问题的基本理念和评价。 这种理论上的夹生状态是研究和 讨论、解释难以深刻的重要原因。 5.选题意义的概念化 有的选题在阐述研究意义时, 总是泛泛而论, 所谈及的研究意义是教科书里

8、所说的一般 意义,而不是研究生的那个具体问题研究的意义,这时作为研究者似乎消失了。究其原因, 可能是研究生压根就没有搞明白关于此问题的意义。 这也和问题的提出有关, 如果提出的 “问 题”是一个自己发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真问题,研究的特殊意义就会应运而生。 二、研究结果缺乏可靠实操性 1.行为观察缺乏操作性定义 有的学生用量化方法研究幼儿教师的批评行为,文中对批评的定义是: “幼儿教师对幼 儿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这个定义中的“否定性”很难说清,而且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同。 可以说,观察的前提就不符合要求。观察方法作为一种具体的技术手段,在量的研究和质的 研究方式中都可以运用。但通常需要明确

9、所要观察的行为的操作定义, “就是把必须观察和 测定的行为或活动给予详细的说明、 规定, 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记录的客观标 准” 。如果没有某核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主观臆断便会大量产生,在此基础上任何“量” 的描述和统计都不可信。这类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属于低级错误,是学术研究所不能允许的。 2.实验的低可信度与过分推论 实验研究的特点在于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 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的恒定变 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有位研究生所做的研究是 “High/Scope 课程模式对农村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主要做法是对教师进行阅读有关活动手册和

10、讨论的培训。4 个月后,笔者为期刊之家网就职十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 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医 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叩 1760405151 该研究生发现:High/Scope 课程与我 国农村现行幼儿园课程在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有显著性差异。 粗看起来这个过程似 乎符合实验法形式上的逻辑,但种种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极有可能造成自变量污染。 即便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 High/Scope 课程模式的精神,但仅仅 4 个月 的时间就会造成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显著差异, 这是很

11、难使人信服的。 儿童发展的机制是十分 复杂的。 “对不同幼儿园课程或教育方案与幼儿行为和发展关系的比较研究多采用相关研究 方法, 这种方法对一些影响研究结论的条件难以控制, 因而常使研究者难以分辨研究结果与 各种变量和条件之间的真正联系。 ”当我们去研究某一课程模式优于或劣于另外的课程模式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注 意技术,而忽略其合理性,不能只见方法,不见思想。 “研究设计” 、 “结论”固然重要,但设计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更为重要。 3.浅表性访谈 近些年来质的研究兴盛起来,访谈成为常用的方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访谈表面化, 如有的同学觉得举个例子并加以解释就成了案例分析, 甚至认为是在

12、进行质的研究, 这是一 种误解。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主要发展价值在于,在研究过程中经受科研训练。可以说过 程重于结果,结论可重可轻,创意可大可小,但必须坚守的是科研规范与科学精神,以及对 这种精神的意识和自觉。而关注方法的合理与结果的可靠正是通向这种境界的必由之路。 三、语言表达问题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具有平实、准确、逻辑性强等特点,但从审阅的论文中可发现某些 硕士学位论文有下列语言表达问题。 1.逻辑性较差 逻辑性差是一种总体感觉,可能表现在整体结构、推理、关系等各个层面,也会表现在 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某个概念上。有的论文标题混乱,层次不合理,有的内容表达缺少限定或 不准确,对出现的抽象名词不予

13、解释,这些都属于逻辑性差的表现。 2.模糊引用 研究生一进校, 指导教师一般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规范, 特别是提醒他们在论文写 作中引文要有出处。但在审阅论文中仍不断发现,研究中的许多说法有失规范,如“心理学 认为” , “众多研究表明” 、 “国内外学者指出” ,这些看似有所说明,但模糊笼统的说法让人 感受到学习者不负责任的态度。 还有的同学在论文中大段大段地自然链接他人的观点, 虽然 加上了引号、注释,其实是变相抄袭,也是论文之大忌。 3.雾里看花 现在读某些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有时会觉得很深奥,看不懂或似懂非懂,犹如雾里 看花,不明不白。常见很多抽象词汇的链接和堆积,很难唤起常人经验

14、的支持,不能理解。 另外,现在很多论文都是千人一面,空、泛、虚,缺少个人的思考,没有个人的语言。我们 从小没有养成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乃至终生写东西都离不开“参考文献” ,这 种情况是要改一改了。 4.轻言“研究” 研究生如何定位、 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及其意义, 是涉及研究生自我意识及研究者涵养 的问题。笔者不止一次看过类似这样口吻的表达: “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 , “作为一 个研究者” , “通过我的研究” , “众所周知” , “我认为”等等话语,当这些话语 缺乏内容支持时,使人想到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如有同学指出自己的研究“在理论 上丰富了国内的研究内容,为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 “在实践上,提供可 行性建议,促进更适应我国农村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 。如此话语,如此轻松,如此超 载,大抵是研究生初写论文必经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变得“不敢随便开口” , 从某种意义上看,对学术的矜持也是一种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