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0943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宣 勇 戚业国 凌 云提要:产学合作的形成发展是以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为条件的,合作得以实现需要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基础。但高等教育坚持的是社会利益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产业则坚持商业价值观,强调追求利润的价值需要,为此导致了合作双方的冲突,大学和产业不同的组织运行机制也影响了合作的成功。现代产学合作的发展需要寻求企业与高校利益与价值的结合点,也需要大学自身进行组织创新,建立促进产学合作成功的新机制。关键词: 产学合作 价值基础 组织创新作者宣勇,男,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生; 戚业国,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凌

2、云,浙江省经贸委。(杭州 31003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学合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为此各国政府都将促进产学合作作为推动本国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给予关注,产学合作的成功案例给了人们鼓舞。现实中的合作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有政府的热情推动,但甜蜜的合作却结出酸涩的果实,其中的问题值得反思。在当前形势下,推动产学合作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创新必须与大学的组织变革联系在一起。一、 大学职能演化与产学合作的出现产学合作的出现是在产业界提出现实的合作要求、 大学职能分化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大学自从中世纪形成以来,按照自己的理想在适应社会需要中不断演化和发展,正象阿什比所说,“任何

3、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它(大学)象动物和植物一样地进化着”,在这样的 “进化” 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职能不断得到分化,产学合作的形成正是高等教育职能分化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是从学者的聚众讲学开始的。在当时崇尚知识和学问胜过崇尚财富与权力的特定时代,大学坚持了追求高深学问的理想,以心智训练为教育的基本模式。这样的训练没有任何职业的或者功利的目的,但 “基础知识方面提供的有用训练使他们(学生)适于承担教会和世俗政府中的种种职业”,“以辩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个个能言善辩,学生们正是依靠这种本事在布道、 法庭听证和政府讨论中崭露头角”。在当时大学只有一个职能,那就是教学

4、为学生提供高深知识的心智训练,它以追求高深知识的目的,却意外地带来了有用的结果,由此推动了大学的形成并迅速发展。到16世纪,大学传统的教学职能走向迂腐和僵化,出现第一次办学危机,也开始了第一次职能的分化。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古老英格兰大学几乎到了651哈罗德.珀金:高等教育新论,载王承绪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 - 28页。门可罗雀的地步。此时,苏格兰大学最初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足而采取的分科教授制度,意外地导致学术的迅速发展,在不自觉中适应了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现实,由此导致了学术研究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深知识的教学变成教学与研究的结合,苏格兰大学也迅速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柏林大学

5、将苏格兰大学的经验做出了符合德国人性格的铨释和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柏林模式和洪堡思想,但柏林大学是一种纯粹学术的研究思想,反复强调研究活动必须 “是出于自由的意愿和为了专业本身的理由,而不是为了糊口谋生” 。柏林大学把高深学问作为大学理想体现得的如此纯粹,以致于医学教授不允许去看病人,工程学之类的技术科目在19世纪末之前不能列入大学课程,因此柏林大学发展了科学研究的职能,却坚持了远离生产实际的原则,更不可能出现产学的合作。关注为社会发展做出直接贡献是从美国的赠地大学开始的,赠地大学创办的初衷就是为当地服务,因此它努力使大学变成一个可以为 “任何需要的人提供任何方面教育” 的社会机构。美国人将德国

6、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经验做出了美国式的改造,科学研究围绕满足当地发展的需要,将大学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但当时大学直接与产业的合作却是极少的,因此这与现在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并不相同。赠地大学的实践及其成功,改变了大学的职能和理念,为其后的产学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战后的产学合作以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为前提,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单向活动,发展为产业与高等学校共同合作,建立一种互助互利的共同发展关系,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进行了新的发展。现代产学合作通常认为是从50年代日本政府鼓励产业界与学校在教育、 研究方面实行的合作开始的,产学合作在日本实现经济起飞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一种效应使得产学合

7、作引起世界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产学合作迅速发展。产学合作的形成是与科技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二战以后,世界经济、 政治、 科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现科学原理与形成科技应用成果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经济发展越来越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上,科技和人才逐渐取代资源成为世界竞争的核心。传统上以高深学问探究为自己使命的大学,摆脱了多年远离社会中心、 居于象牙塔的状况,在以不同的形式迅速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正如布鲁贝所描述的那样,“无数的青年人逐渐觉得上大学是一种责任。这一发展倾向于20世纪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发展的趋势是相一致的,后者导致各种各样的新职业纷纷出现。对美国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来说,高等教

8、育取代西部边疆而成为他们的机会之乡”。这样的变化体现在高深学问本身的分化,高深学问迅速向生产和生活领域发展,被用于解决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中间学问,发展成为高深学问探究、 高深学问应用的大量不同领域,这样的分化奠定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知识的依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高等教育,由此高等教育迅速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自身也将解决社会问题、 服务社会生产作为自己全新的使命,这无疑奠定了现代产学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二、 现代产学合作的利益基础共同的利益是产学合作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就高等学校来说,推动产学合作的动力主要体现在:

9、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获得学校发展的资金支持。而企业需要与高等学校合作,是希望高校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希望高等学校解决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希望高校的人才和学术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后盾。1、 大学的需要与产学合作发展产学合作首先是由企业界提出来的,对企业来说,产学合作的利益是十分明显的,从50年直到70年代,世界各国产学合作的热情总是企业高于大学,尽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但大学始终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学对产学合作的需求动力不足。5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并为各国政府接受,许多国家的政府将加大公共高等教育投资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10、、 增加国家财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形成了世界性的公共高等教育投资热潮,高等教育得以迅速扩张,正因为有公共财政如此的支持,高校对产学合作缺乏足够的热情。80年代各国政府开始发现,在大规模高等教育投资后,人们所期望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到来,相反高等教育过快扩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随着公共开支范围不断扩大、 公共财政收入没有相应增加,各国财政困难751产学合作的价值基础与大学组织创新美约翰. 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诸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61页。越来越突出。教育经济学家关于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的研究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兴趣,为此80年代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高等教育

11、成本分担的热潮。虽然高等教育的规模到目前还在不断扩大,但高等教育经费增加的幅度大大减缓,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开始陷入经济困难中,纷纷为寻求更多的经费支持而走向社会。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尤其是最近几年如日中天的 “新经济”,使全世界的人们对高等教育寄予前所未有的期望。然而,最近几十年,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却与政府支助(支助即支持和资助、 帮助,这是最近几年世界性高等教育文件中普遍使用的词汇)力度的降低同时发生了,尽管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但高等教育面临的经费困难丝毫没有降低。为缓解经费的困难,各国高等教育都在积极寻求各种经费来源,其中产学合作尤其引起高

12、校重视,高校在产学合作中开始主动出击。2、 合作教育需要与产学合作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普及化的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关系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开始关心产业界对毕业生的要求,发现如果不同企业结合,大学就难以培养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因而,高校提出要求,希望产业界能参与人才培养的计划,为学校教育提供帮助。另外,应用性的专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高深专门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进入大学的课堂,如果大学不能与实践结合,大学的教学就变得十分困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终生教育体系的形成,现代大学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培训任务。这

13、些培训任务更加需要与实践的结合。西方的企业通常通过自己的培训计划实现新员工的再培训,使之适合企业的需要。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培训能力不足,更希望学校能提供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人才,因此企业有合作教育的需要。对企业而言,接受学生到自己学校实习、 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无疑是获得最适合自己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合作教育是我国产学合作的重要基础。3、 科技发展与现代产学合作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深专门知识的探究已经深入到了应用领域。对于高等学校来说,科学研究的相当部与应用研究相关,如果不关注经济与社会效益,高校的科研就越来越难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因而使得研究活动也无法进行下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类探索

14、未知世界的不断深入,高深学问探究越来越成为一种高成本的活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研究是无法开展的,在发挥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进入到应用研究,“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然而,现代研究与发展对学科、 设备等的要求,使得企业完全自己建立这样的实验体系、 拥有足够的研究人员显得十分困难而效益不高,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产学合作,把有关研究委托高等学校进行。可见,在研究与发展中的相互需要,是当今产学合作最重要的基础。三、 现代产学合作的矛盾与冲突1、 产学合作的价值冲突对大学来说,强调基于人类的好奇和对真理的忠

15、诚进行高深学问的探究。 “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与它可能对上帝的荣誉和人类的利益所产生的任何影响都毫不相干”。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无尽好奇基础上的高深学问探究活动,由于 “只有越来越精确的知识验证才能使人们得到满足”,学术的客观性或独立性逐渐形成了忠于真理、 坚持客观性原则、 探索未知世界的大学精神,从所谓的 “价值自由” 、“价值中立” 又衍生出了西方大学 “学术自由” 和 “学术自治” 的基本传统。现代大学坚持了这样的精神,又承担起了引领社会文明、 促进社会进步、 坚持社会批判的使命,正是因为如此大学被一些人称为 “社会的精神灯塔”,大学的理想在这里转化为一种社

16、会的责任,因此大学在运行中要将社会价值作为自己主导价值,坚持为全社会服务,这样的原因使它有理由获得社会的尊重,有理由获得社会公共财政的支持,有理由获得基于社会共同利益的各种社会捐助。在与产业界的合作中,大学总是力图坚持这样的理想,如果以放弃这样的理想为代价,大学就必将失去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基础。因此在产学合作中,与这样的价值不一致的活动就可能受到大学内部不同方面的抵制。851浙江学刊 2002年第5期美约翰. 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渚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61页。虽然企业也有自己的社会使命,也强调为社会服务,但企业的中心价值观是一种商业价值观,是建立在市场交换基础上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认为,只要不破坏市场交换的游戏规则,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在产学合作中,企业首先需要考虑这样的活动是否能增加自己的利润,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当产学合作与企业的利润矛盾的时候,企业就可能拒绝这样的合作。大学以学术和社会责任为自己的使命,产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