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09374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贸易题题 目:目: 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促使外商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一定意义上,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因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 世纪的最后 10 年,FDI 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了世界各国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FDI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估算,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以来,GDP 的 1/3,税收的 1/4 都源于外资,国

2、际贸易的 2/3 产生于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外企的进入所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和其他关联效应,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素质的根本体现。世界各国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出口竞争、国民所得等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总的来说,外商投资中存在着资金来源单一、产业结构不平衡和产业分布还有待改善等问题。因此,本文就是选取了对外贸易发达的宁波,以其产业结构为基点,以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上,进一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

3、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营造接轨国际的投资环境,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研究分析1.产业结构认识最初对产业结构的认识起源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对产业结构集群的定义进行规范描述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策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通常来讲,在产业结构的周围,新公司会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果在某个地方有四五家外资公司,往往会发现更多的外资公司将在那个地方出现。他认为,不论是哪个产业的公司,都应当想方设法在自己周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产业区

4、域。 “所以任何产业的公司都可以从产业结构集群中获益,即使它不是一个世界级的产业,而只是一个国家内的地区性的产业。 ”2.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发展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与 1977 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 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进一步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Kiyoshi Kojima 1978)考察了 20

5、世纪 50 年代至 70年代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理,推论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即“边际产业扩张论” 。他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要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进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在制造业,是建立在“逆贸易型”结构基础上,对外投资产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3.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加深,国际学术界逐渐注意到跨国公司已成为部分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将FDI直接纳入产业结构的研究体系。他们提出FDI的主体跨国公司是开放性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探讨FDI

6、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以及引入FDI的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Markusen 在研究外向型产业结构区域时,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可以成为产业结构的领导者,必须将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纳入研究范畴。Enright将以地方企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以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分别称为“有机区(organic) ” 、 “移植区(transplant) ”和“混合区(hybrid) ” ,并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地方优势与全球竞争的关系。指出跨国公司是产业结构群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他又对美国纽约药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该产业的成长得益于法国和瑞典的外商直接投资;另外,他研究得加拿大的信息服务业的成长也是由于来自

7、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4.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产业结构Lilach Nachum 和 David Keeble 两位学者论述了伦敦传媒业中外资企业子公司面临的全球和地区领域的双重影响,并提出了外资企业在将地区与全球网络联系起来的过程中作用于产业结构生产制造,以提高产业结构的竞争力。Birkinshaw 则细分了加拿大、瑞典和英格兰三个国家的优势产业结构中的 229家跨国公司子公司,结论表明:产业结构的发展动力与东道国所有权水平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而这与跨国公司子公司自治性则存在正相关性;即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自治性越大,对当地经济的根植性越强,对产业结构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大。但是他在产业结构分类时

8、,忽略了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当地企业的相关关系,降低了判断的准确性。(二)国内研究分析1.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结构纷纷出现。臧新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中较常出现产业结构现象,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行为会影响产业结构发展的整个周期,包括一个产业的萌生、发展、成熟和衰弱。薛求知和任胜刚提出跨国公司促进了某些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在推行全球化战略过程中,采用了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将触角深入到各个不同的区域中。这些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的同时,也吸引了自身的供应商从外部迁入在当地安营扎寨,从而促成了当地新企业的产生,这些新

9、企业彼此分工协作,很容易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形成。他们并以实证调研的方法研究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中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互动关系,指出吸引跨国公司在某区域投资集聚,可以促进产业网络的完善,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加速经济的增长极为重要。2.外资与产业结构变化梁琦从 FDI 与地方专业化角度出发,研究了 FDI 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 FDI 是地方专业化指数(衡量产业结构集聚水平的指标)的影响因素之一,FDI 的持续进入提升了地区专业化生产程度。曾刚、文焉展示了中国地方集群如何与区域外经济行为主体联动,以及迁入全球集群链的模式和未来可能的升级路径。曹均伟(2002)论述了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及

10、其阶段性提升的规律性,主要用“需求说” 、 “技术说” 、 “贸易说”和“产业说”等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产业周期原理解释利用外资与产业调整的内在联系;详细论述了中国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战略对策的问题。李恒认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逐渐减弱了区域发展的封闭性和本土性特征,突出了全球性特征。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结构并使得其承担重要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集群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茹玉驰分析了 FDI 产业结构其形成的前提、原因以及演进模式。3.FDI 形成产业结构徐康宁、陈奇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资本迁移模式”产业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昆山和句容两个案

11、例的分析,得出外资企业的“集居”式的发展模式刺激了产业结构的出现。王缉慈研究证明,在我国北京中关村 IT 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如英特尔、微软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王缉慈提出了集群内企业应该采取集群战略(Cluster Strategy)与外资企业合作,发展一些支撑结构,包括培训组织、技术转移和研发机构,有利于增强外资企业的根植性和促进本地集群经济的持续发展。4.FDI 对产业结构实证分析杨俊龙、张媛媛(2004)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12、而其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加剧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偏差,扩大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差距。梁琦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推动了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的地方化水平。该研究的一个缺陷在于数据缺乏,无法直接考察FDI与产业结构水平之间联系,只能采取间接的方法,用分地区FDI之和作为自变量,而非分行业数据。李峰、赵曙东使用江苏省各市分行业数据,对外资进入与苏州省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FDI进入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效应十分明显。该研究说明了FDI的进入与产业结构之间显著的相关性,但却不能甄别FDI进入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作用究竟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三、

13、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从三次产业的基本概况、投向现状以及产业内部的投向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和总结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第三部分运用实证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则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相关性研究以及评价研究等方法,从理论方面的研究着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产

14、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产业结构能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同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产业结构中的不合理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三)研究难点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以国内外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论为依据,对影响产业结构的外商直接投资因素进行实证和相关性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数据的收集较为困难。从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着手,所用到的相关资料比较缺乏,尤其是最新的数据资料。同时,数据的整理和筛选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并且还要对数据进行加工才能最终应用,以保证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四)预期达到的目标本文预期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

15、国内外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相结合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找出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 年 10 月 确定选题,检索文献;2010 年 10 月 下达任务书;2010 年 12 月上旬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11 年 3 月 上交论文初稿;2011 年 4 月 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 年 5 月上、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2011 年

16、5 月下旬 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五、主要参考文献1 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王丽萍,李创,汤兵勇.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6(1):38-413 李海波.FDI 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3)4 陈明森.产业升级外向推动与利用外资战略调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01(7)6 张世贤.论产业投资效率与结构变动方向.中国工业经济,2002.12.7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8 美.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 一 1970.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9 江小涓.中国外资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