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0933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初步尝试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一、问题提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是专业(生产)实习,一直是困扰国内各高校发展的瓶颈之 一,问题和困难比较多。就目前而言,生产实习形式不外乎两种:即教师带队的集中方式和 学生自找门路的分散方式。我们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传统性的教师带队的生产实 习方式,定义为B 计划模式。它体现于教学计划中的三阶段模式,即认识、 生产和毕业实习。存在着实习经费紧张,实习时间压缩,实习内容难以保证,与社会接触 甚少,学生专业实践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等弊病。而当今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需 要越来越多的土木应用型人才,学

2、生应具有大土木工程知识,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沟通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土木类院校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有效实践方式已是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的任务。二、问题分析针对上述 B 计划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工科大学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究其原因和困难主要有: 第一,建立合适、稳定、能够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难。大学生要 从学海书山走出来,到现实社会去肩负自己的责任、增长才干 n1 需要有能够提供实习场所 的施工企业或单位接受他(她)们。而施工企业实行了承包制,有的甚至是层层发包,短期 经济利益突出,若要接受大学生实习,一是担心安全问题,二是吃、住、交通问题,三怕 影响工程进度,四是管理学生难

3、以到位等。况且这毕竟不是企业的直接任务,所以一般企 业都不太愿意接受高校的实习学生。另外,要找到合适和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往 往是学校(指导教师)单方面求助于企业多,一般教师难于启唇,就只好找几处工地参观一 下就算了。 第二,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多。企业的一个工地安排 2- 3 人还可以, 大项目安排 4-6 人也行,倘若一次来 6070 个学生,甚至同时几所学校都来实习生,企业不 管哪方面、无论如何都难以承受。 第三,高校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因为学校长期以来 重 学轻术思想严重,所以职称高、能力强的教师无暇兼顾 实践性教学,而资历长、年龄大的老教师有实际困难,故带实习的任务只能由

4、其本身实践 能力不强的年轻教师担任;另外一般企业也难以配备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故久而久之,实 习教师指导队伍力量削弱了。 第四,实习经费紧张。道路、桥梁、隧道等工地,一般都在 远离城市、交通不发达、生活不方便的山区。这样,使得本身就少的实习经费更加捉襟见 肘了。三、解决问题思路与初步实践综上所述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国情和工作实践,笔者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实践 中引人和初步实践了A 计划。所谓 A 计划的大致思路为:先以少部分同学作 为实验对象,摸索该教改方案与学生认知态度的一致性以及与社会企业的融合性;成熟之后 再推广到全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见下框图,具体实施方法。 可见 A 计划实习模

5、式, 利用了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或教师、亲友与企业负责人的关系,要求学生利用暑假的集中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时间和在校学习的课余时间,找就近的合适内容的工程建设项目;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实 习时间上充分保证(几年不断线),形式上综合打通(不硬性细分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内 容上丰富饱满(深度、广度交融),管理上规范细致、合理到位;在给学校、家庭、施工企业 负担不重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锻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乃至综合素 质的平台,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质量本科人才打下 良好的基础。、改革方案A 计划的优点1)A,B 计划两种实习模式的对比 2)实施

6、A 计划优势的具体表现 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 践能力。因为打通及合理安排了原来教学计划中的三个实习(认识、生产及毕业),避免了 实习形式(都是参观)单一、实习内容重复现象;时间上几年不断线,内容上丰富深人。这样, 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至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适宜的孕育土壤。实践是创 新的基础,美国大学的实践表明.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有 4/5 发 生在课堂外。我国学生习惯了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工程现场, 学生自己是学习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起重要作用,不仅自己亲身参与实践

7、获得知识、 增长了才干,而且还便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创新的欲望。再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加强与提高 (上届就有个别 A 计划学生,准备结合实习项目做毕 业论文)。激励了大学生再次发奋学习。人们都知道,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高考是学习努力程度 的顶点。学生一旦进人大学后,没有了压力,学习目的不甚明确,学习努力程度持续下滑, 完全违背了学习边际成本(也就是学习努力程度)应该不断上升的客观规律。A 计划的实施,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提早让他们进人准职业场锻炼,等于 间接地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再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而 且比较切合自身实际地调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不仅使学生毕业后容 易产生较高的社会满意度,而且高校也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