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483691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1995-2011年真题、传播实务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 95-1195-11 年真题年真题20112011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 5.每周评论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 4.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 1.以网络推手为例,论述新闻炒作的表现,成因和危害,并 谈谈如何整顿 2.结合中国新闻实例,及拉斯韦尔和赖特的大众媒介功能学 说,谈谈大众媒介的功能的理论 3.1942年解放日报的致读者和1956年人

2、民日报的 致读者的发表背景,主要内容及异同20102010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1、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编码解码 2、 大清报律 3、 每周评论 4、 热血日报 5、汉斯希伯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新闻媒介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新闻生产研究的目的和途径是什么? 3、简述梁启超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什么是公民新闻?怎样理解公民新闻对自由主义理论、社 会责任理论的修正和延续? 2、1956 年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3、请阅读下列文字,阐述网络和舆论的关系。 公

3、众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网 络曝光” ,75.5%的人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举报” (58.2%) 、 “媒体曝光” (53.8%) 、 “信息公开” (48.0%) 、 “信 访” (30.6%) 、 “审计” (30.1%) 。 “惩治已经很严厉了,为什 么有人不怕?”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发现,现在一个很严重 的问题,就是腐败官员中被抓的比例太小,让贪腐分子抱着 侥幸心理。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需公众参与,而且必须 要有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与监督。中国青年报2009 年 10 月 27 日20092009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

4、词解释 1、时务体 2、 中国日报香港 3、每周评论 4、 与大公报论国是 5、法兰克福学派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新闻选择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 3、邹 韬奋主编的7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 三、论述题 1、用“积极的受众”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状 况 2、新闻媒介与现代民主的关系 3、1942年整风运动后,延安解放日报的重大改革 20082008 年新闻传播年新闻传播学学基础试题基础试题 一、名次解释(5*6) 1、新闻来源 2、受众 3、 实际应用新闻学 4、 中国文库 5、 三家村札记 二、简答题(2*10) 1、谈谈你对“报纸是

5、意见的自由市场”的理解。 2、请简述“两个环境”理论及含义。 3、 “全党办报”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请简述“全党办报” 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3*30) 1、运用传播媒介技术相关原理,说说大众媒介对文化的影响。2、论新闻宣传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异同20072007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 分*8) 1. 新闻本源 2 “第四种权利” 3. 受众 4. 新闻体制 5. 创新扩散理论 6.知新报 7.修正报纸条例 8.大众生活 二、简答题(15 分*3) 1、新闻传媒与社会舆论之关系 2、什么是客观性报道及所体现的客观性

6、报道原则?说说它对 目前中国新闻实践有什么意义? 3、简述 1956 年人民日报改版的三个重点。 三、论述题(第一道 30 分,第二道 35 分) 1、简要叙述申报的发展史,并评述它在新闻史上的地位?22、什么是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说说新闻传媒业的资本运作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20062006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4 题5 分,共 20 分) 1、 钦定报律 2、新闻选择 3、传播模式 4、奥斯邦 二、简答题(3 题20 分,共 60 分) 1、简述我国新闻媒介的运行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2、试论美国“议程设置”和我国“舆论导向”之不同。 3、简述二十世纪四

7、十年代确立的党报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2 题35 分,共 70 分) 1、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的报道热点,比如金华毒火腿事件、 阜阳婴儿奶粉事件、 “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事件等等。请 选择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案,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对 媒介报道做对比分析,并阐述你对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社 会责任的认识。 2、试述中国近代报业(自 1815 年至 1911 年)发展的基本脉 络,并举出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报刊。20052005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信息 2、舆论 3、 大清报律 4、 中国报学史 5、 我

8、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谈谈你对新闻娱乐化的理解。 2、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 3、写出 5 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名称,并简述之。 三、论述题 (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论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 2、阅读以下材料,以论媒体为题作文。 我国首次全国国民阅读倾向调查显示,从闲暇时间对媒 介的利用看,人数最多的是电视,其次是报纸、杂志、图书 和广播,对录音制品、录像制品及计算机的利用,也有相当 多的人。休息日人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机会小于工作日,但 长时间利用媒介的人增多。虽然上网的人数不多,但是上网 的时间却远远高于对书报刊的使用时间。绝大多

9、数人认为, 在当代社会中,读书的作用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 要。从读书的目的看,男性偏重实用性和开阔眼界、满足兴 趣爱好,女性偏重提高个人修养、满足与人交往和应付考试。 此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各阶层人员对各种媒体的购买、使用情 况和趋势。 3、试述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20042004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媒介公共性 2、新闻法规 3、大众传播 4、文化工业 5、报纸条例 6、每周评论 二、简答题 1、技术在新闻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2、简要介绍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侧重研究方向。 3、1945-46 年间新华日报和大公报就和战问题

10、的两 次交锋? 三、论述题 1、论述效果研究的三大阶段。 2、1942 年整风运动后,解放日报做了哪些改革?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论新闻”为题作文。 材料一是南周原来报道过的 “金元宝”事件,2000 年山西一地区金矿爆炸,负责人为防事情暴露,给记者行贿, 从而导致 11 名记者被处分,四名新华社记者,为此,新华社 着重强调记者职业道德。 材料二是今年 5 月纽约时报的 4 个版的因为虚假新 闻的道歉,一记者在四年任期内造 30 多篇假新闻,时报 声誉降至历史最低点,从而导致正负总编同时辞职。 根据材料写一篇“论新闻”的评论。 20042004 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单考生)新闻传播学基础试

11、题(单考生)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硬新闻 2、新闻法规 3、廉价报 4、传播学的三大分支 5、中国报学史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议程设置? 三、论述题(每题 45 分,共 90 分) 1、结合中国新闻传媒发展现状,阐述竞争对新闻传媒业发展 的意义和影响。 2、经过 1942-1945 年的党报整风与改革,中共确立了党报工 作的优良作风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发扬光大这些优良作风。20032003 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7 个5 分) 1.媒介即讯息

12、 2.弱效果理论 3.黄远生的四能 4.实务体 5.热血日报 6.劳动界 7.新闻真实性 二.简答(4 个10 分)1.某航空公司一飞机失事,若你是人民日报 ;申江服3务导报 ;南方周末记者,你将怎样组织报道重点且说出 原因。 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 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3.清末的重要新闻法规? 4.舆论在民主社会的功能。 三.论述(3 个25 分) 1.利用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和运行机制分析香港东周刊 刊登女星裸照事件并发表看法。 2.论述新闻把关人理论。材料提供俄国家杜马禁止发表有关 车臣战争等反恐新闻和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的新闻。 3.论述五四时期新

13、青年的发展过程。20022002 年新闻与传播理论试题年新闻与传播理论试题 一、 填空( 10 分) 1.舆论的特点是 。 2.信息的特点是 。 3.传播学的三大分支是 。 4.关于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主要模式有 。 5.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有 。 二、 名词解释( 20 分) 1 、 硬新闻 2 、 新闻体制 3 、 宣传 4 、 媒介即讯息 5 、 实地调查法 三、 简答( 20 分) 1 、 怎样理解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2 、 何谓“两个环境”理论?试概述其要点。 四、 论述( 50 分) 1 、何谓受众的细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介该如何应对受众 的分

14、层化趋向? 2 、关于信息流程的研究有哪些主要成果?试联系新闻媒介 工作实际,简述其启迪意义。20022002 年中外新闻事业史试题年中外新闻事业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30 分) 1、遐迩贯珍 2、大清报律 3、奥斯邦 4、北岩爵士 5、哈瓦斯通讯社 6、KDKA 电台 二、 简答题(30 分) 1、 邹韬奋主编过哪七个报刊?请简介之。 2、 1956 年人民日报改版的重点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3、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要开展争取建立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斗 争? 三、 论述题(40 分) 1、 试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舆论宣传上的历史功 绩。 2、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的衍变过程。

15、20012001 年新闻传播理论试题年新闻传播理论试题 一、填空(10 分) 1、新闻的本源是 。 2、宣传的三元素是 。 3、对新闻事业发展水平产生决定性因素是 。 4、决定新闻媒介成败的最后鉴定者是 。 5、促进报纸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6、传播的基本功能是 。 7、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是现实环境,另一是 环境。 8、媒介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还取决于 9、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定量方法有:实地调查法、 和 控制实验法。 二、名词解释(20 分) 1、把关人 2、接近权 3、新闻选择 4、舆论 5、硬新闻 三、简答(20 分) 1、简述新闻事业(媒介)双重属性以及它对中国新闻事业 (媒介)发展的意义。 2、简述传播学中的议题设置理论及其在媒体中的运用 简述“议题设置理论”的要点及意义。 四、论述(50 分) 1、联系实际论述中国新闻媒介如何做好舆论引导,营造一个 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介在影响舆论中的作用。 2、近几年来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这对既成的传播 学理论有何冲击和影响?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变化。 20002000 年新闻传播理论试题年新闻传播理论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