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48368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围墙围墙”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的“围墙”,突破空间的限制,像今天的医生一样,实现多 点教学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辉辉/北京报道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教育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这逐步弥合了经济发展 不平衡带来的教育鸿沟“天大地大,东西上下,任我行。”2016年11月,江苏名师史金霞从苏州星海实验中学 辞职,放弃了稳定的事业编制,开始专心做一名网红教师。在此之前,她曾在公立学 校任教23年。“史金霞们”的出走,再次引发舆论对于网红教师的关注。早在2016年4月,某在线教育平台网红教师时薪1.8万元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就曾引 发各方议论。支持者

2、有之,批判者亦有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认为,对网红教师群体的出现, 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过分担心。吴霓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网红教师的出现有 其必然性,只要这些人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就应该被接纳。”他更关心的是,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优质的教师资源 能不能实现自由流动,“简单来说,就是未来的教师能不能跳出学校的围墙,突破空 间的限制,像今天的医生一样,实现多点教学。”并行互补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人们提起在线教育,往往是指民间的网络教学行为。但事 实上,从2003年的远程教育,到现在的“三通两平台”,公立教育系统也

3、在不断推动教 育信息化。它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吴霓:事实上,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开端还要更早一些。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的倡导 推动下,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卫星电视、广播等传媒技术,进行 远程教学。这应该算是教育信息化的雏形和先声。正式拉开教育信息化的序幕是在2000年。当年10月,教育部主持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2003年,国家提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五年规划,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向 农村地区传输优质教育资源。2012年,教育部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口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并确定 了基于“三通两平台”模式的教育信

4、息化发展导向。可以说,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一直十分重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后 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正在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自然也 不例外。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瞭望东方周刊: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吴霓: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过了数十个年头。今天,我们的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之外不断发展出电视、多媒体、网络、移动终端等教学工具。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之前,学校进行教学,教学资源主要是来自于纸质的教材、 教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可以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极大 地方便

5、了社会成员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还逐步弥合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鸿沟。以往我们要为偏远地 区输送教育资源,提升其教育质量,只能是把教师从大山深处请出来,进行教育培 训。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技术,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资讯,都能够快速地到达偏远 地区。当然,无论是教育信息化还是在线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 何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问题。互联网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很难与学生学习成绩的 提升建立直接联系,也就难以评估其质量。同时,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都是人机对话,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素质教育 的问题怎么解决、师生的情感需求怎么满足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需要明确的是:

6、互联网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班级教学,如果为了在线而 在线,那就完全背离了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衷。瞭望东方周刊:教育信息化通行于国家公立教育系统,在线教育拼杀于市场,二 者并行而存。未来会是什么发展趋势?吴霓:在线教育更多的是偏向于民间市场,是一种私立的商业行为。目前来看,它主 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培训,弥补了公立学校大班教学的不足。可以说,在 线教育的生存空间就在公立教育系统之外。同时,公立教育系统也有自己的在线教育,它是为了实现公办教育的目标,促进和改 善教学资源的组合。并行互补会是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线教育可以为政府主导的教育信 息化提供一些产品和服务,但它更重

7、要的发展空间应该是面向市场,独立为社会提供 学习服务。没有能力就红不起来瞭望东方周刊: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网红 教师。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吴霓:对于网红教师的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必恐慌。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总有一些新的事 物出现。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对于教师群体中出 现的网红现象,应该接纳。进一步来看,网红教师的出现,满足了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这是一件很好 的事情,值得赞赏,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一些年收入过百万元的网红教师,你认为他们值得拥有那么

8、 高的收入吗?吴霓:确实有一些在线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获得比较高的劳动报酬,比如媒体广泛 报道的一个网红教师一节课的收入就达到了1.8万元。一个教师想要在网络上立足,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劳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然他也没 有办法在网络上“红”起来。一个不懂得表达、不会讲解,只会死读书的人,是没有办 法得到网络学习者的认可的。从这一点上来说,网红教师是有能力的,应该被肯定。同时,能够成为网红教师的人,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能够被社会所接纳和 需要。从这一点来说,即便是获得了较高的报酬,也是劳动所得,是知识价值的体 现。2016年11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

9、 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 配机制,鼓励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介,推动精品教材和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 共享,授课教师按照市场机制取得报酬。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已经出现了公立学校优秀教师出走的事件。您认为未来是否 会出现在线教育与公立学校争抢优秀教师资源的局面?吴霓:我认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对此不必过于担忧。网络教学对教师在语言表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达到。也就是说,最终能够通过网络教学生存下来的老师毕竟是少 数,所以不必过于恐慌。事实上,目前对于大部分在线教师来说,其通过网络教学获得的收入还是要低于

10、其从 事传统教学的收入,难以靠网络教学谋生。一名教师,多个讲台瞭望东方周刊:随着数量的急剧扩张,在线教师队伍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目 前,国家对于在线教师有哪些规范?吴霓:对于在学校系统任教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都有统一的资质要求。无论 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只要其是在从事学历教育,就必须按照要求,通过教师资 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任教。2013年,教育部还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 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但是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或平台应该属于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对于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 教师,国家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有教师资格。

11、瞭望东方周刊:未来如果要对此进行规范,你认为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吴霓:目前来看,政策方向还不清晰。但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相关规范可以参 考。如果是网上学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有国家认可的结业证书等,那就可以参照对民 办学校任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对在线教师进行规范管理。但目前市场上似乎没有这类 在线教育机构,更多的是属于校外辅导和培训机构的在线教育平台。对校外辅导培训机构,目前相关的规范文件只有教育部关于禁止中小学校有偿补课, 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在校外兼职、进行校外“有偿教学”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未涉 及“网上有偿授课”。2016年网红教师事件发生后,有地方的教育部门表态称,“线上辅导”应该属于“

12、在校外 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应被禁 止。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规定,具体会如何规范,目前还不能确定。但我想,在 职的中小学公办教师,只要不影响其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应该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其拥 有个人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个人讲课视频等,并获取合理的报酬。当 然如果是在校外在线教育机构兼职,则是明确违反了相关规定,应该被制止。瞭望东方周刊:你对于未来的在线教师有哪些想象?吴霓:在线教师应该属于民办教师或者称独立教师,目前他们与公办教师之间的界限 还比较明显,身份上还有一定的差别。但我认为,教师身份差别的淡化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公办、民办的界 限会消失,线上线下的差别会减小,只要你持有某一学科的教师资格,就能够在不同 的学校、不同的教学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教学。就像今天我们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一样,未来的教师应该也可以多点教学。届时,公办 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只是不同的教学地点、不同的教学方式 而已,没有差别。当然,在目前政府对于公办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理想的教师流动模式 还很难在公办教育系统中推行。但我们仍可以期待,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允许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学并 获得报酬。将来的中小学教师应该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待遇。本文作者:新华社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