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427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学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诸暨中学浙江省诸暨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理试卷(解析版)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12008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 8.0 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称为地震波,对于地震波,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震波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平面机械波 B只要波停止振动,地震波的传播就会立即停止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且纵波先到达地面 D地震波具有的能量,随着波的传播将愈愈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地震波有横波成

2、分,也有纵波成分,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 发生前后、左右晃动,且纵波先到达地面,所以地震波并非平面机械波,A 错误 C 正确; 波停止振动后,波要继续向前传播,不会立即停止,故 B 错误;地震波具有能量,随着传 播将愈愈弱,故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横波和纵波 2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声向观察者靠近,则声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 B若声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发出声波的频率 C观察者远离波,则波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 D若波与观察者相互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发出声波的频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

3、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 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若声向观察者靠近,则声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变,故 A 错误;若声 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故 B 正确;观察者远离波,则波发出声 波的频率不变,故 C 错误;若波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故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多普勒效应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则可知( )A两弹簧振子相位相同 B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 F甲F乙=21 C振子乙速度最大时,振子甲速度为零D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 f甲f乙=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振子的振动周期不同,所以频率不同,故相位不同,A

4、错误;由振2ft动图象读出两振子位移最大值之比,根据简谐运动的特征,由于弹簧21xx乙甲:Fkx 的劲度系数 k 可能不等,回复力最大值之比不一定等于 2:1故 B 错误;振子乙速FF乙甲:度最大时,即在平衡位置时,振子甲的速度也可能最大,如 1s 时,C 错误;从图中可知,故,D 正确;2:1TT 乙甲:1:2ff乙甲考点:考查了简谐振动图像 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 t = 1s 时的波形图,图(2) 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 动图线( )Ax =1m 处的质元 Bx = 2m 处的质元 Cx = 3m

5、 处的质元 Dx = 4m 处 的质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上 x=1m 处的质元处于波谷,乙图上 t=1s 时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下,两者不 符,故 A 错误;甲图上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x =2m 处的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上,乙图上 t=1s 时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下,两者不符,故 B 错误;甲图上 x =3m 处的质元处于波峰,乙 图上 t=1s 时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下,两者不符,故 C 错误;甲图上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x=4m 处的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下,乙图上 t=1s 时质元经平衡位置向下,两者相符,故 D 正 确 考点:考查了横波图像,振动图像 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直

6、线传播,该直线上的 a、b 两点相距 4.42 m,图中实、虚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 A此列波的频率可能是 30Hz B此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0.1 m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34m/s Da 点一定比 b 点距波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读出周期为 T=0.1s,则此波的频率为,故 A 错误; a 和 b110fHzT相距的时间为,波速为, (n=0,1,2) ,当 n=1 时,0.10.03tns()4.42 0.10.03vn波速为 34m/s,波长为,n 是整数, 不可能等于 0.1m故 B 错误,C 正4.42 0.3v

7、Tn 确;因为不知道波的传播方向,也无法确定哪一点距波近一些,故 D 错误 考点: 考查了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6如图所示,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计时器,叫摆钟, 钟摆摆动的周期由 钟摆的等效摆长(整个钟摆重心到悬挂点的距离) ,旋转钟摆下端的螺母可以使摆上的重圆 盘沿摆杆上下移动,为了使原计时正确的钟摆在以下变化时计时依然正确,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A把摆钟从福建移到北京(北京 g 较大)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B摆钟快了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C冬季走时正确,到夏季时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D把摆钟从地球带到月球,一定可以通过向上移动圆盘调节到计时正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单

8、摆在摆角小于 5时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周期是,L 是摆长,2LTg等于摆球的球心到悬点的距离,把摆钟从福建移到北京,则重力加速度增大,应使圆盘沿 摆杆下移,才能准确,故 A 错误;摆钟快了,说明摆动周期小,则必须使摆下移,才能调 准故 B 错误;由冬季变为夏季时,温度升高,则由热胀冷缩可知,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才准确,故 C 正确;到月球上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不能使用单摆,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单摆周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摄像机摄像管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B雷达是利用微波的良好衍射性达到搜索目标的功能 C长波由于有良好的直线传播性,所以可以不需要通过卫星中转而

9、直接沿地面传播,所以也叫地波 D电视机播放的画面是连续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摄像机是将图象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光电传感器,A 正确;雷达是利用微波的 良好反射性达到搜索目标的功能,B 错误;长波由于有良好的衍射性,短波具有良好的直 线传播性,C 错误;电视机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图象信号,图象信号是每秒 25 张的静态连续 画面,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产生动态效果,D 错误 考点:信息传播、处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8由自感系数固定为 L 的线圈和可变电容器 C 构成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为使收音机能接收 到 f1为 550KHz 至 f2为 1650KHz 范围内的所有电台的播音,则可变电容

10、器与 f1 对应的电 容 C1与 f2对应的电容 C2之比为( ) A1:3 B 3 :1 C1:9 D9: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可得:,则 C 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故电容之比2TLC221 4CLf为:,故 D 正确212165095501C C()考点:考查了周期与电容和电感的关系 9在电磁波的接收回路中,如果将电容器的动片从全部旋出到全部旋入的过程中,仍接收 不到某一频率较低的电台的信号,为了收到该电台的信号,则应 ( ) A增加谐振线圈的匝数 B取出谐振线圈的铁芯 C更换电容最小值更小的新的可变电容器 D加大电的电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

11、旋入到完全旋出,仍然收不到某一较高频率的电台信 号,因此需要改变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电感线圈面积越大、线圈越长、单位长度匝数越 密,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有铁心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心时大的多,只有增 大线圈匝数,导致自感系数增大,从而导致固有频率小,A 正确;取出铁芯谐振线圈的自 感系数减小,B 错误;更换电容最小值更小的新的可变电容器,导致固有频率增大,C 错误;由电磁振荡的频率可知,与电的电压无关,故 D 错误12fLC考点:考查了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10某物体受到一个-6 Ns 的冲量作用,则( ) A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 B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 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与

12、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物体原动量的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得:,说明物体的动量增量一定与216IPmvmvN s 合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不能说明原末动量的方向和大小,故 C 正确 考点:考查了动量定理的应用 11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掉在软泥地上不易碎,这是因为 ( ) A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的动量大. B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的动量变化大. C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受到的冲量大,且与水泥地的作用时间短,因而受到水泥地的作 用力大. D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受到的冲量和掉在软泥地上一样大,但与水泥地的作用时间短,因 而受到的水泥地的作

13、用力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杯子从同一高度滑下,故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一定相等,故着地时动量相等;与 地面接触后速度减小为零,故动量的变化相同,由动量定理可知可知,冲量也相等;IP 但由于在泥地上,由于泥地的缓冲使接触时间变化,由可知,杯子受到的作用力较IFt 小,故杯子在水泥地上比在泥土地上更易破碎,故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动量定理12如图所示,木块 A 的右侧为光滑曲面,曲面下端极薄,其质量kgMA2,原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kgmB0 . 2的小球 B 以 v=2m/s 的速度从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中与木块 A 发生相互作用,则 B 球沿木块 A 的曲面向上运动中可上升的

14、最大高度(设 B 球不 能飞出去)是( ) A0.40m B0.20m C0.10m D0.5m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 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BABm vmmv()221122BABBm vmmvm gh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h=0.10m,故 C 正确 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132005 年 7 月 26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中一 只飞鸟撞上了航天飞机的外挂油箱,幸好当时速度不大,航天飞机有惊无险.假设某航天器 的总质量为 10 t,以

15、8 km/s 的速度高速运行时迎面撞上一只速度为 10 m/s、质量为 5 kg 的大鸟,碰撞时间为 1.010-5 s,则撞击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 A4109 N B8109 N C81012 N D5106 N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飞鸟在极短时间内加速,以飞机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解得,A 正确;0Ftmv 9 558000104 101.0 10m vFNt 考点:考查了动量定理的应用 14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B光波频率越高,波动性性越明显 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 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 性频率越大的光,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ABD 错误 C 正确; 考点:考查了波粒二象性 15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