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4141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农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完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浙农 1 号和附苏汉品种性状执笔人:冯家新品种名:浙农 1 号主要完成人员:陆星垣、冯家新、李大楠、王毓琴、杨明晓育种亲本:母本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新育成的 141,它具有蚕丝量较多的特点,但体质还不够强健。父本是从广东农业科学院蚕业系引进的 306 复壮系。它具有经进短,体质强健的特点,然蚕丝量欠多。育成过程:1970 年春确定育成目标,当时具体的指标是:强健度与 306华 10 相同,蚕丝量不低于 141苏汉,同时开始选择亲本杂交。以141 为母本,分别与 306,浙 2,352 品种杂交。在第一年夏,秋F1.、F2两代中,每个组合采用 0.51 克蚁量混合育。经比较以1413

2、06 组合更接近育种目标,以此作为继续选育材料。杂交的选育材料,从 F1.、F5采用全龄高温(3032)密闭(从收蚁到 5 龄盛食期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造成闷热的环境进行选择。在以后的两年,春期在标准温湿度通气环境下饲育,使影响良好,着重对茧丝量性状选择;秋期都在自然高温,叶质较老的条件下饲养选择。在最初 12 代采用混合育,严格淘汰迟眠蚕、小蚕及早熟蚕等,在大批茧中选出茧形较大而匀正,茧色洁白,手触茧层厚的种茧浙江省200 颗。发蛾后雌雄自由交配,制框制种。下代选卵量多孵化好的蛾后收蚁。从第 3 代起采用单蛾育。收蚁时,重视蛾圈卵量较多,1 日孵化率高,出蚁头数多的饿后,同时参考亲代成绩,

3、优先选留。每代在稚蚕期淘汰就眠不齐区,壮蚕期详记迟眠蚕数及有关生命力淘汰蚕数。严格分区上簇。采茧时调查簇中病 蚕,不结茧蚕及薄烂茧数,全区调查死笼茧数,在各区随即抽样雌雄茧各 25 颗,调查茧质,主要根据对中龄起蚕健蛹率,其次茧质,再凭肉眼观察各区茧形、茧色、缩皱、匀整度等,选定留种区,留种区约为饲育区的 20%。在留种区内,初选茧形齐一,手触茧层较厚的约 150 颗左右,分别雌雄,个体编号称量。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蛾区平均成绩为临界值,在三项数值中有一项不到临界值,一般就淘汰。再以茧层量与茧层率的综合指数)高(茧层量厘克数 + 茧层率 35低顺序,雌雄各留 2030 颗,按指数分 34

4、 级,作采种用。在 F3.F5采取同蛾区交配,从 F6代起因留种蛾区各项性状十分接近,采取异蛾区交配。雌雄交配尽可能做到高指数同级交配,其次较低指数的雌蛾与高指数雄蛾再交,以此类推。产卵后将雌雄茧质级别填写在产卵连纸上,留作选择收蚁区查考。为了较快地找到杂交组合,于 1972 年春即 F6代准备杂交试验的多种组合。经夏期在实验室、中秋期在农村进行养蚕比较试验,结果育成材料与苏 12 杂交成绩最为优良,并将这育成材料命名为浙江省“浙农 1 号” 。1973 年春用 F8材料与苏 12 交配的正反 1 代交杂种。当年夏、早秋在实验室,中秋在农村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取得良好成绩。1974 年浙江省家蚕

5、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同意申请,将浙农 1 号苏 12 新品种正式列入全省新品种鉴定计划。全省 8 个鉴定点在夏、早秋、中秋分期鉴定。1975 年继续扩大鉴定,都得到较好成绩并通过全省鉴定。1976 年开始逐步推广。至 1993 年止,全省累计推广1200 万张以上。育种系谱:如表 1表 1 浙农 1 号历代培育记录龄期经过饲育 年份类 别杂交后 代数混合育 或单蛾 育全龄(日:时)5 龄(日:时)对 4 龄 起蚕健 蛹率全茧 量(克)茧层 量(克)茧层 率(克)1970夏10.5 克19:251:797.221.780.34019.101970秋20.7 克17:75:591.481.740.3

6、3419.331971春315 蛾19:34:1887.551.610.27617.141971夏410 蛾17:34:1070.951.510.29219.701971秋510 蛾17:15:1083.051.500.28819.351972春620 蛾22:07:799.181.710.31118.401972秋720 蛾19:05:1178.361.660.33019.881973春820 蛾22:16:1898.241.880.37119.701973秋920 蛾21:26:1890.441.700.32619.18浙江省品种简要性状:浙农 1 号中国系统二化性 4 眠夏秋用品种。越年

7、卵灰绿色,卵壳白色及泛黄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 2250 头左右。孵化齐一,蚁蚕和稚蚕有趋密性和趋光性,行动活泼,眠起齐一,提别稚蚕期眠起更为齐一。大眠有少数半脱皮蚕发生,体质强健,抗高温力强,食桑旺盛,发育齐一,5 龄期用叶老硬,易吐胃液,沾污胸部,但吐胃液的蚕发育仍属正常。壮蚕体形细长,体色青白,素斑。熟蚕老熟齐涌,营茧快,多结上层茧,双宫茧较多。茧形长椭圆且大,茧色白,荧光茧色黄紫(淡)兼有,缩皱较粗,茧层量,茧层率较低。发蛾齐涌,雄蛾活泼,不耐冷藏,产卵快,一蛾产卵约 550 粒左右,产附平整,但有少产卵蛾和不产卵蛾,不受精卵率较低约 2%。茧丝量稍轻,茧丝长在 1000 米左右,解

8、舒较差,茧丝纤度一般,净度好。浙农 1 号与苏 12 杂交,出库日差,浙农 1 号迟出库 5 日,该杂交组合,体质强健,抗高温,特别抗氧化力强,饲养容易,在较差条件下也能获得高产稳产,然茧层量,茧层率较低,茧丝长在 1000米以上,解舒较差,干毛茧出丝率也较低,但净度优良。附:苏 12 品种性状日本系统二性状 4 眠夏秋用品种(引进杂交育种) 。越年卵紫褐色,卵壳白色。蚁蚕褐色,克蚁头数 2000 头左右,孵化不齐,蚁蚕有趋光性和逸散性,1 龄有鸟毛蚕发生。眠性较慢,眠起欠齐,大眠时常有褐色尿液污染尾部,5 龄起蚕有少数半脱皮蚕。体质弱,浙江省抗逆性尤其是抗高温多湿和不良叶质的性能差。秋期不易繁殖,食桑缓慢,长爬在叶面上食桑。壮蚕体形比浙农 1 号细长,体色青白略带微丝,普斑。秋期繁育有时发生 5 眠蚕。熟蚕不易识别,老熟不齐,营茧慢,多结下层茧,不结茧蚕较多,双宫蚕少。茧形束腰,茧色白,荧光茧色为淡紫色,缩皱中差。茧质较好,易发生粘尾蛹。发蛾慢而不齐,雄蛾不活泼,耐冷藏,交配性能差,一蛾产卵约500 粒,易落卵,不受精卵率高约 4%。茧丝量较轻,茧丝产较短,解舒优,茧丝纤度较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