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866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准则准则应用指南 背景资料 现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指我国于 1992 年 11 月第一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以下简称原会计基本准则)。它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由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根据当时的国情,借鉴国际惯例 而出台的第一个会计准则。它的颁布,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次重要转折,标志 着我国的会计体系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 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为使会计信息更 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我国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 但

2、是关于如何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事 项的会计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国加入 WTO 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我国同国际会计 准则委员会充分协调之后,于 2005 年 11 月发表了联合声明。之后王军副部长 明确表示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和参与会计国际趋同,2006 年我国将构建起与中国 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 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 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会计基本准则类似于美国的“概念结构”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编报财务报表 的框架”。

3、它是用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指导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 的交易的处理。修改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对原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部 分作了删减,将它们放到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去规范。例如原基本准则中对 资产的分类有详细的描述,分类后的资产如何定义、如何计量、如何在资产负 债表中列示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描述,在修改后的准则体系中,它们均被放入相 关资产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来规范。新会计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新旧基本会计准则的比较项目修改前修改后整体结构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财务报告、附则共十章将“一般原则”改为“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其他框架未变,内容 仍

4、为十章目标目标为: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 证会计信息质量目标修改为: 统一企业会计标准, 规范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 量总则部分目的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准则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 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 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会计信息质量在第二章“一般原则”中规定了 12 项基本原则,即 7 个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可 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 明晰性)和 5 个计量和确认方面 的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 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和 谨慎性原则)与目标相协调,将本章命名为“会 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则 分别作了补充和

5、完善,更加强调会 计信息的相关性,将 2001 年 1 月 1 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 纳入基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 弱化可靠性原则。定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 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 权和其他权利。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 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 产分类 及特 征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和其他资产等 6 类,并详细分别 定义、解释、说明。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 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 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 a)过去的交 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 有

6、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确认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 没有关 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 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 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 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 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 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 的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定义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 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企业。分类 及特 征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 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 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 a)过去

7、的交 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 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 的履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负 债确认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 没有关 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时 满足 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 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 益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定义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 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分类 及特 征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 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 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 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了具 体解释。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规 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进 行严格区分

8、,不得相互混淆。定义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 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 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 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 入确认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 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增加 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时才能确认。定义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 生的各项耗费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 出。费 用分类 及特 征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和期间费用。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姑娘发生 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劳务 成本, 在确认产品或劳

9、务收入时, 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用 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定义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指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 润构成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 业外收支净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和 损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 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损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 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定义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的书画文件。财务报表时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组成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 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 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 说明书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及附注。新

10、会计基本准则与 IASC 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比较 由于中国目前法律和经济环境的问题,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没有完全照搬 IASC 的做法,主要区别列示如下: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 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比较项目IASC我国名称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企业会计准则第 XX 号-基本准则法律地位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效 力中国的基本准则属于会计准则体系的 有机组成部分,它属于部门规章范畴, 是一项法律规范目的为外部使用者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所依据 的概念。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 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 计处理。结构分为前言、引言、财务报表的目标、基本

11、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 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 素的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等九部 分组成。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财务报告、附则共十章财务报表的目 标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 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广大 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是有用的;财务报表 还应反映管理当局托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 责任或经济责任的实施结果。在基本准则中未提及财务报表的目标, 放在相应的财务报告具体会计准则中 阐释,但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 明确表明: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 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 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12、,以满足有关各 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 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旅 行情况。 基本假设专门讨论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 的假设,未涉及其他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持 续经营的假设。财务报表的质 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及 重要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 性、审慎性和完整性。在第二章中专门讨论会计信息的质量 特征和计量原则。财务报表的要 素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五个要素, 并分别作了定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 用和利润六个要素财务报表要素 的确认确认是指满足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 列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过程,

13、对五个 会计要素的确认分别进行了具体讨论。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基本相同 财务报表要素 的计量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列示 有关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 过程;讨论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 现价值和现值等 4 种计量基础。企业的各种资产和负债在取得时应当 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 规和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 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外,企业 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资本与资本保 全的概念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选择 适当的资本概念。如果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主要关心的是保全名义上的投入资本或投 入资本的购买力,应采用资本的财务概念; 然而,如果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营 运能力,则应采用资本的实物概念。未做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