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80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 2002 年 4 月)目 次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监测方案设计4.1 测站布设4.2 监测频率4.3 采样层次4.4 监测项目 5 质量控制与保证 6 分析方法6.1 水质监测6.2 沉积物监测 7 监测资料汇总 8 监测海域水质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8.1 评价参数8.2 评价标准8.3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8.4 评价指标 9 监测报告编写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弧菌数量平板计数法A.1 培养基A.2 检测步骤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水中总氮测定碱性过 硫酸钾氧化法B.1 方法概述B.2 采样和贮存B.3 器具B.4 试剂B.

2、5 绘制工作曲线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水中总磷测定过硫酸 钾氧化法C.1 方法概述C.2 采样和贮存C.3 器具C.4 试剂C.5 绘制工作曲线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总氮测定次溴 酸盐氧化法D.1 方法原理D.2 分析方法 D.3 测定步骤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总磷测定 LivingstoneBoykin 法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粪大肠杆菌发 酵法F.1 样品预处理F.2 分离方法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沉积物异养细菌总数 平板计数法G.1 样品预处理G.2 分离方法 附录 H (规范性附录) 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监测 结果报表 附录 I (规范性附录

3、) 海水增养殖区沉积物监 测结果报表 附录 J (规范性附录)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计数 记录表 附录 K (规范性附录) 水质、沉积物质量评价 报表K.1 水质污染指数K.2 沉积物污染指数K.3 水质营养指数K.4 水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K.5 水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 附录 L (资料性附录) 异养细菌总数评价等级 附录 M (规范性附录)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 内容与格式M.1 文本格式M.2 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章节内容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1 1 范围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监测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监测。2 2 规范性

4、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91 渔业水质标准GB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1:总则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3: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4:海水分析GB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5:沉积物分析GB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7: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XXXX

5、X 海洋沉积物质量3 3 术语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程。3.13.1 重点监测增养殖区重点监测增养殖区 ImportantImportant culturingculturing regionregion指为了解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而选择的用于监测的代表性增养殖区。3.23.2 应急监测应急监测 EmergencyEmergency monitoringmonitoring在增养殖区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灾害紧急 事件时组织反应快速的现场观测。3.33.3 跟踪监测跟踪监测 TrackingTracking monitoringmonitoring指对已发生的有毒有害

6、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全过程的跟 踪、取样、分析工作。4 4 监测方案设计监测方案设计4.14.1 测站布设测站布设4.1.14.1.1 布设原则布设原则 选择重点监测增养殖区,在重点监测增养殖区内,测站可适当加密;在重点 监测增养殖区外,测站可适当减少; 重点监测增养殖区面积小于 50km2,测站不能少于 6 个;重点监测增养殖区 面积等于或大于 50km2,测站不能少于 12 个; 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以便于进行比较; 4.1.24.1.2 布设方法布设方法以重点监测增养殖区为中心,设立若干断面,每断面至少设三个站位。4.24.2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4.2.14.2.1 常

7、规监测常规监测水质监测每月一次;沉积物监测每季度一次。4.2.24.2.2 应急监测应急监测在接到紧急事件(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对象发生大面积死亡或赤潮等) 报告时,立即前往监测。视具体情况,可选择适当的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 4.34.3 采样层次采样层次 水深 5m 以内,采集表层水样, 5m 及 5m 以上采集表、底层水样;油类分析 采 1.0m 层水样。 沉积物采集表层沉积物样。4.44.4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4.4.14.4.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 必测项目: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盐度、 无机氮(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油类、叶绿素-

8、a; 选测项目:总氮、总磷、汞、镉、铅、铜、砷、硅酸盐、弧菌数量、异养细 菌总数、浮游植物、挥发酚。4.4.24.4.2 沉积物监测沉积物监测 必测项目:总汞、镉、铅、铜、砷、油类、DDT、多氯联苯、硫化物、有机 质、粪大肠杆菌; 选测项目:异养细菌总数、总磷、总氮、底栖生物。注 1:若遇赤潮发生,在赤潮发生期间,则应按“海洋赤潮监测技术规程”中的 相关规定执行。5 5 质量控制与保证质量控制与保证本规程实施过程中所有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应满足 GB17378.1 总则、GB17378.2 样 品采集、运输和保存以及 GB17378.3 样品预处理和实验分析、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相 关规定和要求。

9、6 6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6.16.1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标准见表 1。表表 1 1 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引用标准水温水温表法GB17387.4盐度盐度计法GB17387.4透明度目视法GB17387.4溶解氧碘量法GB17387.4化学需氧量碱性高锰酸钾法GB17387.4pH 值pH 计法GB17387.4氨氮次溴酸盐氧化法GB17387.4硝酸盐镉柱法或锌镉还原法GB17387.4亚硝酸盐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17387.4活性磷酸盐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17387.4硅酸盐硅钼黄法GB17387.4汞(Hg)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

10、387.4镉(Cd)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铅(Pb)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铜(Cu)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4砷(As)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4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87.4粪大肠杆菌发酵法GB17387.7弧菌数量平板计数法参见附录 A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GB17387.7叶绿素 a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法GB17387.7浮游植物计数法GB17387.7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参见附录 B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法参见附录 C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17387.46.26.2 沉积物监测沉积物监测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和标准

11、见表 2。表表 2 2 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引用标准汞(Hg)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5镉(Cd)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GB17387.5铅(Pb)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GB17387.5铜(Cu)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7387.5砷(As)原子荧光光度法GB17387.5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GB17387.5滴滴涕(DDT)气相色谱法GB17387.5多氯联苯(PCBs)气相色谱法GB17387.5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7387.5有机质重铬酸钾氧化还原容量 法GB17387.5总氮次溴酸盐氧化法参见附录 D总磷Livings

12、toneBoykin 法参见附录 E粪大肠杆菌发酵法参见附录 F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参见附录 G底栖生物计数法GB17387.77 7 监测资料汇总监测资料汇总 水质监测结果以附录 H 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 沉积物检测结果以附录 I 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 浮游植物监测结果以附录 J 规定的格式汇总资料。8 8 监测海域水质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监测海域水质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8.18.1 评价参数评价参数水质评价参数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无机氮(NO3-N、NO2-N 和 NH3-N 之和) 、磷酸盐、总氮、总磷、油类、pH、汞、镉、铅、锌、砷;粪大肠杆菌、弧菌数量、 异养细菌总数、叶绿素

13、 a 和浮游植物。沉积物评价参数为:有机质、硫化物、油类、 汞、镉、铅、锌、砷;粪大肠杆菌、总磷、总氮、异养细菌总数。8.28.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水质评价采用 GB3097 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各评价参数的标准值见表 3。表 3 水质评价参数的引用标准值参 数DOmg/LCODmg/LHgmg/LCdmg/LPbmg/LCumg/LAsmg/L油类mg/L无机 氮mg/L活性 磷酸 盐mg/L粪大肠 杆菌个/L标 准 值5.03.00.00020.0050.0050.0100.0300.050.300.030140沉积物评价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GBXXXXX。各评价参数的标准值见表 4

14、。表表 4 4 沉积物评价参数的引用标准值沉积物评价参数的引用标准值参数Hg10-6Cd10-6Pb10-6Zn10-6As10-6有机质%油类10-6硫化 物10-6粪大肠杆菌个/g 湿重标准 值0.20.560.0150.020.02.0500.0300.03注:异养细菌总数建议按附录 L 的评价等级进行评估。8.38.3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8.3.18.3.1 单因子评价模式单因子评价模式式中:Pi某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即单因子污染指数;Ci某污染因子的实测浓度*;Cio某污染因子的评价标准;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浓度。根据溶解氧的特点,采用萘墨罗(

15、N.L.Nemerow)的指数公式计算溶解氧污染指数。式中:Pi溶解氧的污染指数;Ci溶解氧的实测值*;Cio溶解氧的评价标准;Cim本次调查中溶解氧的最大值。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值根据 pH 的特点,pH 的评价模式如下:其中:式中:SpHpH 的污染指数;pH本次调查实测值*;pHsu海水 pH 标准的上限值;pHsd海水 pH 标准的下限值。注: 若采表底层样,注: 带*为表、底层平均值8.3.28.3.2 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H H/ /)法)法生物多样性指数(H/)(Shannon-Weiver 种类多样性指数)按下式计算:式中:H/站位或海域浮游

16、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S站位或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Pi第 i 种的细胞个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8.3.38.3.3 营养指数(营养指数(E E)法)法营养指数(E)按下式计算:E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106/4500(5)上式单位以 mg/dm3表示。8.3.48.3.4 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 A)法)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按下式计算:ACOD/COD0 + DIN/DIN0 DO/DO0(6)式中: COD水体的化学需氧量的实测浓度DIN溶解态无机氮的实测浓度DIP溶解态活性磷酸盐的实测浓度DO溶解氧的实测浓度;COD0、DIN0、DIP0、DO0分别为水体的上述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其中: COD03.0mg/L;DIN00.10mg/L;DIP00.015mg/L;DO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