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738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色体变异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染色体变异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染色体变异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染色体变异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染色体变异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体变异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体变异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习题及答案染色体变异习题及答案1植株是显性 AA 纯合体,用隐性 aa 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 500 株 F1 中,有 2 株表现为 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答:这有可能是显性 AA 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 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 A 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 a 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 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 a 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细胞学方法鉴定:. 缺失圈;.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 6 显性

2、:1 隐性。2玉米植株是第 9 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 Cc 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 C 在缺失染色体上,与 C 等位的无色基因 c 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 cc 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这可能是 Cc 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 C 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 c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 10%,从而产生带有 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 c 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2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

3、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 1236547(“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 与 6 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 3 之间和 5 与 6 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胆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答:如下图说示。*为败育孢子。4某生物有 3 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试论述这 3

4、个变种的进化关系。答:这 3 个变种的进化关系为:以变种 ABCDEFGHIJ 为基础,通过3DEFGH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 ABCHGFEDIJ,然后以通过 EDI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 ABCHGFIDEJ。5假设某植物的两个种都有 4 对染色体:以甲种与乙种杂交得 F1, 问 F1 植株的各个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绘图表示联会形象。甲种甲种 乙种乙种ABCDEABCDE FGHIJFGHIJ ADCBEADCBE FGMNOFGMNO- - - - - - -ABCDEABCDE FGHIJFGHIJ ADCBEADCBE FGMNOFGMNOKLMNOKLMNO PQRST

5、PQRST KLHIJKLHIJ PQRSTPQRST- - - - - - -KLMNOKLMNO PQRSTPQRST KLHIJKLHIJ PQRSTPQRST答:F1 植株的各个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6玉米第 6 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距离黄胚乳基因()较近, 与之间的重组率为 20。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 系(yy)杂交,试解答以下问题:.F1 和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图解分析。.测交子代(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黄粒或白粒,完全不育或半 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图解说明。4答:7曾使叶基边缘有条纹(f)和叶中脉棕色(bm2)的玉米品系 (ffbm2bm2)

6、,叶基边缘和中脉色都正常的易位纯合体(FFBm2Bm2TT)杂 交,1 植株的叶边缘和脉色都正常,但半不育。检查发现该1 的孢母 细胞在粗线期有十字形的四分体。使全隐性的纯合亲本与1 测交,测交 子代的分离见下表。已知-f 和 Bm2-Bm2 本来连锁在染色体的长臂上, 问易位点()与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何?育 性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中脉色半不育 T全育 t 36(无)F正常 B996 37(有)f棕色 b140 38(无)棕色6712 39(有)正常153答:. 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的比例为 1:1:1:1。易位使连锁在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 F-f 和 Bm2-bm2 基因改变为分属于不同的染色

7、体,呈现 自由组合规律。因此易位点 T 在这两基因的中间。.易位点 T 与正常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F-T 为 7.16%、Bm2-T 为 45.52%。5其中:F t Bm2 和 f F bm2 为双交换,则:双交换值=(61)/ 279)2.51%单交换值:F-T(121)/ 279)2.51%7.16%Bm2-T(5367)/ 279)2.51%45.52%育 性 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中脉色 半不育(T)全育(t)36(F)Bm2996 637(f)bm21 14038(F)bm26767121239(f)Bm21 153538某同源四倍体为 AaaaBBbb 杂合体,A-a 所在染色体与

8、B-b 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的,而且 A 为 a 的完全显性,B 为 b 的完全显性。试分析该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设染色体随机分离)。答: AaaaBBbbF2 表现型比例:自交 6配子5AaB-5aaB-1Aabb1aabb5AaB- 25AaB-AaB- 25AaB- aaB- 5AaB- A-bb 5AaB- aabb5aaB- 25aaB-A-B- 25aaB- aaB- 5aaB- A-bb 5aaB- aabb1Aabb 5AabbA-B- 5A-abb aaB- 1Aabb A-bb 1Aabb aabb1aabb 5aabbA-B-5aabb aaB- 1aabb A-

9、bb 1aabb aabb故表型总结为:105A-B- :35aaaaB- :3A-bbbb :1aaaabbbb9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是由 3 对独立分配的基因共同决定的,这是什么原因?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处理,哪个种的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答:这是因为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其编号相同的三组染色体(如1A1B1D)具有部分同源关系,因此某一单位性状常常由分布在编号相同的三组染色体上的 3 对独立基因共同决定。如对不同倍数的小麦属进行电离辐射处理,二倍体种出现的突变频率最高,异源六倍体种最低。因为异源六倍体有三组染色体组成,某组

10、染色体某一片段上的基因诱发突变,其编号相同的另二组对应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具有互补作用,可以弥补其辐射带来的损伤。10使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它们的 F1 植株的体细胞内应有哪几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该 F1 植株的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多少个二价体和单价体?F2 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7是否还能同 F1 一样?为什么?是否还会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答:F1 植株体细胞内应有 AABBD 5 个染色体组,共 35 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 14II7I。F2 群体内各植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绝大多数不会同 F1 一样,因为 7 个单价体分离时

11、是随机的,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个别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因为产生雌雄配子时,有可能全部 7 I 都分配到一个配子中。11马铃薯的 2n=48,是个四倍体。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 12 个二价体。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答: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只有这样,当其是单倍体时,减数分裂才会形成 12 个二价体。如是异源四倍体,减数分裂时会形成 24 个单价体。12三体的 n+1 胚囊的生活力一般远比 n+1 花粉强。假设某三体植株 自交时参与受精的有 50%为 n+1 胚囊,而参与受精的花粉中只有 10%是 n+1

12、,试分析该三体植株的自交子代群体里,四体所占的百分数、三体所 占的百分数和正常 2n 个体所占的百分数。 答: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为: 90% n10% n+150% n45% 2n5% 2n+1850% n+145% 2n+15% 2n+2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里四体(2n+2)、三体(2n+1)、二体(2n)所占的百分数分别为 5%、50%、45%。13以番茄正常叶型的第 6 染色体的三体(2n+I6)为母本,以马铃薯叶型(cc)的正常番茄(2n)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问:(1)假设 c 基因在第 6 染色体上,使 F1 群体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型的正常番茄试交,试交子代的染色体数及其表现型(叶

13、型)种类和比例如何?(2)倘若 c基因不在第 6 染色体上,上述试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各如何?答:.假若 c 基因在第 6 染色体上,则(n-1)II+6IIICCC(n-1)II+6IIcc(n-1)II+6IIICCc(n-1)II+6IIcc1(n-1)II+6IIICCc+2(n-1)II+6IIICcc+2(n-1)II+6IICc+1(n-1)II+6IIcc其表现型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5:1染色体数比例为:三体:正常=1:1.假若 c 基因不在第 6 染色体9上,则(n-1)IICC+6III(n-1)IIcc+6II(n-1)IICc+6III(n-1)IIcc+6I

14、I1(n-1)IICc+6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1(n-1)IIcc+6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1:1染色体数比例为:三体:正常 = 1:114.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Su)对甜质胚乳基因(su)为显性。某玉 米植株是甜质纯合体(susu),同时是第 10 染色体的三体(2n+I10)。 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2n)杂交,再使 F1 群体内的三体 植株自交,在 F2 群体内有 1758 粒是淀粉

15、质的,586 粒是甜质的,问 Su- su 这对基因是否在第 10 染色体上?(设染色体随机分离)答:根据题意,F2 群体淀粉质:甜质=1758:586=3:1,可推知这对基 因不在第 10 染色体上。解释: (n-1)IIsusu + 10III (n-1)IISuSu + 10II(n-1)IISusu + 10III自交(n-1) ISu+10I(n-1) ISu+10II(n-1) Isu+10I(n-1) Isu+10II (n-1)ISu+10I (n-1)ISu+10II (n-1)Isu+10I (n-1)Isu+10II淀粉质:甜质=3:1 如在第 10 染色体上,则(n-1)II + 10IIIsususu (n-1)II + 10IISuSu10(n-1)II 10IIISususu自交1(n-1)I+10ISu1(n-1)I+10ISu 1(n-1)I+10IIsusu1(n-1)I+10IIsusu2(n-1)I+10Isu2(n-1)I+10Isu2(n-1)I+10IISusu2(n-1)I+10IISusu 1(n-1)I+10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