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经典的污水处理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其经典的污水处理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其经典的-污水处理 201 问 1问:CAST 工艺,污泥脱水后的混合液直接排入进水泵房,导致进水 COD,SS 偏高,并影响选择池的反硝化反应(因为前段爆气沉砂池已经降解了部分 C 源) ,应该如何解决? 答:这是一个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被忽视的问题,即污泥脱水后的滤液回流至 生化池后对生化处理的影响问题。由于污泥脱水前要加调质药剂,如 PAC 和 PAM,有些药剂有一定的毒性,污泥脱水时可随滤液回流至生化反应池。处理这 些滤液在技术上没问题,只是成本问题,如果选用合适的污泥调质药剂,并控 制好加药量以及脱水机的进泥量等,对前面的生化处理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还是强调的是,污泥脱水效果取决于
2、污泥处理工序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污泥浓 缩池的管理。 2问:“污泥泥龄”是怎样确定的?如何来控制?究竟是用排泥量确定它,还 是用其它来确定排泥量? 答:泥龄、F/M、等与其说是运行的控制参数,不如说是设计方面的参数,在工 艺控制中的只是参考参数。实际运行中排泥量通常是根据 MLSS 值加上经验来控 制的,在 SVI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可用 SV30 来参考。 3问:本厂用的是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有时装置的出水氨氮比进水还高,进 水 TP2.5mg/L 左右,出水只有 0.2 左右,曝气机 3 台满负荷运行。一直查不出 什么原因,这是怎么回事? 答:只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来初步分析, 可能是污水含
3、氮有机物较多,反应时 间不够,有机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此外,也可能是磷不够,影 响氨氮通过同化途径去除的效果。 4问:在运行过程中,氧化沟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污泥堆积,粒径约 1mm 左右的 污泥颗粒泛黄色,时常会造成二沉池大量飘泥,污泥返白,有絮体随出水一同 流出,SV30 迅速下降,处理效果丧失,堆积污泥减薄消除。周而复始,请问其 成因和控制措施。 答: 说明污泥已失去活性,使 ESS 增加。有二种可能:一是污泥自身氧化;二 是污泥中毒。从你所描述的现象看,前者的可能性大,可测定一下比耗氧速率, 即内源耗氧速率与基质耗氧速率之比来确定,针对性采取措施。 5问:AB 法 A 段如何控
4、制?是从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给 A 段连续回流吗? SV30 应控制在多少?是 5%-10%吗? 答:A 段的回流比应该大一些,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时间太短,虽 然 A 段主要是吸附为主,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淀 池内进行,只有将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机物降解,才能恢复吸附能力。应该用 MLSS 来控制,在污泥沉降性能稳定时也可用 SV30,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沉降比 5%-10%太低。 6问: 如果一家污水厂运行一两年处理效果没达到较佳状态,那是不是应该 考虑重新培菌(换泥)?换泥跟开始时的培菌有什么不一样呢? 答:不用换!如果运行条件不变,换了也会一样的,即使你用优势
5、菌种投加也 没用,只能维持一段时间,重要的是控制好运行条件,如果是设计上的的问题 要及时整改。 7问:我调试的是工业废水。工艺为水解+厌氧+好氧池 1+好氧池 2+沉淀。由 于安装问题,曝气池布气不均匀(圆形曝气头曝气),每个曝气器处,均有一 个类似喷泉上下翻滚(直径 1m 左右),曝气不均,对处理效果有多大影响?还 发现曝气区填料挂膜较少,镜检有大的后生动物,没有发现其它生物,填料生 物膜表面为淡黄色,曝气区外的生物膜厚达 3cm,能给我解示一下吗? 答:你所说的情况不能说是曝气不均,是正常现象。还有你说生物膜不多,不 知是多少?如生物膜把填料基本覆盖就很好了,至于说曝气区外的生物膜厚达 3
6、cm 就是严重结球了,要采取措施,如用大气量冲刷和厌氧脱膜等措施。 8问:请问有关接触氧化池的下例问题。 (1)接触氧化池在放空时,填料上污泥能存活多少时间? (2)当接触氧化池处理能力下降时,要不要投加营养 ? (3)对于泡沫,加煤油消泡你认为有效吗,若有效通常要加多少? 答:三个问题回答如下: (1)接触氧化池放空后并不是生物膜污泥能存活多长的问题,而是要避免软性 填料晒干而板结,板结后再浸放水中就很难再伸展开,要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2)接触氧化池处理能力的下降应从多因素考虑,其中生物膜的厚度控制很重 要,膜太厚会严重影响处理能力,还要注意池放空时只能缓缓放,否则挂有大 量生物膜的软性填
7、料架会倒塌或变形; (3)化学性泡沫用水喷淋较有效(不能直接用水冲),我不赞同用煤油之类的 方法消泡。 9问:本厂近一周的进水、出水及生化池各数据平均如下:进水: BOD:253 COD:810 PH:7.9 SS :286 色度 :32 倍 氨氮:28 总氮:64 总磷:6.0 出水: BOD:4.8 COD: 74 PH: 8.1 SS : 12 色度: 8 倍氨氮:7.6 总氮:22.8 总磷:1.02 生化池:MLSS:4200 MLVSS:2340 SV % :47.2 污泥指数:118.9 泥龄是 35 天 采用的是改良型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目前的进水大约只有 2.5 万吨/天(设
8、计 是 5 万吨),80%以上是工业废水,另有少量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是 曝气沉砂池-后生化池-后二沉池,没有设置接触池与水解池。生化池是鼓风机 供气,深水转碟曝气,连续进水时溶解氧达不到 1 mg/L,停止进水后溶解氧缓 慢上升至 4-5mg/L 左右。进水的严重超标及构筑物的缺陷,导致了生化池的负 荷很高,且污泥浓缩池很小(180 立方),有相当部分剩余污泥重回到进水泵房 去。 现在碰到的问题是: (1)二沉池在进水后经常发现有活性污泥悬浮颗粒,是静沉时间不足还是难以沉淀? (2)三个二沉池均发现聚集的红虫(水蚤), 水蚤好像是处理水质好的表现,是不是因为污泥浓度高导致大量繁殖?(
9、3)二 沉池有时发现有薄薄的一层飘泥,是不是污泥的沉降性能很差,生化池曝气不 足?还是污泥回流不及时?(4)二沉池三角堰板上容易青苔或是藻类滋生,有 什么方法克服? (5)我认为污泥已老化严重,要将 MLSS 控低为 3000-3500 之 间或更低些,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降低泥龄,这样生化池的耐冲击会不会下 降?出水水质会不会上扬? 答:污泥是有些老化,但不算很严重, 泥龄已达 35 天,按此推算,污泥负荷 不到 0.03。控制目前污泥浓度的 2/3 就足够了,应该逐渐减少污泥浓度,水蚤 对出水没影响,分析取样时不要取到水蚤。还要注意沉淀池泥层控制,二沉池 三角堰板上青苔和藻类只能人工清除。
10、 10问:我们是石油化工废水两级生化处理,一级是圆形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二级是推流曝气池,一级 DO 0.2mg/L,二级 DO 5.0mg/L。这段时间一级生化进 水 PH 8.0,出水 6.5,二级生化后 PH 5.78,超出指标 6-9 的范围,这是怎么 回事? 答:一级 DO 低很正常,因为污泥负荷高,一级 pH 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负荷太高 发生酸化,二级出水 pH 下降可能是硝化反应消耗碱度造成的。因为你介绍得太 简单,我也只能简单分析和推断11问:氨氮的去除,除了要有充足的碳原和足够长的污泥龄和保证足够的回 流,回流是回流好氧池出水还是二沉池底部回流?我现在调试氨纶废水,原来 设计回
11、流好氧池出水,可实际上是,若回流量达一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缺氧 池的厌氧环境,我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 1mg/L 左右会好些,这样说是否 对? 答:根据你介绍的应该是前置反硝化,需回流好氧池的出水和二沉池污泥。你 说若回流量达一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的缺氧池的厌氧环境的话不妥,缺氧区 不等于厌氧,DO 小于 0.5mg/L 就可。你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 1mg/L 左右 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可防止缺氧区 DO 大于 0.5mg/L。 如果好氧区 DO 在 1 左右, 出水回流量在一倍时,缺氧区 DO 仍大于 0.5mg/L 时,不能再降低好氧区的溶解 氧,也不要随意减少出水回流量(进入缺氧
12、区的硝酸氮会少),此时可在不影 响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二沉池出泥量,将池内污泥层升高,使 污泥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使之处于缺陷氧或无氧状态,这样也有利于 避免缺氧区 DO 上升。二沉池出泥量减少不会影响回流至反应池的污泥量,因为 在二沉池内泥层升高的情况下,污泥在泥层中的浓缩时间长了,这种情况下出 泥量减少了但出泥的浓度提高了。 如果是接触氧化工艺,出水要回流,污泥就 不回流了。我不赞成用前置反硝化。因为出水回流的能耗大,回流量大要求反 应池容积也大。关于去除硝化菌的说法不妥,但明白你的意思。 12问:(1)最近车间试车,造成进水很不正常。昨天 COD 有 6000,而设计
13、只有 600。应该采取那些措施,使出水尽快恢复正常? (2)最近空压机房的 风压有 8 公斤,而又没装减压阀,他们解释曝气管的流量阀一样可控制压力。请问一下,是不是风压过高造成的曝气不均? 答:进水 COD 大于设计值的十倍是无法达标的,应增加供氧量,减少排泥量或 不排泥,目的就是控制好污泥负荷和供氧量。但要注意:减少排泥量或不排泥 是暂时的,当经过一个反应时断后(至少半天)就应该加大排泥量。上述措施 的目的是先让污泥与高浓度污水混合、吸附,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有机物降 解,但仍有大部分有机物吸附在污泥上,让其随污泥而排出系统,这样可使系 统尽快恢复正常,因为这样高浓度的废水一般不会特续很长时
14、间的。风压达 8 公斤是肯定不行的。 13问:活性污泥法处理鱼类加工废水,生化部分分三个格池串联进行,现在 第二、第三生化池出现了大量的泡沫,而第一生化池中没有泡沫;起初以为是 洗涤剂泡沫,但是最近在洗涤剂高峰时,将水外排,已经有四五天了,依旧没 有好转而且有增多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答:可能是若卡氏菌引起的生物泡沫,在进水含油脂、负荷低的后段易繁殖。 这类泡沫很难用水喷淋消除,只能人工清除或让部分原水直接超越至后面生化 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若卡氏菌繁殖。 14问:老装置改造用来处理氨氮废水。采用水解+厌氧+两级好氧(接触氧化 工艺)。污水回流到水解池,污泥回流到厌氧池(缺氧池)
15、,如果加大回流, 水解池污泥流失很快(水解池由黑变清),并且后面的厌氧池溶解氧可达 0.7。为此尝试沉淀池底部回流(通过放空管回流),由于回流量限制,氨氮的 去除率不理想。请问:前置反硝化工艺,通常是回流的是好氧池出水还是沉淀 池出水? 答:应该是二级好氧池的出水回流至缺氧区,而不是回流至水解池和厌氧池。 可能是你没完全介绍清楚,总感觉这工艺有问题,水解池就是酸化池,主要是 通过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应该先了解一下硝化效果是否好,再考虑 反硝化问题,还有你说的沉淀池是否是最后的沉淀池(沉淀好氧池脱落的生物 膜用)?厌氧池后是否有沉淀池?我感觉除了设计问题,还有运行管理问题。 15问:现在
16、用 SBR 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目前已经投放生活污水和回流污泥 (经过带式污泥机出来的污泥 1000 斤),在鼓风的时候就在十分钟左右出现大 量的白泡沫,水量大概有 120 立方,是不是进水量大和浓度高呢?下步工作需 要什么准备?微生物怎样培养得更好? 如何去控制鼓风时间?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去解决? 答: 如用脱水污泥作污泥培养接种用,投加量至少要有效池容的 3%,还有营 养方面的要求,接种污泥投加量太少了,至于出现泡沫很正常的,污泥形成后 会大大减少或消失的。后面的问题是具体的运行控制问题,这里不展开介绍了。16问:我们厂采用厌氧-水解-一级好氧接触氧化-二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进 水 COD 在 1000mg/L 以下;进水氨氮 50mg/L;BOD5/COD 在 0.35 以上。出水氨氮无法达标,如何解决? 答:你们的工艺应改变,这样是无法达标的,进水氨氮 50mg/L(总氮还要高), BOD5/COD 在 0.35 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COD 在 1000mg/L 以下也不必用厌氧, 可将厌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