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637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记录 级变色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备课时间11 月 22日年 级6 年级学 科科学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 题变色花课 时1备课人参加人员制定教学设计记录制定教学设计记录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过程方法探究活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2.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导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2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的物质。学法指导1.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2

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导 学 流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魔术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刚刚亲手做了两束纸花想送给今天表现好的同学。不过,老师觉得这两束花还不够漂亮,你能为老师提提建议吗? 花瓣变成红色了,叶子变成绿色了。看来这是一朵会-(变色的花) ,62、 (出示紫甘蓝水)刚好老师这儿有一壶紫色的水,是老师课前用紫

3、甘蓝也就是紫包菜做的,叫紫甘蓝水(板书)现在老师就为花喷点紫色水。 3、为第一朵花(没涂白醋和碱水的)喷水。 “果然,花和叶子都变成紫色了。” 4、为第二朵花喷水。 “我再为这束花喷点紫色的水。 ” “咦,你发现什么了吗?” 二、了解酸、碱性物质 1、谈话: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质能像白醋这样可以使紫甘蓝水变红,我们称这种物质为酸性物质(板书:酸性物质) ,也有许多物质能像碱水这样可以使紫甘蓝水变绿,我们称这种物质为碱性物质(板书:碱性物质)而像紫甘蓝水这种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的物质,我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板书:酸碱指示剂) 2、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

4、 盐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如何验证你的看法? 你能猜猜,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我再为这束花喷点紫色的水我再为这束花喷点紫色的水(从猜测原因,改为学生亲自喷水观察)预测: 每个小组自带了几种物质来, 有些什么呢?(指名一两组说说)你能猜猜自己带来的物品它们是什么物质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先将物质名称填在“物质”栏内,再将预测结果填在“预测栏”内。73、请一两个小组汇报一下预测结果。 三、自制紫甘蓝水 1、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的预测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该做什么?(用紫甘蓝水检测) 2、怎样制作紫甘蓝水呢?学习书上3738 页的制作方法。学会后将书合起,坐正。 (学生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

5、。 “谁能说说制作紫甘蓝水的方法?” (学生汇报,师补充讲解) (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将紫甘蓝水准备好了。 ) 四、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物品。 1、谈话:下一步就是检测了。 2、检测时,该注意些什么呢?(师巡视材料) 取紫甘蓝水时,需要什么(滴管)苹果汁类饮料(倒出少许) 橘子类(挤出汁水在杯中)肥皂、洗衣粉类、鸡精(直接滴) 酱油、黑醋类(棉签、滤纸)面包、(通过交流 、讨论,形成科学概念)(生预测) 使用时注意安全。检测时,坚持保持桌面整洁,果皮等放入垃圾袋中,检测好的物品先不要扔掉,准备汇报时展示。分工合作,仔细观察,有时需一两分钟才有颜色变化,及时记录发现和结论。 学生领取材料,检测记

6、录,留意颜色变化明显的小组。(请一个小组帮忙检测酸奶) 完成记录。8馒头类(直接滴) 猕猴桃、香蕉(铁皮勺)宽白菜梗(切面) 强调:滴管使用时,不可接触被检测物品,不可混用垂直于杯口上方,用完后放回原液体杯中。水果刀、勺子也不能连续用在不同的水果上。 小结。 通过刚才的检测,我们知道一般的瓜果蔬菜是酸性物质,而家用洗涤剂、面包、馒头类一般是碱性物质,不过,在检测过程中,老师也发现有些检测结果不明显,这是因为许多物质的酸碱性是很弱的,甚至有些物质是中性的,不过很少,而我们自制的紫甘蓝水本身就不够精确。如果想要更精确地知道物质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专用的指示剂,如 PH 试纸(出示试纸)刚才老师请一

7、个小组帮忙检测了酸奶,你能先猜猜它是什么物质吗? 但是,这个小组检测的结果却是不明显,看来靠我们的感觉还是不够可靠的,特别是硫酸、洁厕灵是不能随便碰的。 五、了解鉴别物质酸碱性的作用 准备汇报交流。汇报时,先讲预测,再讲实际情况。(改变过去老师板书、代写)可以派代表上来,也可都上来,最好带上你们的实物来展示。 学生汇报(师选择板书)用 PH 试纸检测酸奶。 谈话:如果你还想知道我们身边的其他物质是什么性质的,如柿子、白酒、酱油、米饭,甚至我们生病时吃的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检测。9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具有广泛的作用。 。 生:默读 38 页的资料,了解板 书 设

8、 计作 业 设 计3 变色花酸性物质:检测的有碱性物质:检测的有一、判断一、判断1、下列物质滴紫甘蓝指示剂变红的是() ,下列物质滴紫甘蓝试剂变蓝的是( )A 面包 B 雪碧 C 醋 D 小苏打水 E 肥皂水 F维生素 C 溶液2、紫甘蓝水是( 1A 碱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指示剂 D 去污剂二、填空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 )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 )物质。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 。集体备课一次评议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

9、化学课中学习。课文是按照“变魔术探奥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亲自制作紫甘蓝汁,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第三部分: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并记录在活动记录1评 课 记 要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挖掘教学资源,准备好教学和学习用品,为同学提供充沛的科学探究机会,让探究贯穿科学的学习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同学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同学的个性,开发同学的发明潜能。教 学 反 思,我先

10、采用扮演魔术的方法,在事先准备好的花朵上喷醋,在叶上喷上碱水,花朵变成红色了,叶子变成绿色了!”同学们惊呼着。随后我问同学:“你们看了这个实验想知道什么?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让他们认识了什么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和指示剂,最后进入探索阶段,引导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指示剂,教同学们把紫甘蓝(约 50 克)一片片撕成小块,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叶子撕的越小越好。然后用厚的透明的塑料袋装上,再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约 50-60) 。握住袋口,反复挤压 3-5 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把挤出的甘蓝汁倒入烧杯。当有几个手被紫甘蓝染色的同学去洗手时,奇迹发生了,同学们惊奇的喊了出来

11、,纷纷跑到我的面前:“怎么回事啊,老师、老师,我的手怎么变成蓝色的了” 。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自来水是碱性物质的原因,它和紫甘蓝相互接触发生的化学反应。然后我把带来的牛奶、洗洁精分别准备好,量取 100 毫升放入烧杯中,再分别滴上 10 滴紫甘蓝汁,观察记录物质颜色的变化。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兴趣空前高涨,争先恐后的去把甘蓝汁滴到烧杯里。实验非常的胜利,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这堂课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同学对科学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同学研究性地学习科学,启发同学认真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向同学灌输知识。每个科学知识都应该由教师引导同学自由探究而得到。我经常在课堂上遇到诸如“你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觉到胃里有酸水,是不是需要喝些碱水呢?”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上并不一定要直接回答是与否,我们可以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利用网络,家庭家长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让同学通过探究学到更多的知识。同学通过这种研究性的学习逐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这正反映了新课程规范的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和科学课程应具开放性的基本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