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235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概述:.1 流行病学:.1 病因:.1 发病机制:.2 临床表现:.3 并发症:.4 诊断:.4 鉴别诊断:.5 治疗:.5 预后:.6 预防:.6英文名: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别 名: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LF概述:概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原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LF),1942 年由 Terry 首先报道,当时发现早产患儿晶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研究表明 本病与早产 低出生体重以及吸高浓度氧气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产生视网膜新生血

2、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严重 ROP 的晚期瘢痕改变,1984 年世界眼科学会正式将该病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本病绝大多数见于胎龄少于 32 周、体重不足 1600g 的早产儿,也偶见于超过上述体重的足月产儿(所谓早产儿含有产期提前、婴儿未成熟 2 个意义)。病变活动期的发病率为早产儿的 10%20%,最后纤维膜有残留者则为早产儿的 3%左右。性别无明显差异,双眼受害 但轻重可以不等。1991 年美国多中心 ROP 研究小组调查 4099 例出生体重1251g 早产儿,有 65.8%发生 ROP,2237 例出生体重1000g 中发生率 81.6%,382

3、1 例胎龄32 周的早产儿68.5%发生 ROP 国内报道 149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 40%发生 ROP,500750g 的早产儿中 86%发生 ROP。总的看来,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 的发病率越高病因:病因:ROP 的确切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有低出生体重、早产、氧疗 其他还有高碳酸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血压 酸中毒、贫血 输血、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光照、低体温、脑室周围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应用 受体阻滞药等。1.早产低出生体重 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是 ROP 发生的根本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 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有人对 76 例抢救成功的高危新生儿进

4、行眼底检查 足月儿无一例发生 ROP 12 例 ROP 全部为早产儿,平均胎龄为 31.75 周。2.氧疗 近年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出生率较以前增多,这些患儿大多采用过不同方式的氧疗。动物模型证实,生后 1 周的小鼠在 75%高氧环境下生活 5 天,可成功地制备出类似人类 ROP 的模型。氧疗时间越长,吸入氧浓度越高,动脉血氧分压越高,ROP 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 氧疗方式与 ROP 发生密切相关,用 CPAP 或机械通气者 ROP 发生率比头罩吸氧者高,可能是由于 CPAP 或机械通气时 FiO2较高。但并非所有吸氧的早产低体重儿均发生 ROP,适当供氧可

5、以不发生 ROP。有学者提出 ROP 的产生与“相对缺氧”有关,即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用氧,将造成组织相对缺氧,从而促进 ROP 产生 提示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对 ROP 进展起重要作用。3.其他(1)种族:白人 ROP 发生率比黑人高 病情重,原因不清,可能由于黑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含黑色素多,可对抗氧自由基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2) 受体阻滞药:有报道母亲产前用 受体阻滞药可致 ROP 发生率增高。 受体阻滞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 ROP 的发展。(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过低可致脑血管收缩。同样亦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

6、缺血,最终形成 ROP。(4)各种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35.6、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光照、应用黄嘌呤药物等,均与 ROP 的发生有关系。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真正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极为敏感 高浓度氧使视网膜血管收缩或阻塞,引起视网膜缺氧。由于缺氧而产生血管增生因子,刺激视网膜发生新生血管,ROP 多发生在视网膜周边部,尤以颞侧周边部为著。先是视网膜内层发生新生血管 血管逐渐从视网膜内长到表面,进而延伸入玻璃体内。新生血管都伴有纤维组织增生 纤维血管膜沿玻璃体前面生长,在晶状体后方形成晶状

7、体后纤维膜,膜的收缩将周边部视网膜拉向眼球中心,引起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最后导致眼球萎缩、失明。1.新生血管形成 在 ROP 的发生中起主导作用,现已发现有多种物质参与血管生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特异性的生长因子 大量研究表明它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起中心调控作用,是启动新生血管形成所必需的最重要最有效的物质。(2)血管促白细胞生长素(ANG):也是血管内皮特异性的生长因子,发挥血管重建功能,增粗血管,稳定血管壁,减少渗出,使血管进一步成熟。(3)其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人血小板衍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VEGF) 转化生长

8、因子(-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色素上皮衍生的因子(PEDF)等。新生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众多血管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生成物质与抗血管生成物质达到平衡时,血管生成的“开关”关闭;若这一平衡被打破,前血管生成物质占优势,“开关”打开,于是血管生成。2.氧疗致 ROP 的机制 除了新生血管生成外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即氧自由基学说。过度吸氧可以形成大量氧自由基,组织内抗氧化防御机制无法同步解毒,从而造成视网膜组织损害,早产儿抗氧化系统存在缺陷,易遭受氧自由基损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随着 ROP 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得到治疗的患儿预后大为改善,合理地尽早进

9、行眼底检查,成为诊断及治疗该病的关键。依据本病的发展过程,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活动期、退行期和瘢痕期。1.急性活动期 根据 ROP 的国际分类法(ICROP),本病活动期分期有 3 个基本概念:按区域定位,按时钟钟点记录病变范围,按疾病轻重分为期。(1)分区:将视网膜分为 3 区 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 倍为半径的圆内区域,ROP 发生在该区者最严重 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至鼻侧锯齿缘距离为半径,区以外的圆内区域。区:区以外的颞侧半月形区域,是 ROP 最高发的区域。(2)分期:分 5 期,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期:白色分界

10、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形隆起。期:嵴形隆起愈加显著 并呈粉红色 说明新生血管不仅长入嵴内且发展到嵴上。此期伴纤维增生,并进入玻璃体。期:部分视网膜脱离,又分为 A与 B 2 级 A 为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 B 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视网膜脱离多属牵引性,但亦有渗出性。期:视网膜全脱离,常呈漏斗型,可分为宽漏斗、窄漏斗、前宽后窄、前窄后宽 4 种。此期有广泛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 RLF(3)特殊病变:附加病变(plus):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出现怒张、扭曲,或前部虹膜血管高度扩张。附加病变是 ROP 活动期指征,一旦出现常意味预后不良阈值病变(threshold R

11、OP):ROP 期,处于区或区,新生血管连续占据 5个时钟范围;或病变虽不连续,但累计达 8 个时钟范围,同时伴 plus。此期是早期治疗的关键时期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ROP):包括 2 种情况。若病变局限于区,ROP 可为、期;若病变位于区,则有 3 种情况:期 ROP 伴 plus;期 ROP 不伴 plus;期 ROP 伴 plus,但新生血管占据不到连续 5 个时钟范围或不连续累计8 个时钟范围。Rush 病变:ROP 局限于区 新生血管行径平直。Rush 病变发展迅速,医务人员一旦发现应提高警惕。2.退行期 大多数患儿随年龄增长 ROP 自然停止,进入退行期。此期特征是嵴上血管往前面无血管区继续生长为正常视网膜毛细血管,嵴逐渐消退 周边视网膜逐渐透明,不留后遗症。但仍有 20%25%的患儿病情进展而进入瘢痕期。3.瘢痕期 因本病从活动期能很快移行至瘢痕期,活动期和瘢痕期病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例 故一般把活动性病变消失时残留的不可逆性变化的时期称为瘢痕期。一般把瘢痕期分为 5 度:1 度:眼底后极部无明显改变,周边部有轻度瘢痕性变化(色素沉着、脉络膜萎缩),大部分视力正常。2 度:视网膜血管向颞侧牵引,黄斑偏向颞侧,色素沉着,周边可见不透明的白色组织块。若黄斑部健全,则视力良好;若病变累及黄斑,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