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7040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考试综合考试模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站:辨证论治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中医类 证鉴别,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中医治法、方药(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 、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 疗计划内容。 (笔试,在答题卡上填写) 1、张某,女,29 岁,已婚,干部,于 2004 年 2 月 1 日就诊。 患者于 2 天前食辛辣肥甘之品后,出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患者未予重视,又食肥甘厚味之品,至今日不适症 状加重而来诊治。现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时自觉尿道灼痛,小腹胀痛,不思饮食,睡眠欠佳。既往体健,无肝 炎、结核病史及药物过敏史。T:36.6,P:80 次分,R:18 次分

2、,BP:12080mmHg。小腹正中压痛、无 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细菌培养示有大肠杆菌生长。泌尿 系 B 超示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例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 考试时间:60 分钟。 2)第二站:基本操作体格检查(内科基本体格检查)中医基本操作(针灸和按摩的操作。西医基本操作(穿脱隔离衣,手术衣,洗手,和换药和心肺复苏术。1演示颈部淋巴结查体及胸部间接叩诊法。答: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 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检查顺序为耳

3、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 三角。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 1 和第 2 指节作为叩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 方向叩击于板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2请演示肺部听诊。答: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 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 后立即听诊,这样有利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码改变。3请指出标志胆囊炎的压痛点并进行操作。答: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

4、吸气。在吸气过程 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 吸气)称 Murphy 征阳性。4病人诊为肝硬化腹水,怎样进行移动性浊音的检查?答: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呈更大范围的浊音,而在上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转为 鼓音,而浊音移至在下面的右侧腹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如果腹水量少, 用以上方法不能查出时,可让患者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部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 提示有腹水的可能。也可让患者站立,如下腹部积有液体而呈浊音,液体的上界呈一水平线,在此水平线上为

5、浮动 的肠曲,叩诊呈鼓音。5请演示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的操作方法。答:角膜反射:嘱被检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者角膜,正常时双侧眼睑迅速闭合。 腹壁反射: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胸 78) 、脐平(910)及腹 股沟上(胸 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6请按听诊顺序示范操作并叙述心脏的五个听诊区以及听诊内容。答: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瓣区:位 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又称 Erb 区;三尖瓣

6、区:在胸骨下端左缘, 即胸骨左缘第 4 肋间。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和额外心音、杂音以及心包摩擦音。7请演示肝脏单手触诊法。答: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 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 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需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 米表示。8请演示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答: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 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

7、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9 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答: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 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10请演示液波震颤的检查方法。答: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用手触击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颤,或称波动。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以手掌面 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 ,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常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

8、一人将手掌尺侧缘 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之。此法检查腹水,需有 30004000ml 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11血压(1)检查方法1)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 15 分钟。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2)受检者手臂(一般以右上肢以准)裸露伸直并外展 45,掌心向上,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软 骨,仰卧位与腋中线同一水平) 。3)驱尽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将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线 23cm,不可过紧或过松, 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开启水银槽开关。4)检查者左手指于肘窝上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件置于搏动处(不要接触气袖,更不能塞 在气

9、袖下) ,准备听诊,右手握气球关闭气阀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打气(打气前,要明确压力计读数为 0,即气袖内 空气全部排出) ,边打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 2030mmHg 后,缓慢放气,使汞柱徐徐下降(以每 秒 2mm 为宜) 。5)注意音响的变化及注视汞柱上的刻度,从无声至听到第一声响,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 汞柱降至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6)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回盒内。将血压计向水银槽倾斜 45同时关闭水银槽开关。12. 淋巴结检查方法: 7)颈前、颈后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双手同时或先以右手检查左侧,然后左手

10、检查右侧, 触诊两侧颈前淋巴结(位于乳突下,胸锁乳突肌前缘浅表处) 、颈后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浅表处) 。8)锁骨上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向前屈,稍耸肩,再放松,检查者以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左侧,同时检查两 侧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之间的交角处) 。9)腋窝淋巴结:检查者以左手抬高受检者左上肢,右手置于其腋窝顶部,再将受检者手放下,触诊尖群。然 后手指掌面转向腋前壁触诊前群。转向内侧,轻轻向下滑动触诊内侧群。再次将受检者上肢抬高,将手重新置 于腋窝顶部,然后手指掌面转向后方触诊后群。转向肱骨,沿肱骨内侧面向下滑动触诊外侧群。 以右手抬高受检者右上肢,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腋窝

11、淋巴结。13.心脏听诊内容: 4)听诊: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时可变换体位以利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A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部。B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C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D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 3 肋间。E三尖瓣区:位于 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听诊顺序: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各瓣膜听诊区约听 15 秒1 分钟,先用膜型体件,再用钟型体件听诊。听诊内容A心率:一般听数 1 分钟内心跳次数即可,但在心率较慢或节律不规整时,应听数 23 分钟的心跳次数。正常 成人心率为

12、 60100 次/分。B心律:正常人心律规整。但在健康儿童、青年中可有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一般无临床意义。听诊心律时注意有无早搏、房颤等。C心音:正常心音有 4 个,通常听到的是第 1 和第 2 心音。第 3 心音有时也可听到,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 期易听到,第 4 心音一般听不到。注意有无心音强度、性质改变及心音分裂。D额外心音: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音,与心脏杂音不同。附加心音出现在 S2 之后为舒张期额外心音, 如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附加心音出现在 S1 之后,为收缩期额外心音,如收缩早期喷射音及收缩中、晚 期喀喇音。正常人无额外心音。心尖

13、搏动:观察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以呼吸末取切线方向为最好。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 处,强度适中,搏动范围直径为 225cm。14.肺部听诊内容: 4)听诊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 12 个呼吸周期。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 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 3 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 2 个部位) ,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 6、7 颈椎及第 1、2 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 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

14、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 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强, 、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C支气 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 1、2 肋间隙,肩胛 间区第 3、4 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正常人听不到啰音。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 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15、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15.瞳孔的检查:观察受检者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A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立即缩小,移 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B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 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受检者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 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集合反射:嘱受检者注视 1m 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以右手示指竖立,指尖向上与双眼同一高度) ,然后将 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 10cm 处) ,观察双侧眼球有无内聚,瞳孔有无缩小。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23 3545 34 56 79注: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0cm16.请演示呼吸复苏时,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答:使病人仰卧位,头后仰,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