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526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高我校棒球队员击球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棒球队员的体能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挥棒速度和增加击球力量,是保证队员在准确及时的前提下提高安打率的最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挥棒速度,增加击球远度不仅是棒球理论界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棒球训练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教练们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爆发力的训练上,少有对棒球挥击机制的研究和总结,也未有尝试新的训练思想和训练方法,以致于中国棒球的训练水平一直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基于此,我将对棒球挥击发力的机制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新的挥击思路,概括出目前国内棒球选手在挥棒击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与方法,为棒球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一、研

2、究方法和对象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对象为我校棒球运动员。二、结果与讨论(一) 、棒球挥击发力机制的再认识1、挥击动作的力源及主要肌群的作用肌肉兴奋产生收缩牵引骨杠杆运动,从而带动球棒的运动,所以肌力是挥击动作的力源。根据肌肉力量对挥击动作的贡献大小,产生肌力的主要肌群依次为转腰肌群、转肩肌群、前臂内侧肌群、腕关节肌群、伸肘肌群、下肢有关肌群。棒球的挥击动作是上肢、躯干和下肢各部分关节相互协作共同形成的,但身体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及活动方式是不同的,有主动与配合之分。我认为在挥击过程中,上肢末段环节的运动不应是传统观点中的被动和机械性的运动,而应该有明显的主动性活动,这种主动性的活动主要表现

3、在挥棒时用上肢末端环节来控制击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主动发力增加棒速。具体而言,下肢肌群的活动主要是推转骨盆,使身体处于良好的击球姿势;进一步拉长转腰肌群,增加肌群的弹性势能,然后在运动中及时制动,形成稳定的下支撑,为增加挥击力量和棒速创造条件;根据来球情况,通过膝和髋的屈伸来调整和控制转髋的幅度,以形成良好的击球姿势。转腰、转髋肌群产生的力量最大,直接影响着棒速的大小,它是使棒球产生高速的主要力源。上臂伸展肌群的作用过去一直不被人们重视。主要原因是人们只是把上臂视为一种传递力的杠杆,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能增加棒迁移速度的力源来处理。事实上,上臂肘关节、腕关节不仅传递力,而且能主动发力,上臂屈肘

4、肌群的离心收缩和前臂内侧肌群的向心收缩对棒速的增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中腕关节肌肉群对棒中球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起着决定性作用。2、参与挥棒肌群的发力顺序和发力方式队员挥棒击球时,首先运动的环节是后腿脚内掌,仅仅是后腿脚内掌刚开始蹬转,手臂、躯干、髋和下肢有关环节的运动就开始了。各环节的运动之间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可视为同时发力,肌力的叠加和传递非常快捷,在此我们不能片面地用生物力学理论中的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的观点来认识这些环节的肌肉活动。为了在短时间内使棒产生高速,单靠各环节肌肉的本能性收缩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一些途经来增加肌肉活动的力量。其主要径是:(1)、预先拉长有关肌肉的长度,利用肌肉的弹性势

5、能来增加肌肉活动的效果。如左脚向前做伸踏动作时,躯干向后扭;启动挥棒时,棒先向头后弧形倒(拉长上臂内侧肌群)。(2)、髋、肩关节及时有效的制动,以增加手臂前挥的速度。(3)撞击瞬间,腕、肘、肩、髋各部肌肉保持适宜的硬度,以增加作用在球上的力。3、腕部肌肉的主动收缩发力前臂肌肉的向心收缩和腕中桡屈肌的离心收缩是在前挥过程中就开始的。腕部肌肉主动收缩,则小臂肌肉必然参与收缩,这样产生的爆发力就大。若腕部固定挥击(肌肉不作主动收缩),必然是肩部肌肉重点参与收缩发力活动,这样力点和支点的距离加大,参加动作的关节增多,力矩加长,不但使力量减弱,而且会极大地降低准确性。正因如此,在棒球挥击过程中,必须重视

6、手臂末端环节的主动用力活动。影响棒球挥击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棒球挥击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棒球运动员的判断力和快速发挥速度力量的能力,本研究对挥击技术认识的中心思想是:在提高判断力方面,强调准确性是第一位的。用准确来统一速度,用力量协调准确。在发挥速度力量方面,强调上肢远端环节主动用力,全身其它环节协调配合。队员完成技术动作的目的必须在准确击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队员自身的速度和力量。(二) 、队员挥棒击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棒球抨击效果的因素很多,但造成我校棒球队员处于上述状态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挥棒发力机制上存在错误认识棒球队员在训练时,错误地理解挥棒运动轨迹越长,挥

7、动半径越长,棒速就越快。在发力关节的主次上沿袭一般力量性技术动作的工作原理,将上肢末端环节的运动视为传统观念中的被动和机械性运动,习惯性地认为技术动作的主动性和力量主要下肢和躯干。于是教练们总是把队员挥击无力的原因归结为挥击力量欠佳,认为只要增加力量素质,就能击好球。事实上,有些队员力量素质很好,但击球效果并不佳,有些人甚至有力使不上和有手握不紧棒的感觉。在训练中,上臂伸展肌群的作用一直不被人们重视,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把上臂作为传递力的杠杆,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能增加前移速度的主要力量来源来处理。2、下棒时机掌握不准普遍现象是判断不准,下棒过早。训练中一直没有一种能使队员提高掌握下棒时机能力的有效

8、方法,而且忽视判断来球能力的训练,队员往往是在未完全判断准确的前提下,匆忙下棒挥击,造成挥棒时间过长。棒远离本垒板中球,且效果级差,有时碰上球就好,碰不上球只好挥空棒。3、起动挥棒时,棒和躯干的运动形式欠佳部分队员在起动挥棒前未先向后引棒和棒向头后弧形后倒和左脚向前做伸踏动作,上体躯于向后扭转不充分。这样就没有充分预先拉长上臂内侧肌群和躯干有关肌群的长度,使肌肉的弹性势能未得到利用,有些队员虽然做了,但时机掌握不好,延滞时间过长,肌肉被拉长后所产生的弹性势能利用率不高。4、过分强调下肢的蹬伸力量没有搞清楚它的主要作用是稳固支撑和为躯干与上肢发力创造条件。相当一部分队员下肢蹬伸力量过大,造成重心

9、起伏过大,减低了手关节对棒准确击球的调控能力,而且,挥击中髋、肩和上肢前导臂未及时有效地通过制动来增加肌力,从而降低棒速和击球效果。5、对于手关节的实质了解不清部分队员在击球瞬间,手关节已成翻腕状态,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与双臂伸展幅度有直接关系,双臂伸展幅度越大,动作上越易造成翻腕击球。解剖与肌肉力学原理,手关节处于翻腕状态时,其握棒能力和抗撞击能力最差。事实上,翻腕市球是下棒过早,挥棒时间长和传统的直臂击中球迷度最快效果最好的直接后果。(三) 、我认为要想提高我国棒球挥击技术水平主要从如下方面进行突破。1、改变传统的发力方法强调上臂远端环节的主动性的先导作用。棒球的挥击动作是身体大部分关节即上

10、肢、躯干和下肢各部分肌肉协作共同完成的,但身体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和活动方式是不同的,即有主动与配合之分。上肢的主动性活动,主要体现在挥棒时用上肢末端环节来控制击球的准确性和挥棒发力的及时性,并主动发力增加棒速。上肢主动发力主要表现在上臂伸肘肌群的离心收缩和前臂内侧肌群的向心收缩上。2、重视髋、肩和前导臂的合理制动作用髋、肩的合理及时制动,目的是为了身体各环节肌肉的爆发用力创造有利条件和增加肌力的利用率,如在接近来球时,迅速降低前导臂的迁移速度,形成猛然制动势态,这样有助于加快棒的前挥速度,为击中球提供一个稳定的碰撞支撑点,从而提高碰撞质量。3、增加判断来球时间掌握好下棒时机增加判断来球时间,目的

11、是提高判断来球的准确性,只有将来球判断清,才能打得准,打得好。下棒的时间是建立在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击球员不能匆忙下棒,要将球引至近身打。在提高中球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方面,腕关节肌肉群的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强调下肢的稳定支撑作用击球员须知下肢肌群在挥棒击球不是动作的主要力源,主要力源的肌肉是躯干与上肢的肌群。下肢作用是形成牢固的下支撑状态,通过有效的下制动作用,为快速有效的转腰、转肩提供条件。在整个挥击过程中,身体重心在垂直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有水平面上的变化。5、根据击球力的性质,改变挥击方法按传统挥击技术的观点击球时,前臂、手腕和棒完全依靠大环节动量的传递和带动来产生速度,棒在旋转时依

12、靠棒的惯性力碰撞球,运动员是在挥动中找球。以准确为前提,队员上肢远端环节肌肉的主动收缩,转腰、转肩与上肢环节肌肉同时发力的新技术,击球力的性质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区别,这种技术能使队员在借助强有力的转腰、转肩肌力的基础上,靠前臂和手关节的主动收缩产生的肌力有控制地击球,击球的过程不是机械与被动的,而是只有明显的主动性。6、注意身体重心的变化保持适宜的重心变化是保证平稳击球的重要保证。我校棒球队员挥棒重心不稳的主要原因是下棒过早,棒远离本垒板击球,运动员在无法控制自身身体运动状态下稍后倾或前倾造成的,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措施是把握住下棒时机,将球引致近身打,而且在挥棒过程中,始终保持头部的相对位置不变。三、结论通过改良传统的棒球挥击发力机制来提高我校棒球挥击技术水平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作法是将重打击力量的训练变为重准确、重快速挥击的训练,强调以准确统一速度,以力量协凋准确,充分发挥黄种人的灵巧性。在挥击发力机制上,强调上肢远端环节的主动收缩和主导作用,在挥击过程中下肢和躯干各部分肌肉的活动协调配合手关节的运动,并及时运用制动技术,在击打意识上,强调看球准,下棒快,挥速高,在本垒板前沿准确击中球,为学校争得更多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