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481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成就古典诗词教学姓名:王侠姓名:王侠学科:语文学科:语文职称:中学一级职称:中学一级单位: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初级中学单位: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初级中学电话:电话:1359825476213598254762地址: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初级中学地址: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初级中学邮编:邮编:47437447437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成就古典诗词教学成就古典诗词教学传统的古诗词教学的主要资源就是课本和教参,学生手上则只 有课文和练习册,致使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重讲轻学”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归纳诗意的串讲式,学 生

2、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由,没有潜心领会的时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 象便普遍存在。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古诗词教学,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古诗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它以精 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由于学 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 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就是讲得天花 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是 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 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 们可

3、将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把图 形、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呈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美妙的 图画、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与表 达的情感,相信只要把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定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 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把感知的对象形象地呈现出来,通过音 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诗歌用语言 描写情境,要激起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就要把诗歌描写的情境, 先

4、推到孩子的眼前,进而让他们走进去。通过画面再现诗歌情境, 实际上就是把诗歌内容形象化,让学生从感受形象开始去感知教材。 画面中的鲜明形象,可以使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学生能够迅速地 理解诗歌。如我们在教学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时,教师首 先出示一幅画面: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缕缕红光照耀着古老的寺 庙和寺庙前那历经千年,枝干挺拔树林,诗人站在树林中正举目眺望寺庙。然后提问学生:“清晨古寺一片安静,诗人为什么来寺庙, 他来干什么呢?”优美宁静的画面,很快吸引学生进入诗中情景, 紧跟而来的问题立刻激起大家学习的兴趣。二、利用信息技术,形象诗词的画面 古诗的语言十分凝炼,用词精当,一词一句诗人都经过反复

5、推敲, 意味深长,每个字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和画面。可是,学生与诗人存 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他们难以抽象地很好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画 面和意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具体的动态的画面,将抽象、凝 炼的诗歌语言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让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画面 在学生脑海中丰富生动起来,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入 其景,从而产生共鸣。在教学古诗观刈麦时,考虑到现在的学 生多数都没割过小麦,只见过收割机割麦的情景,少见人工割麦的 情景。我在课件中设计了四幅场景。第一幅是田野了一片金黄,火 热的太阳正在烘烤着地上的麦子,地面上麦浪滚滚的情景。学生通 过逼真的画面,进到收获庄稼的时节。第二副是妇幼饷田图,田

6、野 的大路上一位老婆婆、一位中年妇肩上挑着竹篮,竹篮里装着忙了 一上午做好的饭菜,旁边两个小孩手提水壶,里面装着自家酿制的 饮料。第三幅场景是丁壮刈麦图,火红的太阳正炙烤着大地,麦地 里两个男子,一老一壮带着草帽,手拿镰刀,正弯腰割麦。第四幅 场景: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背上背着孩子,左胳膊挎着一个破篮子, 右手握着几根麦穗,她正和割麦的男子交谈着。让学生看图片,读 对应的诗句。这样,看影片与朗读结合,学生如身临其境,自然而 然体会到割麦农民的辛苦,理解他们极度辛苦而又渴望延长干活时 间的矛盾心理,进而明白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至此也突破了教 学的重点难点。 三、 利用信息技术,体会诗词的意境 在

7、古典诗词中,意境是创作者的主观情境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所 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 尽而意无穷” 。诗歌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更不可能直接、形象地作用于 人的视听感官,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具体 的画面、生动的形象、鲜活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他们的思维 就会呈现兴奋状态,容易变得活跃、敏锐。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 富,字字闪耀着美的情趣。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我们就要化抽象为具体,让事物、形象、情景在 特定的时空中有机组合,引导学生想象,由景及情,展示诗的意境, 领会诗的内容。但是,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

8、 言传” ,而借助信息技术就能促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变化,细化感知, 化难为易,启迪思路,诱发思维,帮助学生以自身的信息储存与诗 歌内容之间建立起互相沟通的渠道,使学生能更顺利地获取知识, 内化感知。例如教学古诗使至塞上时,出示画面:黄沙莽莽, 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升腾在天尽 头,横贯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学生一看画 面,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特点不言而明。仔细欣赏画面, 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给人的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也能让 人心领神会。 四、运用信息技术,读出诗词的感情。 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 抑扬顿

9、挫的韵律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 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 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 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诗的情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用 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 基调。但如果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不深,作者之情与学生 之情不能共鸣,是很难读出感情来的。而形象直观的信息技术手段 就能解决这一难题。它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语境,是语言和 画面相对应,去感染学生,达到饱和感情读的目的,并可对文字进 行加着重号、上色或闪动处理,从而优化朗读,提高朗读的效果。 如学

10、习郑谷的鹧鸪时,课前我设计制作能体现诗情的课件。温 暖的阳光下一对鹧鸪鸟在烟雾弥漫的荒地上嬉戏,他们那锦缎似的 羽毛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雨后的黄昏,夕阳斜照,一只鹧鸪鸟在青 草湖边、黄陵庙旁孤独的徘徊,一声声啼鸣着:“行不得也,哥哥。 ”湘江上游子站在船上听到鹧鸪叫声,不禁泪如雨下,想象家中妻 子听到这声音也一定愁眉不展。抬头望去,夕阳斜照在江边的竹丛, 湘江两岸雌雄鹧鸪相互应和。学完全诗,我让学生看着画面朗诵全 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临其境,读出了诗歌的缓慢、悲切之情。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教师将学生引入 古诗的情景交融,神

11、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 此,教学古诗,除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多种感官,通过想象去感受、领悟诗人的感情外;同时我们完全可 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 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这首诗时, 可以设计以下 作业:1、利用网络,为诗歌配上图片。2、为诗歌选取朗诵的配乐 曲目。3、搜集更多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词。总之,鼓励学生用 “超链接”的方法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古典诗词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几千 年来的文学精品。而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 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在古 诗词教学中,教师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文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 情趣,提高他们对古诗意境的感悟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有着不可 估量的作用。但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古诗文教学应因“材”施教, 根据课堂需要来设计,考虑不同诗文的不同特点,制作相应的教学 课件,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古词诗教学,使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在 课堂上大放异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