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6470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智力属于正常驻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阴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即目前存在的部分学业不良以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本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调查他们的心理表现、探索他们形成的原因、研究转化他们的一般方法,积累转化的一般经验,不仅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增加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督促我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改革、

2、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克服重智商、轻情商的失衡倾向,走出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误区,不断吸取一切有效的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寻找现代的|、自身特有的,比较完善或最具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使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成为我校广大教师最普遍、最可行的、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实践。所以,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强化教师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有利于我校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稳健实施:有利于我校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熟知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剖析学困生的成因、转化学困生是我校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本课题所要

3、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研究的理论依据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的学校学习理论认为:与其说学生的个别差异,还不如说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来得更确切些。所有证据都表明,学习中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相当稳定的。布卢姆深信,这种差异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生造成的,造成学校学习中个另差异(出现学困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的客中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学效果肯定因人而异。因此,最好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但以目前的条件实施肯定不现实,惟一的办法是要建立一种基本上无差错较少的体系。布卢姆认为,只要适当注意学生的“认知准备

4、状态” 、“情感准备状态”和“教学质量”三个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下面从这三个主要变量阐述对学困生进行诊断与辅导的意义与作用。(1)从认知准备状态来说,学校中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后面的学习任务是建立在前面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如果每项学习任务中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象滚雪球一样,他们的成绩水平和学习速度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学困生面临的具体学习障碍进行诊断与辅导,使他们能够亡羊补牢。(2)从情感准备状态来说,布卢姆认为,学生以住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的

5、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对某些学科兴趣与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成功的经历,学生很可能会对认知或情感目标都抱积极的态度。而通过对学困生的诊断与辅导首先可以让学生克服以往学习的误区,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其次,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也能增强这部分学生对教师或这门学科的认同,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任务中付出更大的精力。(3)从教学质量上来说,布卢姆认为,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教师、班级和学校的一般特征,更重要的是教学;不是物质上的特征,而是课堂里的学习环境,他们认为教学质量的要义是: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矫正。这些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而教学诊断可以不断为改

6、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做到“未雨绸缪” 。然而面对几十个教学对象,即便教师使用最佳的线索,给予最好的参与机会和强化,仍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成绩都实现最优化。因而,总会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这就需要及时根据研究诊断给学生以反馈,并进行相就策略的辅导以矫正。2、多元智能理论著名美国教育学者霍华德 加德纳博士认为,每个有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分 ZIJ 是:言语一语言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自知一自省智力、交往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这些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种智力方式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我们每个人会在某个

7、方面显得特别突出。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聚集。学生教育中再也不存在一个学生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笨学生” ,也有其突出的一面。教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如有的学困生画画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得到发展;有的学困生二胡拉得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转化学困生。首先教师把学困生按多元智能理论来区分各自的优势智力,然后根据其优势智能力显示的不同特长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转化学困生。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

8、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

9、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两点独特之处:其一,它所提倡的学习理论,多半是根据经验原则提出观点与建议,其二,它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释,而是扩大到对学习者整个成长过程的解释。(1)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2)坚持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习目的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景

10、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除知识外还应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变化。(3)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最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教学上对自由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视。 教学中对学习动机的重视。 开放教育的推行。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推行。 学校教育中对情意教育的重视。 以学生为中心学校辅导工作的推行。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早研究中学生心理特

11、点的理论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而专门研究学困生心理特点的理论只是近 20 年的事情。对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各抒已见,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在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观点和成果诞生。在人类的一切实际活动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当前中学生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就业压力,使得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和出现从多的问题学生。70年代,世界各国都普遍给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的重视,并成立了“国际学校心于是学会” 。1

12、993 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会仪上一致认为:心理地位之重要和教学并列。学校心理研究对我们来讲还是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这一学科也只是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概念在十年前还是鲜为人知的。目前,在国内有许多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对学困生的表现、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比如,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潘菽(18971988)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分析了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和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针对病因,作者并指出了相应的转化措施。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主要通过把优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比较,从认

13、知因素、人格因素分析了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包括个案分析、策略训练、挫折教育、成功教育、合作教学等。就数学学科而言,在国处,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等研究了解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和数学能力的结构和个别差异;在国内,杜玉祥教授在山东省开展了初中数学差生的研究工作,探讨大面积转化差生的方法和规律:郑士平教授在北京对数学学困生进行了心理学研究,认为数学学困生存在可挖掘的学习潜能,大面积转化可行而且有效;顾泠元教授长期在上海开展的大面积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在转化学困生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江苏省洋思中学将多年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总结为“洋思模式” ;许多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

14、作实际,就转化学困生问题写出了大量的论文,这些经验和成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学困生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转化的策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外,如在理论上还不勉励系统,没有专门的论著,尤其在素质教育理论下对学困生应如何评价,以及因不当的评价对学困生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还待于更多的业内人士进一步转变观念,教育实践来参与研究,并探索出在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转化措施,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训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

15、导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成功地迈入社会。四、四、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的目标、内容1、 研究目标: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研究我校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成的原因,探索我校转化“学困生”的主法和途径,以个案为基点,以课题实验学校为单位,形成适用于我校实际情况的转化经验和转化成果,供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参考,以达到在我市和全省推广的目的。2、 研究的基本内容:(1)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2)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分析;(3)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4)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5)转化学困生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6)结合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学困生的

16、成因以转达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形成转化学困生的一般规律。重点: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心理分析、成因的个案数据收集和处理。难点:学困生的转化个案研究。3、 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调查相结合,找出学习困难、 厌学的原因;(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转化学困生;(3)用统计法研究转化效果。4、 研究假设:(1)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帮助,可以使他们掌握“必需的数学” ,在数学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3)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和转化效果困人而异,但可以发现一些基本规律和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法。创新之处:以个案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重视转化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5、 课程研究流程五、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邹时炎、王建国编著中小学素质教育论集 ,开明出版社 1999 年 。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处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国际广播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