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分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5183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反应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变态反应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态反应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反应分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型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 B 细胞产生 IgE 抗体。IgE 与靶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牢固地吸附在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与 IgE 抗体结合,就会引发细胞膜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启动两个平行发生的过程:脱颗粒与合成新的介质。肥大细胞与嗜碱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许多活性介质,如组胺、蛋白水解酶、肝素、趋化因子等;同时细胞膜磷脂降解,释放出花生四烯酸。它以两条途径代谢,分别合成前列腺素、血栓素 A2;和白细胞三烯(LT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至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

2、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可引起皮肤粘膜过敏症(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消化道过敏症(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症(过敏性休克),小结:由于 IgE 多由粘膜分泌,所以 I 型多引起粘膜反应。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即细胞毒型(型变态反应)抗体(多属 IgG、少数为 IgM、IgA)首先同细胞本身抗原成分或吸附于膜表面成分相结合,然后通过四种不同的途径杀伤靶细胞。(1)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IgGIgM 类抗体同靶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经过经典

3、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最后形成膜攻击单位,引起膜损伤,从而靶细胞溶解死亡。(2)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补体活化产生的过敏毒素 C3a、C5a 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这两类细胞的表面有 IgG Fc 受体,故 IgG 与之结合并激活它们,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水解酶和细胞因子等从而引起细胞或组织损伤。(3)免疫调理作用: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IgG 抗体 Fc 片段同巨噬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以及 C3b 促进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作用。(4)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靶细胞表面所结合的抗体的 Fc 段与 NK 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上的 Fc 受体结合,使它

4、们活化,发挥细胞外非吞噬杀伤作用,使靶细胞破坏。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型变态反应)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大多数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如果因为某些因素造成大量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则引起组织损伤和出现相关的免疫复合物病。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1)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大小:这是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讲分子量为约 1000kD 沉降系数为 8519S 的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易沉积在组织中。 (2)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它同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的沉积程度呈反比。(3)抗原和抗体的理化性质:复合物中的抗原如带正电荷,那么这种复合物就很容易

5、与肾小球基底膜上带负电荷的成分相结合,因而沉积在基底膜上。(4)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于决定复合物的沉积位置是重要的。肾小球和滑膜中的毛细血管是在高流体静压下通过毛细血管壁而超过滤的,因此它们成为复合物最常沉积的部位之一。(5)炎症介质的作用:活性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了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6)抗原抗体的相对比例:抗体过剩或轻度抗原过剩的复合物迅速沉积在抗原进入的局部。常见的型变态反应疾病有:Arthus 反应、一次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型变态反应) 与上述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三型变态反应不同,型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 T 细胞介导的。此型反应局部

6、炎症变化出现缓慢,接触抗原 2448h 后才出现高峰反应,故称迟发型变态反应。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T 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时,致敏 T 细胞识别抗原,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许多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常见型变态反应有: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多种细菌、病毒(如结核杆菌、麻疹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型变态反应等。在寄生虫方面,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结节,有明显的细胞反应和肉芽肿形成。血吸虫排出的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毛蚴成熟分泌可溶性抗原,经卵壳微孔释出,使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接触抗原时,致敏的 T 淋巴细

7、胞放出淋巴毒素(LT),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因此在虫卵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肉芽肿。在寄生虫感染中,有的寄生虫病可同时存在多型变态反应,病理后果是多种免疫病理机制的复合效应,甚为复杂多变。如前已述及,血吸虫感染时引起的尾蚴性皮炎(属 I 型和 IV 型变态反应)、对童虫杀伤的 ADCC 作用(属型变态反应)、血吸虫性肾小球肾炎(属型变态反应)以及血吸虫虫卵性肉芽肿(属 IV 型变态反应)。又如由昆虫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是速发型和迟发型,部分是免疫复合物型。当昆虫叮咬时它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毒毛等(过敏原)侵入人体而诱发局部的和全身的变态反应现象。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变态反应疾病归纳如下。分型免疫成分损伤机制寄生虫感染举例 IIgE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其介质血吸虫尾蚴蚴性皮炎,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包虫囊破裂所致的休克IgM,IgG 补体活化,白细胞趋化、活化,NK 细胞作用疟疾(三日疟)的贫血,恰加斯病心肌炎CAg 补体活化,白细胞趋化、活化疟疾(三日疟)肾病综合征,急性血吸虫病 IVCD8+T 细胞 CD4+T 细胞直接致靶细胞溶解,活化吞噬细胞、细胞因子释放导致炎症皮肤利什曼病,血吸虫尾蚴性皮炎、肝硬化,丝虫性象皮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