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提高牧场乳蛋白水平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4页
文档ID:38444627
如何提高牧场乳蛋白水平_第1页
1/4

如何提高牧如何提高牧场场乳蛋白水平乳蛋白水平乳牛的品种不同,往往所产牛乳中的乳蛋白含量也不同,荷斯坦奶牛的乳蛋白可高达 3.2%但在同一品种条件下,随着气候、泌乳阶段和饲喂日粮等的不同,乳蛋白也会有比较大的不同研究发现,乳蛋白的产量与 MCP(微生物蛋白)相关下面就结合本场实际逐一讨论这几种条件下的乳蛋白率情况以及提高措施气候影响夏季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往往低于其他季节,其原因主要是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奶牛的 DMI(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直接导致日粮总养分减少另外,瘤胃是一个大的发酵罐,在炎热的夏季,奶牛体温升高,热能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瘤胃温度升高,瘤胃功能有所下降,微生物生长受阻,MCP 产量下降,继而引起乳中蛋白含量减少在炎热的夏季要提高乳蛋白,就是要降低热应激,尽量提高高产奶牛的 DMI具体措施1. 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喷淋加风扇,牛舍四周做好隔热设施2. 提高日粮的浓度,提供优质粗饲料减少或不用低浓度饲料3. 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和抗热应激预混料添加剂4. 调整发料时间、次数和比例有条件的牧场可以增加 1 次发料;调整发料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根据每天温度变化和牛只食欲调整发料的比例。

5. 防止奶牛挑食,以免出现瘤胃酸中毒分道发料饲养要粗精交替,先粗后精TMR 饲养要混合均匀,提供适口性好的日粮泌乳阶段乳蛋白与牛群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我场的DHI(牛群改良计划)2005 年测定结果,800 头牛的数据得到乳蛋白的曲线图(右):从图中乳蛋白的分布情况来看,奶牛产后乳蛋白开始逐步下降,40 天~60 天时的乳蛋白最低,之后开始逐渐上升,此阶段 DMI 也比较低,相反,产量却是最高的所以做好早期牛的饲养管理,提高此期的乳蛋白是提高整个牛群乳蛋白的关键相反到了中后期奶牛的乳蛋白也逐步恢复到理想水平上来调整早期牛的日粮结构以提高乳蛋白在乳蛋白与泌乳阶段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牛的饲养是提高乳蛋白的关键所在我们目前的日粮配合分析系统采用了 NRC 的标准,但由于我国的饲料水平不能与美国相比,饲养管理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生产实际中自己总结了一些有关日粮结构的指标,主要是针对早期牛的日粮CP(粗蛋白)日粮中 CP 的水平对乳蛋白的影响最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CP 的含量,二是 CP 的质量一般情况在早期牛日粮中添加优质豆类蛋白应占到精料水平的 20%~25%由于鱼粉不再作为奶牛饲料,所以要保证优质植物蛋白的使用。

能氮平衡CP 为瘤胃微生物提供 N 源,直接关系到瘤胃微生物的生长CP 含量不足会导致 N 源不足,MCP 生长受阻;太高的 CP 含量又会导致蛋白的过剩,能量的浪费所以早期牛日粮中 CP 的浓度保持在 18%~19%为宜碳水化合物为瘤胃微生物生长提供 C 源,NFC(非纤维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个指标,在日粮中尤为重要NFC 含量过高会引起瘤胃 PH 值过低,导致瘤胃酸中毒;过低,C 源不足,微生物生长能量不够,乳腺细胞合成乳蛋白的能量也缺乏日粮中 NEL(产奶净能)也影响 CP 的降解和 MCP 的合成所以早期牛日粮中 NFC 以 36%~38%为宜,泌乳净能以每公斤日粮干物质中含 1.75 兆卡~1.8 兆卡为宜日粮中能量蛋白的平衡可以产生更多的 MCP 供奶牛利用微量元素S(硫)作为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在奶牛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靠日粮来提供,一般占日粮干物质的 0.2%为宜同时 Co(钴)、Fe(铁)、Zn(锌)、Se(硒)等作为蛋白质原料也不能缺少限制性氨基酸瘤胃大部分微生物与奶牛生长一样,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都是 lys(赖氨酸)和 met(蛋氨酸),日粮中 lys 和 met 的含量影响着乳蛋白的合成。

由于日粮中使用大量的玉米粉,所以提高膨化大豆的用量可以满足 lys 和 met 的理想搭配值,一般 lys∶met 为 3∶1较为合理过渡期的饲养为奶牛早期干物质采食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奶牛在围产前期就处在能量负平衡的状态下,所以要保证奶牛产前 21 天单独饲养,并逐步增加干物质;干奶牛日粮中可添加阴离子盐,防止产后发生代谢病,从而影响产量,影响乳蛋白;产前7 天将干奶牛日粮向新产牛日粮逐步过渡,到分娩时全部过渡到新产牛日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减缓能量负平衡TMR 技术的应用保证奶牛瘤胃功能正常,以下是我场近两年来蛋白的情况结论综上所述,提高乳蛋白的关键在于早期牛的饲养,满足早期牛的 DMI 以及配比合理的日粮,可以帮助早期牛提高乳蛋白,以达到提高全场乳蛋白水平的目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