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40504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姓名:贾志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肿瘤学指导教师:刘俊田20090501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于两斐目的:C D 4 + C D 2 5 + 调节性T 细胞( T r e g s )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免疫的形成,被认为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其分化机制尚不清楚。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 T S L P ) 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在胸腺中促进了T r e g s的分化和发育,这种机制是否也存在于肿瘤状态下T r e g s 水平升高尚待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 T S L P ) 在乳腺癌组织、正

2、常乳腺组织、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确定T S L P 的相对表达量;检测调节T 细胞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中阳性细胞比例,进而分析T S L P 与调节T 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 0 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乳腺组织、转移和未转移淋巴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1 m P C R ) 检澳J J T S L P m R N A 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澳l J F o x p 3 + T r e g s F E l 性细胞比例。最后通过t 检验分析T S L P 在乳腺癌肿瘤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3、差异,分析T S L P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转移淋巴结数量、临床病理学类型及P R 、E R 、H e r - 2 、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临床T N M 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T r e g s 在上述组织中阳性细胞比例的差异,通过计算P e a r s o n 系数来分析乳腺癌组织中T S L P 表达与T r e g s 口F i 性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相关性结论。结果:半定量R T - P C R 结果显示,T S L P m R N A 在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转移淋巴结中和未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0 5 2 7 8 + 0 1 4 7 8 ,0 3

4、9 4 1 4 - 0 1 4 2 1 ,0 3 0 7 8 + 0 1 3 2 9 ,0 。0 0 0 0 4 - 0 0 0 0 0 ,T S L P m R N A 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尺O 0 5 ) ,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量高于未转移淋巴结( 氏O 0 5 ) 。实时定量P C R 结果显示,在上述组织中T S L P m R N A 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0 6 3 6 9 - 4 - 0 0 4 3 9 2 ,0 0 4 6 8 9 + 0 0 3 2 4 5 ,0 0 418 0 4 - 0 0 2 8 9 6 ,0 0 0 4 3 4 4 - 0 0 0

5、0 2 8 ,T S L P m R N A 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氏0 0 5 ) ;在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氏0 0 5 ) 。T S L P m R N A 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以及H E R 2 、E R 表达情况无显著性相关;其表达与临床分期( p 5 0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其它类型癌组织学分级I 级I I 级I I I 级肿瘤大小T lT 2T 3T N M 临床分期I 期I I 期I I I 期2 52 53 81 232 8773 31 043 880 0

6、6 2 6 1 0 0 4 7 6 10 0 6 4 7 6 0 0 4 0 8 50 0 6 0 9 4 0 0 4 0 0 00 0 7 2 3 9 0 0 5 5 7 10 0 3 9 2 0 0 0 16 4 60 0 6 5 15 0 0 4 2 3 0O 0 5 1 4 3 0 0 3 4 8 10 0 3 2 2 0 0 0 1 7 2 90 0 6 4 21 0 0 4 4 9 40 0 8 3 9 9 0 0 4 3 4 8O 0 2 3 3 8 0 0 10 8 30 0 6 2 1 2 0 0 4 3 7 20 0 9 2 2 9 0 0 3 9 2 02 00 8 6

7、50 4 3 70 5 3 3O 0 1 6O 0 1 1无津医科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不同组织中F o x p 32 1 乳腺癌不同组织中F o x p 3 + T r e g s 阳性细胞比例F o x p 3 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可见胞核呈均一的椋黄色( N 6 ) a 乳腺癌肿瘤组织、乳腺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t g T r e g s l $ 1 性细胞比例分别为( 83 6 d - 43 0 ) 、( 05 8 :L 04 0 ) 、( 1 15 5 68 0 ) 、( 28 1 15 7 ) ( 见图7 ) 。统计学分析显不,乳腺癌中T

8、r e g s I 瑁性细胞比例高于乳腺正常组纵( P ( o0 5 )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n e g s 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未转移淋巴结( P 5 0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其它类型癌组织学分级I 级I I 级I I I 级肿瘤大小T lT 2T 3T N M 临床分期I 期I I 期I I I 期转移淋巴结1 34 92 52 53 81 232 8773 3l O43 882 91 28 3 8 + 4 4 18 3 4 + 4 5 98 5 9 + 4 2 27 6 1 + 4 6 65 0 2 士3 1 68 5 3 士4 7 61 0 6 0 - J :4 1 66 O O 士1 9 68

9、 5 8 士4 4 59 2 7 士4 4 44 6 8 士2 4 38 3 2 + 4 2 7l0 3 5 + 4 8 88 5 5 + 4 0 97 1 3 士2 7 90 9 7 40 4 9 50 0 4 8O 1 8 30 0 4 10 3 8 4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T S L P m R N A 表达量与T r e g s l l f l 性细胞比例间的关系通过将乳腺癌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T S L P 的表达量与T r e g s 阳性细胞比例绘制散点图,发现在乳腺癌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T S L P 的表达量与T r e g s阳性细胞比例分布均呈线性相关( 如图8

10、 、图9 ) 。经统计学分析,乳腺癌肿瘤组织中T S L P 的表达与T r e g s 阳性细胞比例分布呈正性相关( r = O 5 4 4 ,P 0 0 5 ) ,直线回归方程为Y = 4 9 6 5 + 5 3 2 4 3 X ( Y :乳腺癌肿瘤中T r e g s 阳性细胞比例,X :乳腺癌肿瘤中T S L P 相对表达量)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T S L P 的表达量与T r e g s阳性细胞比例分布也呈现正性相关( r = 0 3 6 3 ,P 0 0 5 ) ,直线回归方程为Y = 7 9 9 6 + 8 5 0 8 9 X ( Y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T r e g s 阳

11、性细胞比例,X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T S L P 相对表达量) 。天津医科人学硕十学位论文T S L P图8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 S L P 表达与F o x p 3 阳性细胞比例线性相关m 受oT S L P图9 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T S L P 表达与F o x p 3 阳性细胞比例线性相关n A o k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论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我国京、津、沪等大城市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生物治疗手段的兴起和发展,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

12、的手段和希望。肿瘤的免疫逃逸以及由此引起的疗效降低问题,仍是一个热门研究题目,故而研究恶性肿瘤免疫逃逸的形成机制,探索解决免疫逃逸的有效途径,有可能为肿瘤生物治疗手段带来重大突破。肿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宿主不能有效抗拒肿瘤而产生耐受,如缺乏共刺激因子、肿瘤细胞抗原性差、M H C 表达下调、释放免疫抑制因子等等。肿瘤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肿瘤预防及免疫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T r e g s 与肿瘤免疫的研究以及人工干预T r e g s 的抑制功能以增强肿瘤活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肿瘤患者T r e g s的来源及分化机制尚未明确,这对

13、于探讨肿瘤免疫抑制及其调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近几年关于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 T h y m i cs t r o m a ll y m p h o p o i e t i n ,T S L P ) 的研究为探寻肿瘤患者调节性T 细胞的分化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研究表明T S L P 主导了胸腺免疫调节细胞的分化过程;而且在炎症反应当中可以诱导外周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且I T S L P 可以作用于外周淋巴细胞。目前的研究报道证实T S L P 在胸腺C D 4 + C D z 5 + 调节性T 细胞分化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将T S L P 分子引入肿瘤诱导的C D 4 + C D 2 5

14、+ 调节性T 细胞( T r e g s ) 分化研究领域,探讨T S L P 在T r e g s 分化可能起到的作用,阐明T S L P 诱导的T r e g s 分化的过程,从而为探讨肿瘤患者T r e g s 升高的来源方面提供了又一新的机制。已经证实T S L P 在特异性皮炎和气道过敏性炎症的启动过程中发挥作用,但目前未见T S L P 在肿瘤病变中发挥作用的相关报道。根据本实验结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1T S L P 在乳腺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析1 9 9 4 年,F r i e n d 【7 1 首次从胸腺基质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离获得了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随后几

15、年里研究T S L P 进展缓慢。人T S L P 的克隆直至2 0 0 1年才由两个独立的研究组同时报道【9 ,1 0 】。人T S L P 存在两种同型异构体,其受体为I 型跨膜蛋白,由T S L P R 和I L 一7 R a 组成。人T S L P 和鼠T S L P 功能不同,人天津医科人学硕士学位论文T S L P 仅仅作用于树突细胞( D C ) ,并通过D C 进一步发挥作用,而鼠T S L P 可直接发挥作用。随着对T S L P 及其受体( T S L P R ) 的克隆和测序,人们对其功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T S L P 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尤其对树突细胞的活化、分化

16、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人们正逐渐重视对它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的研究。目前对于T S L P 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多数研究均为在炎症病变中,在肿瘤中是否表达T S L P 未见相关报道。人T S L P 主要作用于C D l1 c + D C ,对D C 的活化起重要作用。人T S L P 活化的D C ,作用广泛,可以营造T l l 2 型微环境、启动T h 2 型过敏性疾病、维持免疫平衡,T S L P 可以引发特异性皮炎、哮喘等炎症反应【1 3 , 1 5 】。更为重要的是,人T S L P 通过活化D C ,间接促进T r e g s 的分化,这种机制是否也存在于肿瘤状态下C D 4 + C D 2 5 + T r e g s 细胞水平升高的过程中,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 1T S L P 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