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40003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对焦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治疗药物的认识,促进了焦虑障碍临床药物治疗学的进步,与此相关的神经生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等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药物治疗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1. -氨基丁酸氨基丁酸 (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能能GABA 由谷氨酸合成,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 神经受体是脑内分布最广泛的神经受体,目前根据其受体结构和介导方式的差异可分为 GABA-A、GABA-B、GABA-C 三种类型,在焦虑障碍的研究中最为关注的

2、是前二种亚型。1.1 GABA-A 受体与苯二氮卓类配体75%的 GABA-A 受体具有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s,BZD)结合位点,由 亚基与 亚基和 亚基以 1:2:2 的化学计量比结合组成,形成“GABA-BDZ-Cl 复合体”。BZD 结合位点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电生理实验证明,它能增强 GABA 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之结合时,引起受体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促使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和神经元的抑制效应,从而产生抗焦虑的作用。根据与 BZD 结合位点的作用表现,相应的配体分为完全激动剂、部分激

3、动剂、反向激动剂和拮抗剂四种。由于 BZD 结合位点分布广,影响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其完全激动剂的作用也较为广泛,如安定、氟硝西泮不但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也有较强的镇静、肌松、运动不协调等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开发的具有选择性作用于 BZD 结合位点的一些药物属于部分激动剂,如 Ren 等发现 6-羟基黄酮与含有 2、3 亚基所形成“GABA-BDZ-Cl 复合体”在抗焦虑中具有更多优势。外周组织也存在 GABA-BZD 结合位点,称为外周型 BDZ 受体,不同的苯二氮卓类药在中枢和外周的亲和力有一定差异。目前发现的在线粒体细胞膜外侧存在 BZD 结合位点,此类 BDZ

4、结合受体已命名为线粒体-地西泮结合抑制剂(DBI)复合受体(mDRC)。mDRC 和相应的配体结合通过调节神经类固醇的合成,间接调节 GABA 和谷氨酸递质的传导,发挥杭焦虑作用。通过该途径作用的化合物有咪唑并吡啶类衍生物、异喹啉酰胺类、苯并咪哇类、苯并吠喃类、吡咯苯并硫氮卓类及吡咯苯并氧氮卓类等,这类化合物的抗焦虑作用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积极评价中。1.2 GABA-A 受体与神经类固醇神经类固醇主要包括孕烯诺龙、脱氢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酯衍生物、孕酮、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睾酮等。神经类固醇参与焦虑、抑郁等应激情绪反应的调控,也参与学习记忆、惊厥、睡眠、进食、神经再生和生物昼夜节律等的调节

5、。神经类固醇在中枢系统的作用不同于经典的类固醇激素,它主要通过细胞膜受体其作用。这些膜受体有:GABA 受体、NMDA 受体、5-HT3 受体、 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抗应激作用中,神经类固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激活 GABA-A 受体;抑制 HPG 轴和 HPA 轴;拮抗内源性皮质酮。薛改等观察了用孕酮处理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后细胞培养液中 GABA 水平的变化,发现经孕酮处理能促进 GABA 的释放,说明孕酮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元氨基酸类递质的释放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人用功能核磁共振对经期妇女进行观察,发现杏仁核的神经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症时的神经活动变化相同,给予孕酮能够抑

6、制该部位的兴奋性,这提示孕酮可能通过调节 GABA-A 受体作用治疗经前期情绪障碍。进一步研究发现,怀孕大鼠类固醇激素浓度会影响海马区突触外 GABA-A 受体的不同亚基的表达发生改变,即 亚基升高、2 亚基降低,产后 4 亚基表达升高。这说明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由于脑中神经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 GABA-A 受体不同亚基表达变化,从而表现出焦虑作用。天然神经类固醇由于它们在体内迅速代谢,没有临床应用价值,因此神经类固醇经结构修饰后的类似物已成为寻找新型抗焦虑药物的新途径。1.3 GABA-B 受体及配体GABA-B 受体是一种 G 蛋白偶联受体,它是由 7 个亚单位组成的跨膜受体,能选择

7、性地被氯苯氨丁酸激活,不受苯二氮卓类影响。大鼠十字高架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给予GABA-B 受体激动剂巴氯芬(BACL)后,开臂时间增加,表现出抗焦虑作用,而给予GABA-A 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MUSC)后,则表现出焦虑样行为。通过食物抑制试验,两种激动剂都降低了进食潜伏期,表现出抗焦虑的作用,提示二种受体激动剂的抗焦虑作用不同,且 BACL 更具量效依赖关系。近来有研究者开始关注 GABA-B 受体变构增强剂,CGP7930 是一种变构增强剂,具有双向调节海马区 CAI 突触传导的作用。通过微电极记录分析发现,它能增强对 BACL 诱导的突触抑制调制作用,同时没有明显的突触兴奋作用,这说明与

8、 GABA-B 受体的激动剂相比,GABA-B 受体的增强剂可能更值得探讨.提示其变构增强剂可能为新型抗焦虑药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最新研究发现 GABA-B 受体拮抗剂也有抗焦虑的作用。这有可能与GABA-B 受体分布于神经末梢有关,突触后 GABA-B 受体表现出抑制,突触前 GABA-B受体表现出兴奋,作为异受体或者自身受体发挥着激动或者拮抗的作用。2. 5-羟色胺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能5-HT 在焦虑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类型的应激导致 5-HT 在前额叶皮层、伏隔核、杏仁核和外侧下丘脑的代谢更新加快。5-HT 能的释放可能诱发

9、焦虑同时也具有抗焦虑作用,这取决于作用部位以及受体亚型。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与抗焦虑作用密切相关的主要有 5-HT1A、5-HT2A、5-HT2C、5-HT3 等受体。2.1 5-HT1A 受体激动剂5-HT1A 受体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有分布,突触前膜 5-HT1A 受体属自身受体,主要位于中缝核 5-HT 能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处,对 5-HT 系统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其激活能抑制 5-HT 神经元电活动,减少突触前膜 5-HT 的释放。动物实验证明, 突触前膜 5-HT1A 选择性拮抗剂 WAY 100635 能缓解 NMDA 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造成的猴认知功能的损害。5-HT1A 受体是 5

10、-HT 系统神经传递的重要调节因素,其功能失调与焦虑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实:5-HT1A 基因缺陷的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增多。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研究发现惊恐障碍(PD)和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的 5-HT1A 受体结合率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中 5-HT1A 受体的结合率不受影响。5-HT1A 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和坦度罗酮,与 5-HT1A 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激活突触前 5-HT1A 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减少 5-HT 的合成与释放,同时对突触后 5-HT1A 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而发挥抗焦虑作用。相对而言坦度罗酮无明显的 DA 拮抗作用,比丁螺环酮显

11、示出更强的抗焦虑作用,因这类药物无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无戒断反应,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无交叉耐受,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2.2 5-HT2A 和 5-HT2c 受体拮抗剂5-HT2A 和 5-HT2c 受体均是一种典型的 G 蛋白偶联受体。动物实验证实均与焦虑和行为异常有关。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基底外侧核的 5-HT2A 受体的激活可发生焦虑。用微点阵分析单个延长应激(SPS)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杏仁核受体基因表达,在 SPS 的 7 天后用实时 PCR(IT-PCR)检测发现 5-HT2c 受体在 SPS 大鼠杏仁核的表达过度,给予选择性的 5-HT2c 受体拮抗剂 FR260010 可以显著抑制

12、 SPS 大鼠的增强反应。因此,杏仁核的 5-HT2c 受体与焦虑及行为异常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正在研制的 5-HT2 受体拮抗剂富马酸德伦环烷(deramciclane fumarate)被认为是新一类的抗焦虑药,这类拮抗剂也为治疗创伤后精神障碍提供了新的途径。2.3 5-HT3 受体拮抗剂5-HT3 受体由 45 个亚基围成的离子通道,是 5-HT 受体家族唯一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大鼠和人脑的放射自显影研究证实在杏仁外侧核的 5-HT3 受体密度很高,在大多数焦虑实验将 5-HT3 受体拮抗剂注射到大鼠的基底外侧核可以产生抗焦虑样的效应。研究发现,将 5-HT3 受体阻断后小鼠的恐惧条

13、件反射增强,对脂多糖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降低,说明杏仁核的 5-HT3 受体在急性压力下调节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F)的释放中起了重要作用。5-HT3 受体拮抗剂 L365260、奥丹西隆等在试验中已显示出与地西泮有相同的抗焦虑作用,因而这类药物正在成为抗焦虑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3. 5-HT 和和 NE 再摄取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 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等在治疗各种焦虑障碍时均显示出相当程度的抗焦虑作用。这些药物的抗焦虑作用目

14、前认为主要是通过增强 5-HT 功能抑制杏仁核的过度兴奋作用有关,或者是通过激活 1 受体,上调 5-HT 功能抑制杏仁核的兴奋性促使焦虑缓解。4. 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DA)能能DA 向前额叶皮层中部的投射路径似乎对应激最为敏感。应激的强度和时间上的增加可以引起其他接受 DA 投射神经核 DA 的释放和代谢的增强。脑毁损实验提示在焦虑-恐惧神经回路中,前额叶皮层中部 DA 神经的毁损或 DA 递质释放减少会延迟条件化恐惧反应的消除。增强前额叶皮层中部 DA 的释放有利于消除恐惧反应。有研究发现,惊恐障碍患者表现出对 DA 激动剂阿朴吗啡的反应更明显。而 SPECT 研究显示,社交

15、焦虑障碍患者的DA 受体结合减少。研究提示,前额叶皮层中部的 DA 释放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调节性反应,促进条件化记忆的消除,而过度的释放则可以产生习得性无助行为,而释放的减少可延迟条件化恐惧反应的消除,因而认为选择性 DA 激动似乎具有特定的抑制焦虑反应作用。5. 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CCK 受体有 A、B 两种亚型,在中枢主要 CCK-B 受体,介导神经元放电、疼痛和焦虑。另有大量研究证实,CCK-8s(硫酸化的 8 肽缩胆囊素)和 CCK-4 同时调节焦虑,但二者之间相互拮抗。CCK-B 受体拮抗剂具有阻断由 CCK-4 诱发的焦虑反应。有研究发现,

16、给人注射 CCK-4 会产生类似焦虑和惊恐等特殊感觉。Bradwejn 等通过给惊恐障碍患者和健康人分别注射 CCK-4,结果一定剂量的 CCK-4 诱发惊恐发生率病例组 100%,对照组仅 47%,提示 CCK 是人类正常焦虑反应的调节剂和中介者。在动物及人体内使用 CCK-B 受体激动剂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升高。应该说 CCK-B 受体拮抗剂具有长效抗焦虑作用,该类化合物作用选择性高、疗效好,是很有研究前景的新型抗焦虑药。6.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拮抗剂)拮抗剂CRF 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在焦虑相关的行为和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应激增加了下丘脑的 CRF 水平,从而激活了 HPA 轴、增加了可的松和 DHEA 的释放。含有 CRF 的神经元遍布整个大脑,包括前额叶、扣带回、杏仁核的中心核、伏隔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干含有 NE 神经的蓝斑核以及含有 5-HT 细胞体的背侧中缝核。这些不同区域的 CRF 分泌直接激活了靶器官。急慢性应激均可增加蓝斑和脑室周围下丘脑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