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439470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 (19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1.苹果落后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造成的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造成的C苹果与地球间的相互相力是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加速度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2.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如图所示。若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子向左经过平衡位置 O 点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各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B3.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忽略不计,轻绳绕过定滑轮连接着A、B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和m,物体

2、A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则此时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滑轮轴对滑轮的弹力大小分别是 ( )A,cosmg)245cos(omgB,sinmg)245sin(omgC,sinmgcosmgD,2cosmg)245cos(omg答案:D4.如图甲,一弹簧振子在 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乙是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关于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图象中正确的是答案:C5.如图所示,在蹄形磁铁的上方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通电线圈abcd,最初线圈平面与蹄形磁铁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则通电线圈运动的情况是( ) A. ab边转向纸外,cd边转向纸里,

3、同时向下运动B. ab边转向纸里,cd边转向纸外,同时向下运动C. ab边转向纸外,cd边转向纸里,同时向上运动D. ab边转向纸里,cd边转向纸外,同时向上运动答案:B6.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答案:D7.如图所示,已知mA500g,mB300g,mC200g,A、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C 以25m/s 的速度沿A物体的表面滑行到B 物体上,由于摩擦最终与B 物体有共同的

4、速度为8m/s,则C 刚好脱离物体A 时,物体C 的速度为8m/s 5m/s17m/s 20m/s答案:C8.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为 M 的小孩和质量为 m 的木箱都静止不动。如果小孩用力推一下箱。使木箱以相对冰面的速度 v 向前滑行,则在推木箱的过程中,小孩所做的功为( )ABCD2 21mv2)(21vmM 2 )(2vmMMm 2 2)(vMmmM 答案:D9.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绳吊着一个物体,逐渐增大两绳间夹角,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两绳对物体的拉力和两绳拉力的合力为().、都大小不变.不变、增大.增大、不变.、都可能增大答案:C10.关于两个大 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 ( )A合力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B合力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一定大于分力中的最大者D合力不可能小于分力中的最小者答案:A11.以恒定的功率行驶的汽车,若运动过程中受的阻力不变,则牵引力 F、加速度 a 及速度 v 的变化情况是A.F、a、v 均不断增大,最后达到稳定;B.F、v 不断增大,a 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运动;C.v 不断增大,F、a 不断减小,最后达到稳定;D.F、a 始终不变。答案:C12.北京时间 2006 年 7 月 12 日凌晨,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的比赛中,以 12 秒 88 打破了世界纪录!刘翔在比赛中的平

6、均速度约为A7.00m/sB7.76m/sC8.54m/sD10.00m/s答案:B13.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小磁针处于水平静止状态,突然发现小磁针N极向东偏转,由此可知A一定是小磁针正东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 N 极靠近小磁针B一定是小磁针正北方向有一条形磁铁的 S 极靠近小磁针C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北向南水平通过D可能是小磁针正上方有电子流自南向北水平通过答案:D14.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 1500kg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kg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 20m/s 的速率

7、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小于 10m/sB大于 10m/s 小于 20m/sC大于 20m/s 小于 30m/sD大于 30m/s 小于 40m/s答案:A1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应用技术中,说法不正确的是.无影灯是应用光的衍射现象.增透膜是应用光的干涉现象.分光镜是应用光的色散现象.光导纤维是应用光的全反射现象答案:A瑞士手表 www .enaghr.hk 奥秘 书包定制 t- 三峡吧 网页游戏平台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6.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中心轴作匀速转动,如图所示,框内感应电动势达到最大值时 A. 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 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平行;C. 矩形线框有两条

8、边始终不切割磁感线;D. 矩形线框的四条边都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答案:AC17.用图所示电路(、为标准定值电阻)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如果偶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B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是电流表具有内电阻D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是测量次数少,不能用图象法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答案:ABC18.同步卫星周期为 T1,加速度为 a1,向心力为 F1;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周期为 T2,加速度为 a2,向心力为 F2;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周期限为 T3,向心加速度为 a3,向心力为 F3,则如下关系正确的是:Aa2a3BF1F2

9、=F3Ca1a2DT1=T3T2答案:CD19.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星”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如果这两个分子间距离 r=r0,其间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力)恰好为零,那么在上述“双星”体系中A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大于 r0B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小于 r0C甲乙两分子质量一定不等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D甲乙两分子运动速率一定不等且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答案:AC2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内电阻为r,L1、L2、L3为三个相同的灯泡,下面关于各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滑片 P 位于ab 中点时,灯

10、L3的功率是 L1的 4 倍B.当滑片 P 由 ab 中点向 b 端移动时,灯 L2变暗C.当滑片 P 由 ab 中点向 b 端移动时,灯 L3变亮D.当滑片 P 由 a 端向 b 端移动时,灯 L1变暗答案:ACD21.如图所示,斜面体 C 质量为 M,斜面足够长,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长方形木板 A,上表面光滑,木板 A 获得初速度 v0后正好能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当木板 A 匀速下滑时将一质量也为 m 的滑块 B 轻轻放在木块 A 表面,当滑块 B 在木块 A 上滑动时 R2R1A.滑块 B 的动量为(1/2)mvo时,木块 A 和滑块 B 速度大小相等B.滑块 B 的动量为

11、(1/2)mvo时,斜面体对水平面压力大小为(M+2m)gC.滑块 B 的动量为(3/2)mvo时,木板 A 的动量为1/2mvoD.滑块 B 的动量为(3/2)mvo时,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答案:ABD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 m、kg、s 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 NB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 cm、g、s 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 NC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D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一个导出单位答案:AD23.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 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 F 作用

12、于A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 OB 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B 绳中的拉力小于 mgB.OA 绳中的拉力大小为mg35C.拉力 F 大小为D.拉力 F 大小为mg54mg34答案:BD尚秀萱 雷达液位计 婴儿游泳 滨州招聘 公务员百事通 www .test8.org三、计算题三、计算题易链易链24.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遂鸣笛,5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 10s 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

13、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 12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答案:设客车行驶速度为 v1,声速为 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 L。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 55221vvL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151vLL同理: 即: 33221vvL33)15(2211vvvL可得: (m/s) 3 .24142 1vvv1=24.3m/s=87.5km/h,小于 120km/h,故客车未超速。25.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

14、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率均为 v0=6 m/s甲车上有质量 m1 kg 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 M150 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M230 kg,甲不断地将小球一个一个地以 v16.5 m/s 的水平速度(相对于地面)抛向乙,并且被乙接住问:甲至少要抛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会相碰?答案:解:甲、乙两小孩依在抛球的时候是“一分为二”的过程,接球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甲、乙两小孩及两车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沿甲车的运动方向,甲不断抛球、乙接球后,当甲和小车与乙和小车具有共同速度时,可保证刚好不撞。设共同速度为 V,则M1V1M2V1=(M1+M2)V smsmVMMMM

15、V/5 . 1/680201 2121这一过程中乙小孩及时的动量变化为:P=30630(1.5)=225(kgm/s)每一个小球被乙接收后,到最终的动量转化为 P1=16.511.51=15(kgm/s)故小球个数为)(15152251个PPN26.如图所示,电动机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 L=1 m、质量 m=0.1 kg 的导体棒AB,其电阻 R=1 .导体棒架在竖直放置的框架上,一磁场磁感应强度 B=1 T,方向垂直框架平面.当导体棒上升 h=3.8 m 时获得稳定的速度,导体产生的热量为 2 J.电动机牵引棒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7 V、1 A.电动机内阻 r=1 .不计框架电阻及一切摩擦,取 g=10 m/s2.求:(1)棒能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2)棒从静止达到稳定速度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案:此题是通过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导体棒的机械能.由于电磁感应,导体棒的机械能又转化为电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