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33526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基燃料项目可行性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 万吨/年 M-50 甲醇汽油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号: 文件编号: 工程设计证书: 年 月 上海 1.1 概述概述 1.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 项目性质:股份制合作企业 t 建设地点: 法人代表: 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XXX 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股东合资建立的股份制合作企业,全部资金皆为自筹,主要从事甲醇汽油的加工及经营,公司注册地为: 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石油作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其供应安全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 重要问题。从中国石油资

2、源情况来看,1987 年全国进行了第一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是全国有石油资源量 787.5 亿吨。1994 年完成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量上升到 940 亿吨,最近各大石油公司对部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石油资源量增至 1021 亿吨。中国的石油勘探己经进行了 50 年,己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还不到可找储量的一半,可以预期,通过进一步勘探还可以发 250 亿-300 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 虽然中国的石油资源总量很大,找油的领域广阔,但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地质条件相 对简单的地区探明程度己经很高,而未知地区的地面和地下地质条件都很复杂。石油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难题,如不同地质构造的

3、多期叠合,海相与陆2 相沉积的交互存在,多种成因机制、煤成烃、未熟烃、热裂解烃在同一盆地内共存,深海石油勘探等等,解决这些难题,有待于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突破。因此,从中国己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来看并不乐观,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供需矛盾将十分尖锐,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根据中国 GDP 年增长速度持续保持 7%以上的要求,能源增长速度大约保持 5.5%左右,石油生产必须大于 3.5%的速度增长,而目前中国石油产量的年增长幅度是 1.67%左右,即使现有老油田都能保持稳产,新油田加速开发,增长幅度也不会达到 3%。 中国在致力于保持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石油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从全球的

4、能源发展趋势来看,石油将逐渐会被新能源所替代,这些能源包括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能源资源十分广泛。目前中国进入工业实用阶段的石油替代能源有水煤浆、甲醇、二甲醚、乙醇、天然气等。 谁能替代石油挑中国能源的大梁? 综合专家的观点,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资源潜力和经济可行性。 石油被替代是由于资源不足,石油替代能源无疑应具有资源优势。纵观国内现有可用的能源资源,煤炭无疑是具有优势的。据国家己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累计探明煤炭储量 8000 多亿吨,己探明的、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储量达2000 多亿吨,维持中国 100 多年的能源供应不成问题。煤炭直接利

5、用,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较多,若转化成甲醇、二甲醚来利用,其排放指标则优于现有的石油产品。目前中国的煤制甲醇、二甲醚已形成规模产业,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国外在甲醇燃料、甲醇制乙烯、丙烯的技术上已获得成功,为全面替代石油提供了现实的前景。另外还有乙醇,相比之下,乙醇以粮食为原料,其资源可再生,但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粮食不可能宽裕的国情,乙醇作为替代能源可能会遇到粮食产量的制约。从目前看甲醇制燃料油代替部分车用汽油,最便捷可行。 二十一世纪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题:一是生态农业,二是节能于环保。利用醇类燃料,主要是指甲醇、乙醇,当然也包括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等高碳醇。这些醇类除了

6、本身可以作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外,还可以作汽油的高辛炕值的调和组分。其中高碳醇还可以作为甲醇与汽油或柴油,乙醇与汽油3 或柴油的助溶剂。 1973 年的石油危机冲击了全世界的经济后,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必须研究代替石油系燃料的新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开发。1975 年瑞典首先提出甲醇可以成为汽车的代用燃料,并于第二年发起并主持召了第一届醇类利用技术的因际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有联邦德国、美国、巴西等 14 个国家。从此,研究开发醇类燃料在内燃机上的燃用成了国际性的科研项目。美国、日本、巴西、前联邦德国都先后取得了成功,并实现了工业生产、全国销售网点供应。 前联邦德国缺乏石油资

7、源但盛产煤,用煤可以制取甲醇,从而选用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是符合国情的。联邦德国选用的 M15 汽油(即 15% 的甲醇和 85% 的汽油混匀后的新产品) ,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动现有汽油发动机汽车的部件,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公司等单位加紧研制了使用甲醇的汽车,并取得了成功。 我国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的领导组织下,不少科研单位对醇类在内燃机中部分代用和全部代用汽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未能像美国、巴西和德国那样在社会上真正供应 E10 汽油、E20 汽油或 M15 汽油,长时期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没有进入实际应用市场 (近年来,此情况己在迅速转变中。目前已成立

8、全国性的醇类汽油应用规划设施中心。 ) 甲醇是一种清洁燃料。汽车使用甲醇汽油时一方面可以节省汽油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大为减少,对改善环境现状大有好处。 M-50 燃料油(甲醇汽油)使用时对汽车尾气排放测试的结果见表 1-1。 表 1-1 汽车尾气排放测试结果 项目 CO(%) HC (PPm) 备注 目前国家标准 GBI4761.5-93 3.5 900 使用 M-50 燃料油后测得结果 0.04 107 与国家标准对照(%) 下降 98.9 下降 88.11 同一辆汽车测试对照(%) 下降 55.2 下降 45.20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9、指导思想和原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4 1.1.4.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文件:中石化协产发 (2006) 76 号:关于印发化工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等的通知。 (2) 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3) 茫苏谷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定的关于 _20 力 .吨/年 M-50 甲醇汽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合同。 (4) 业主提供的有关建设条件、环境、产品需求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1.1.4.2 报告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 (1) 在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既要采用国内先进可

10、靠技术,又要做到经济合理。 (2) 产品方案要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生产工艺、经济效益、投资方的意见等多因素 来确定。 (3) 有效控制工程总投资,加快建设进度,使该工程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4) 在土地使用上,采用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以达到充分利用,尽量减少占地的目的。 (5) 工厂的生产要遵循环境保护法,采取措施减少排污,生产中的“三废”需予以处理,排放污染物参数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6)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工程在建设期间和技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7) 在保证安全、有利尘产、方便管理的前提下,生产装置相

11、对集中、联合控制、统一管理。 1.1.5 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 : M-50 甲醇汽油生产装置(罐区 A 、罐区 B 、泵棚 A 、泵棚 B 、泵棚 C 、装车鹤位和外管)综合楼(控制室、变配电、分析化验、空压 / 制氨站、办公、食堂、厕所等)辅助设施:消防泵房、清净下水池、围墙、操作室、废水处理等。 5 1.2 研究结论 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根据生产原料价格、产品的市场需求、建设条件、环保措施等的分析研究,对该项目的研究意见如下 : (1) 产品质优价廉,与普通汽油竞争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销售市场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2) 采用了国内最新开发成果,其技术水

12、平在国内是先进的,处于领先地位。 (3) 紧靠京杭大运河,航运方便,投资成本低。 (4) 在环境保护方面,设有清净下水池和污水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项目的环境评价、安全评价、职业卫坐愣有需要尽快落实完成,并报有关部门进行审 批,为设计提供依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20 际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德国、美国、巴西等 14 个国家。从此,研究开发醇类燃料在 内燃机上的燃用成了国际性的科研项目。美国、日本、巴西、德国都先后取得了成功,并 实现了工业生产、全国销售网点供应。 德国缺乏石油资源但盛产煤,用煤可以制取甲醇,从而选用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是 符合国

13、情的。德国选用的 M15 汽油 (即 15%的甲醇和 85% 的汽油混匀后的新产品)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动现有汽油发动机汽车的部件,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公司等单位加紧研制了使用甲醇的汽车,并取得了成功。 2.1.2.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的领导组织下,不少科研单位 对醇类在内燃机中部分代用和全部代用汽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未能像美国、巴西和德国那样在社会上真正供应 E10 汽油、E20 汽油或 M15 汽油,长时期停 留在学术研究阶段,没有进入实际应用市场。但近年来,此情况已在迅速转变中。目前已 成立全国性的醇类汽油应用规划设施中

14、6 心。 甲醇车用燃料的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甲醇直接掺入汽油中作为燃料,三是由 合成甲醇技术衍生而来的合成燃料甲醇技术。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种途径。 掺烧甲醇汽油主要有二种类型。 (1)以甲醇为主,掺入少量汽油。如高比例甲醇汽油(如 M85 和 M100)o R 本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就有了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但到 2004 年 3 月止,全日本在运营的低公害甲醇卡车却仅有 224 辆,在欧、美、日等国也曾进行过大量研究以开发高比例甲醇汽油(M85/M90)汽车,主要汽车制造厂都生产过产品或样车,在政府支持下示范或出售,灵活燃料甲醇汽车(FFV 或 MFV) 商业前景很好,

15、曾经在福特汽车厂生产线上大规模生产,但由于成本高,甲醇汽油加油站少等原因,市场需求量很小,现在已经停产。 (2) 以汽油为主,掺入 3%-25%甲醇,如低比例甲醇汽油(如 M3 和 M5)和中比例甲醇汽油(如 M15) 。国内外对汽油(或柴油)掺烧甲醇和甲醇汽油(或柴油)混合燃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试验,并且大部分集中在对中、低比例甲醇汽油 (或柴油) 的研究上。如:M15 甲醇汽油曾在德国和北欧大规模研究,大量当作汽油销售,并配套建 设了跨国界的 M15 加油站,进行过跨国界的车队示范 M15 甲醇汽油在美、法、意、奥等很多国家也己商品化: 我国山西省、四川部分地区有较长时期的甲醇和汽

16、油掺烧应用,甲醇掺烧比例为 3%-5%。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研究院声称开发出一种由 90#无铅汽油、甲醇(含水量 0.1%)及一系列的助溶剂组成的 M15 甲醇汽油。 本项目所提供的高分子聚合技术是合成甲醇技术衍生而来的合成燃料甲醇这样一种 最先进的而且是效果最好的技术。并不是以上第一种方法所叙述的掺烧甲醇燃料的简单混合,而是通过加入催化剂,使甲醇与汽油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新型甲醇汽油。 2.1.3 市场预测 由于石油储量有限,系不可再生资源,而全世界耗油每年都以 8%速度递增,油价不稳,供需矛盾突出。到 2005 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 1 亿吨 ,我国加入 WTO 7 后 ,五年内中国大陆汽车数量将大大增加,油耗总量也将大幅度增长。因此,研究开发可再生资源 -石油替代品,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科技攻关的热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 由于甲醇汽油质优价廉,与石油产品竞争具有绝对优势。甲醇汽油与石油产品一样 ,是各类仇动车的消耗品、必用品。因此,消费空间巨大。镇江市交通运输繁忙,除自身消 费外,可以借助自身地理优势,将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