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424869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eva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文献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题 目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 EVA 业绩考评体系应用研究一、前言部分一、前言部分EVA 即经济增加值,是公司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减去其所有投入资本 IC 的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它是衡量企业价值和财富创造的度量指标。它考虑了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应该获得的投资机会报酬的补偿,相对没有考虑所有投资成本的传统会计利润,更能正确反映公司价值。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

2、合评判。而基于 EVA 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以 EVA 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企业作为一个盈利组织,一切管理决策都要从盈利着眼,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尽管较为完整、考核方式较为科学,但属于一种事后评价,对企业的经营前景没有预测性。在目前的经济金融化时期,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实质上就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价值观, 必然应该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而 EVA 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特点不同,战略目标也不一致。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业绩评价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是动态的。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并提高

3、企业的管理效率。我国对于企业绩效评价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指运用数理统计等相关原理,采用一定的指标评价体系,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在进行定量定性线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进行可靠、公正的评价。从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合理、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业绩。传统的绩效评价仅仅把重点放到了企业的会计利润,忽视了现金流及资本成本的考核,造成了绩效评价的失衡。同时也无法回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根据这本质的要求设计适合的评价指标?我们需要寻找既要和企业价值存在联系,能够满足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同时又能对期间经营质量作出判断、对经营活动提供支持

4、的指标,本文将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经济附加值(EVA)对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上述目标。二、主体部分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对于(一)国外对于 EVAEVA 业绩考评体系的研究成果业绩考评体系的研究成果Pities Mahanoy(2006)指出:经济附加值却经常被批评为是不正确的绩效的措施。首先, 争论的是经济附加值指出市场形式根据的是市场预期企业价值而不是其账面价值。其次,期望值由包含周期的现金流和资本收益的市场形成的。经济附加值似乎并没有获得效果或预期的组合回报。第三,经济附加值是基于绩效测量的会计,因此没有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公司业绩。基于管理的报酬制度的经济

5、附加值也经常表面的批评它可能会导致部分公司管理的不正常行为。特别是,它认为基于薪资制度的经济附加值也会阻碍前瞻性费用如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John Evans 和 Robert Evans(1999)指出:对管理层薪资水平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考察发现激励报酬与 EVA 成正相关。在文件中提出的证据进一步支持那些主张基于激励机制的补偿方案,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工作相一致。它揭示了一个额外的标准,超出了传统会计和市场的其他方面措施的高管薪酬的研究,但与他们也有共同之处,与佘凯拉米(2001 年)的发现相一致,解释力是相对温和的。总之, EVA 业绩考评体系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二)国内

6、对于(二)国内对于 EVAEVA 业绩考评体系的应用研究业绩考评体系的应用研究 1、企业生命周期和业绩考评理论综述(1)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王东民(2005)指出:企业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和人及其他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由于研究的基点、焦点以及目标、方法等的不同,因此,理论上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具体描绘是多种多样的。爱迪斯博士对企业生命周期做过极为细致的分析研究,他曾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十个阶段;丘吉尔和李维斯等将企业成长周期分为存在阶段、生存阶段、成功摆脱束缚阶段、腾飞阶段以及资源成熟阶段。当然,无论怎样具体划分,

7、构成企业正常生命周期的不外乎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几个基本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和遇到不同的组织危机。企业能如果识别阶段特征,跨越危机陷阱,就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孙建强、许秀梅和高洁(2003)指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今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有盛转衰的过程。西方管理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延续企业生命,使其成为“长寿公司” 。我们也看到,国内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趋势:国内部分企业(如海尔、长虹等)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另有一部分企业却日趋没落,如:巨人集团等。

8、所以研究西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研究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采取的不同管理活动,对造就国内生命型企业就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赵炼刚(2000)认为:分析企业的生命周期,首先应该一分为二,分别从企业的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进行分析,接着把两者合为一体,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以对企业的优劣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企业可根据这些优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曾颖(2003)中指出: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评价不应采取统一的标准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及企业自己制定的发展战略, 以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为目标, 来确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标准, 以此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做出评价, 并保持评

9、价的连续性, 以便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根据企业的评价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总之,国内学者一致认为生命周期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且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而发展目标是不一样的,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重视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2)关于 EVA 业绩考评体系研究王化成和刘俊勇(2004)指出:业绩评价就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 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 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是由下列因素有机组成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金占明和逯金重(2006)指

10、出: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绩效的控制与评价主要体现在企业流程上, 其中主要包括 MBO、ISO、BPI、BPR、6 等流程管理工具, 其思想各有所长, 但又都有失偏颇, 上面的各种流程控制方法大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TQM 通过注重流程的每一个细节来优化流程, 起到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但在 BSC 提出之前, TQM 将精力集中在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设计改善方案上, 而实际中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 不得不进行取舍。这就出现了问题在你没有看清整体战略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势必趋于盲目。刘巍(2002)指出:以单纯的财务指标为中心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使得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冲动去操纵财务数据,热衷于利润的

11、数字游戏。为了不同的目的,他们将利润指标玩弄于股掌之中,通过随意调整折旧时间、提前或推迟收入的确认、债务重组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姚娟(2009)指出:基于生命周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系统性、相关性、均衡性、成本效益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彭维湘(2007)指出:考评指标设置原则主要有有效支撑企业战略,考评指标的设计要确保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每个指标都成为一个有力的牵引企业发展的因素;指标的可获得性强,无论财务还是非财务指标、定量还是定性指标、结果还是过程指标,一般选择比较重要且容易获得的指标;指标的系统性强,设计的考评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相应控制点之间的关系

12、,从而有利于从过程到结果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2、企业现有(传统)业绩考评体系的缺陷吉彦平(2010)指出:传统的业绩衡量以会计利润为核心,但会计利润只考虑以利息形式表现的债务融资成本,而忽略了股权资本的成本,从而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在这种标准下,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成为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过度投资和追求短期利益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李春艳(2010)指出:,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忽略资本的使用成本,造成国有资产投资流失;注重短期财务指标,忽视长期非财务指标;缺乏应对不可控因素的调整指标。刘秀琴(2009)中指出:我国对于企业绩效评

13、价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指运用数理统计等相关原理,采用一定的指标评价体系,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在进行定量定性线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进行可靠、公正的评价。从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合理、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业绩。传统的绩效评价仅仅把重点放到了企业的会计利润,忽视了现金流及资本成本的考核,造成了绩效评价的失衡。3、EVA 业绩考评体系的特点和优越性胡春秀(2010)指出:EVA 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减除资本成本,并对按现行核算方法计算的会计利润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增加值作为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和综合考核指标。这样可以比较准确

14、地反映公司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所有者(股东)创造的价值,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EVA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能正确引导企业的行为。EVA 业绩评价系统不仅对面向未来也适用于面向过去,将分权化组织的衡量标准保持一致。张洁(2010)指出:EVA 绩效评价体系是由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分析报告六要素组成。其中,评价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是绩效评价体系的中枢,决定了其他要素的内容和形式。陆艳艳(2010)指出:、EVA 价值管理体系的优点主要有 EVA 改变行为方式;EVA 考虑资本成本;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兼顾公司的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的业绩考评体系以财务指标为主

15、,以会计利润为中心,忽略了资本的使用成本,存在严重的缺陷,而 EVA 业绩考评体系刚好弥补了传统的业绩考评体系存在的弊端。4、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业绩考评体系的内容陈颖和马广奇(2010)指出:EVA 是经济增加值,最基本的形式是企业的剩余收入,其基本要义是企业的剩余收入必须大到能够弥补投资风险。从算术角度看,EVA 是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EVA=NOPAT- C%TC 公式的经济含义是:若 EVA 为正,表明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企业价值增加;若 EVA 为零,说明企业的盈利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获得的最低报酬;若 EVA

16、 小于零,即使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为正值,也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企业的价值在减少,出资人的财富受到侵蚀。马英华(2009)指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内部业绩评价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是动态的。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张恬和刘建伶(2010)指出:孕育期的组织管理任务有:市场机遇的识别与评估、资源与能力分析、虚拟企业目标的确定、运行模式选择;组建期的组织管理任务有:选择合作伙伴、虚拟企业的组织设计与资源重组、虚拟企业的敏捷性度量、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期的组织管理任务有:虚拟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伙伴的信任关系管理、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运行期的质量管理、虚拟企业工作流程管理;解体期的组织管理任务有:项目中止识别、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解体后的事务处理和虚拟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赵黎明和潘康宇(2008)指出: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指标间信息重复。二是这些评价方法偏重于采用指标权重,对指标进行静态分析,对于经常处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