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精 毒 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24553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 精 毒 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麻 精 毒 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麻 精 毒 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 精 毒 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 精 毒 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特殊管理药品什么是特殊管理药品1、狭义的特殊药品,是指麻精毒放,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 性药品。 2、广义的特殊药品,即特殊管理的药品。则除上面的 4 类药品外,还包括药品 类易制毒化学品,兴奋剂,含特殊药品类复方制剂。 2.什么药才会被列为国家特殊管理药品?什么药才会被列为国家特殊管理药品?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 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3. 药品的质量特性表现为 4 个方面:有效性:指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我国对药品的有效性分为“痊愈

2、”、“显效”“有效”。国际上有的采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来区别。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反应的程度。新药的审批中要求提供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数据。稳定性: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规定的条件是指在规定的效期内,以及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的条件。均一性:指药物制剂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4.药物滥用(Drug Abuse) 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 定损害。 5.(1)不论是药品类型,还是用药方

3、式和地点都是不合理的; (2)没有医生指导而自我用药,这种自我用药超出了医疗范围和剂量 标准; (3)使用者对该药不能自拔并有强迫性用药行为; (4)由于使用药物,而往往导致精神和身体危害、社会危害。6. 药物滥用的范围(1)麻醉药品。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等。 (2)精神药品。包括中枢抑制剂,如镇静催眠药;还有中枢兴奋剂, 如咖啡因;此外还有致幻剂,如麦司卡林、 LSD 等。 (3)挥发性有机溶剂。如汽油、打火机燃料和涂料溶剂等,有抑制和 致幻作用,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赖性。 (4)烟草。其主要成分 尼古丁长期使用也可致瘾。 (5)酒精。长期酗酒也会产生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性。 7. 常用

4、药物滥用抗生素的滥用。如滥用庆大霉素等 氨基苷类抗生素 ,常可引起耳毒性,由此引起的耳聋,在聋哑学校中已占很大比例,多是迟缓反应(最长可达半 年)。老人则引起听力下降。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长期 盲目地应用,可致伪膜性肠炎。近年来,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洁霉素等应用增 多,难辨性梭状芽孢杆菌 感染所致的伪膜性肠炎不断出现,且有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如非那西丁可致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或泌尿 系癌,已为国际上所公认。它还可使老人或小儿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而发 生紫绀症状。氨基比林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因此而出现败血症。 含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还未被淘汰,

5、且均在市场出售,故选用时 应密切注意。近年来,也有解热镇痛药对肾损害的病例,多为长期大量滥用 所致,称为解热镇痛药肾炎。 中药的滥用。滥用人参导致严重反应的报告已不少,甚至还有引起死 亡者。中药引起死亡的报道,也出现在巴豆、苍耳子、六神丸、雷公藤、甜 瓜蒂、木通、苦楝子等药物。长期服用带朱砂的成药,如朱砂安神丸、活络 丹、天王补心丹而致汞中毒的事例,也屡有报告,这是由于其中含有可溶汞 盐或游离汞而导致蓄积汞中毒 昨日从媒体上看到,药店开始限售含麻黄碱类药品,一次不超过 5 个最小包装。含麻黄碱类 复方制剂属于临床常用药品,像新康泰克胶囊、 “白加黑”等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常见疾 病的药物,老百

6、姓不凭处方也能从药店买到,目前并未列入毒、麻药物管理。不法分子以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取麻黄碱后制造冰毒,说明药物滥用又迈上一级台阶,势必造成 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危害。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加强对含麻黄碱类复方 制剂的管理,彰显出控制药品滥用的复杂、艰巨形势.药物滥用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由此导致出现耐药菌株和医院院内感染的问题,增加了感染概率和医疗成本支出。平喘药克仑特罗被起了一个通俗的名称“瘦肉精”,用于生猪饲养,给消费者带来意外化学药物中毒的风险。上述药物滥用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所表现出的二个显著特点使其危害具有局限

7、性:1、受害者是被动的,主要造成的是机体生理方面的损伤。2、健全管理机制,有望彻底将其消除。而药物滥用一旦和毒品相关联,将带来难以应对的药物依赖现象。药物依赖也称药物成瘾,带有强制性的使用与觅求某种或某些药物的需求,并于断药后不断产生再次使用的强烈欲望。药物成瘾是非医疗需求用药的突出危害之一,是药物滥用的后果。凡已形成药物依赖性的个体,通常具备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纠正难度极大。吸毒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公元前 4000 年,巴比伦人已经知道鸦片对人体可以产生强烈的精神作用。17 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向我国强制倾销鸦片,造成当时毒品泛滥,不仅大肆掠夺国民资产,也造成了国民精神文化和健康的

8、危害,由此导致了著名的鸦片战争。鉴于鸦片、吗啡对人体的损害臭名昭著,人们通常对其采取鄙弃的做法。1919 年,日本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本文开头时提到的冰毒:甲基苯丙胺。在二战期间,甲基苯丙胺曾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二战后,日本将库存的苯丙胺类药物投放市场,造成50 年代的首次滥用。上个世纪 60 年代,欧、美国家的夜总会、酒吧、迪厅、舞厅中开始滥用这类毒品。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被标榜为不易成瘾、损害轻微的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趋势,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

9、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来源有限,价格昂贵;而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由于可以按照化工生产模式获取,其价格相对低廉,危害更为广泛。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使用,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更适合在娱乐场所使用。冰毒(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被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冰毒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毒者的预期寿命明显缩减 。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屡屡肇事,引发社会治安事件。限售含麻黄碱类药品,表明了政府反对药物滥用的良好意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城市中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为数众多,制毒者依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获得无数个“5个最小包装”。直视药物滥用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仅需要加强药物管理,也需要从青少年教育入手,宣传毒品带给人们的不尽痛苦和危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