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423422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卷常州师专学报2 00 2年第l期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秦德祥(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 300 1 )摘要:“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比“民族音乐教育”的提法更准确,内涵更广,立足更高。中华民族音乐母语应该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包括中国新音乐。诗词吟诵音乐是 中国传统人文音 乐的要项,是实施音乐母语教育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 途径之一。关健词:“民族音 乐教育”;“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 乐诗词 吟诵音乐一、“民族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近些年来,在音乐教育界,喜喊响亮的口号,爱提新鲜的说法,一个口号还 没有来得及具体实施,新的口号又接踵而 至;

2、一种提法尚未辨明其本身是否还值得仔细推敲,另一种提法又粉墨登场了观念在 不断更新,理论在逐步深化,固然令人欣慰,但往往 由于缺乏 足够的时间去深究,没有在实践中进行充分的检验和修正,使一些确实很有道理与价值的口号或提法不能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民族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是这样的例子。按汉语习惯,“民族音乐教育”似可作两解。其一是“民族的音乐教育”,即 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教育,如该民族的音乐教育思想观 念、历史 沿革、制度法规、教材教法、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等。其二“民族音乐的教育”,即在某一民族的 文化背景 下,以其民族音乐为主要材料的音乐教育。基于两种不同理解,显然

3、,会产生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的课题:前者属于 民族音乐学,后者则属于音乐教育学。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取上述第二解。那么问题的焦点是“民族音乐”该作何解。在“民族”一词 没有限制词 的条件下,它可以是整体的“民族”概念,也可以是单个的民族。如果我们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我国的各个民族,那么,“民族音乐”便是“中华民族的音乐”,“民族音乐教育”便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提法,不能作两 解,所以其含意更为明确,内涵更广、立足更高。这一提法强调 了音乐教育不以知识技能为主体,而是作为民族文化的音乐教育。赘言之,即是“在民族文化大背景下 的音 乐教育”和“在音 乐教育中贯彻民族文化”

4、。这种提法与“民族音乐学”的精神和内涵相一致,从而将普通音乐教育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和境界。“中华文化母语”的内涵非常广泛,就普通音乐教育这个范畴而言,除了“大文化”的其他各方面外,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音乐母语”?也就是说,什么是“中国 民族音乐”?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那么,就很可能使这个原本十分作者简介:秦德祥(1 939一),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第一中学高级 教师,现退休。2002年2月扦情短歌山歌 劳动号子小调叙事长歌r . . . . .k一正确的命题失去实际意义。这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近百年来在西方音乐 强烈影响下 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是不是“中国民族音乐”?有

5、人认为是,理由是:由中国人创作、中国人表演、具有中国 民族风格的音乐,怎么会不是“中国民族音乐”?即使是“新潮音乐”、通俗音乐、海外华人创作的音乐,只要 是具备上述条件的,都是。也有人认为:只有在受到西洋音乐影响以前产生的“中国 民族传统音乐”才是“中国民族音乐”,近 百年以来的那些音乐,应该称为“中国民族新音乐”。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认为在既要 重视“文化”背景又强调“母语”的前提下,应以“中国 民族传统音乐”为“中国 民族音乐”的范围,而不包括近现代的“中国民族新音乐”。以此为内容的教育,是“中华民族音乐母语的教育”,略称为“音乐母语教育”,可以理解为“音乐的母语教育”,也可以理解为“音

6、乐母语的教育”。以上所论或有咬文嚼字之嫌,但为了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本可以避免的麻烦和损失,用语必求准确明了。独奏音乐民众音乐器乐音礼合奏音乐(各乐种)雌振以又 宫廷音乐艺人音乐礼音乐礼音乐烤音乐曲(各戏种)艺(各曲种)妓音乐官府家乐、青楼音乐等)族音乐琴音乐特殊阶层音乐琴一;诗词音歌词调音乐文人音乐吟诵音乐宗教音王创作歌曲一 自度曲佛教 音乐道教 音乐其它宗教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各民族并列,各自细分,略 厂l|e se el|l州|w e l|e es e| |L中国传统音乐二、中国传统音乐(此表未步及的“中国新 音乐”,与“中国传 统音乐”并列在同一层次上,它们共同构成“中国音乐”。)“中华民

7、族的音乐母语”,即指中国传统音乐,就是自20世纪 初接受西洋音乐 影响以前已在华夏大地上 生存发展了数千 年的音乐。对此,我们向来以“中国 民族民间音乐”称之,而且习惯地把它划分为民歌、戏曲、曲艺、民间器乐曲、歌舞音乐五大类。拙以为不然,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极其庞大而繁杂的体系,如按创造和表演者(通常为群体)这一角度来划分,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表所示的内容。本文 主旨并不在于探讨上 述有关名词以及分类问题,想着重说明的只是:l、“民族音乐的教育”只是涵盖 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后者比前者建立在更广阔的基础、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立足点上。2、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 比我们习惯上理解的要

8、 丰富得多,因 了诸种缘故,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至今尚未为我们所充分注意。古典诗词吟诵音乐便是一例。三、诗词吟诵音乐诗词吟诵音乐,指的是吟古诗词古文的音调。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积淀的产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文人的诗词制作、修改、口头交流发表、听赏,多在吟诵 中进行。神州大地、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东方诸国诸地、全球炎黄子孙世界,随处可闻吟诵之乐。当前各地文化教育界、知识界尚有一 些老先生善长于此,他们的年龄通常在70岁以上 了。吟诵音乐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内容宏 富、流布广泛、异彩纷呈,实堪与民歌相媲美。按西洋音乐观点,吟诵音乐 属声乐中无伴奏“独唱”形式,但急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

9、它并非某人某时所创作,而是一种“口传文化”,向来无谱可循,通常源 于家学或师授,以当地方言代代相传。在流传中因人因地自然地产生种种变异发展、创造,一种基本吟腔,通过适当变通的办法,可用来吟诵同一格律的许多首诗歌作品或同一 词调 的许多首词作这些特点均与民歌相仿。只是 它 主要在“文化人”中流传,所吟唱的词句限 于传统诗词与古文,大都有作者和创作者年代可考,便有别于民歌。在中国传统文人音乐里,它的丰富、悠久、广泛,它的文化价值,都足以与古琴音乐相媲美。近数十年来,民歌因系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得以大量 的采集、整理、宣传与推广,古琴音乐因有大量 的古谱与古籍资料可据,亦得到较好的发掘、整理、研究与传

10、承,而诗词吟诵音乐却既 因是“封建文人”、“士大夫阶级”的音乐,又缺乏 一定的史料,在“左”的思潮禁锢下,长期遭到冷落。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园圃里这一艺术奇葩,几乎被弃置于人们“遗忘的角落”里!.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吟诵不同于朗诵,也有别于唱歌。吟诵与唱歌,虽同为文学成素与音乐成素的结合,但吟诵 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由诗词文句的诵读自然地派生而出,其词曲密切溶合的程度,非一般歌 曲所能比。国际著名语言学家、我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赵元任遗有用常州方言吟诵王之焕名诗登鹤鹤楼) )的乐谱 l ,我们如果先诵读这首诗(最好是用常州方言),反复诵读许多遍后,再适当地加以“音调化”,便会发现,它已经和赵元任先

11、生 的吟诵谱基本上一致了。吟诵者并非作 曲家,音乐素养大都极为一般,但由于世代相传,由于长期反复吟咏,使他们在吟诵音乐的创造上,在词 与曲、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上,显露出惊人的天才,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哲学、美学、文学、音乐学、语音学等广泛文化范畴的深刻理念。传统诗词吟诵音乐不同于作曲家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后者是个人作品,它不同于一般歌曲之处,只在于以传统诗词为歌词 和对 于传统吟诵音乐风格的模仿,它专词专曲,不能用同一曲调去 唱另一首诗词。如果说前者是“源”,后者则是其“流”;前者是“根干”,后者则是“枝叶”。前者的价值在于“传统”,后者的意义则在于“创新”,若 论“中华音乐文化母语”,当以

12、传统诗词吟诵音乐为尊。近百年来,新诗主宰诗坛,朗诵艺术兴起,文化生 态环境的变化,使诗词 吟诵音乐成了濒临灭绝 的历史文化“物种”。但是,新诗否定不 了传统诗词,朗诵取代不了吟诵,传统吟诵音乐正如许多的历史文物、老古董一样,再好的音乐新作,也不可能掩盖传统艺术的光辉。回顾20世纪 的中国音乐,我们不难发现,当今舞台上展现的民歌、民族器乐曲、戏曲等民族传统音乐,大都在不 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洋音乐的“改造”,或多或少地损丧了民族音乐固有的特质。传统吟诵音乐等少数艺术门类,却仍然基本上保留着汉族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从而成为汉族音乐的“活化石”。4 2年前,赵元任先生曾疾呼:“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

13、个传统差不多都失去了,这真是可惜的事。”P J (P 8 )四、诗词吟诵音乐与音乐母语教育在“中国唐宋名 篇音乐朗诵会”上,江泽民主席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了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我 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古典诗文的吟诵向来 占有重要的位置。它首先是旧式教学的一 种启蒙教育手段。孩子 自牙牙学语之时起,便被授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等名篇的吟诵。有关的研究表明,3一8岁的儿童能在毫无负担的玩乐之中日积月累地背诵1 0万字的诗词。尽管他们 当时还不 可能懂得这些诗词的含义,日后自会逐渐深化对这些

14、诗词的理解,而且既是自幼娴熟于心,便会自然地成为其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生不忘,无形 中影 响着他的思 想言行,有益于他们性格品质的健康成长,而且随 时运 用自恩常州师专学报2 002年2月如,终生受用不 尽。按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来, 传统的诗词吟诵教育至少有下 列四方面的价值:1、寓教于乐,在玩乐中进 行,学习不成 为负担。2、早期教育,从幼儿抓起,从学前抓起。3、溶文学 与音乐于 一体的综合文化素质教育。4、普及性的教育。当今不少家长让幼儿 背诵一 些唐宋诗词名句,当是这一传统教育方式的继承。此外,当孩子进人正式课业后,吟诵加深他们对于诗词意蕴的理解、感悟 和体味,帮助他们记忆、背诵和

15、把握诗词艺术特点。步人成年后,吟诵又成为他们进行创作、修改和口头发表的得力助手。诗词吟诵在汉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教育、发展、繁荣和传播等诸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 没。出 于个人兴趣,笔者自1 990年以来,遍访了江苏常州市区所有能用当地方言吟诵 的1 7位吟者,采录了 巧0余首(篇)诗词 文章的吟诵资料,得磁带音响6盘,计约3 00分钟,l n (R l2刃,开始从事这一采录工作时,还 只是认识到它是文学、音乐、语言学交叉 的边缘科学,考虑到抢救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而并未与音乐教育联系在一起。出乎意料的是,1994年在杭州举行的一次音乐教育学年会上佩茎者于无意之中透露了此事,与会者反映强烈,

16、赵赵宋光两位前辈表示 了极大的兴趣与支持,并认为应该将诗词吟诵音乐 列人 中小学音乐教材,当时我 尚不 十分理解此言深意。“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 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先后提 出,使我领悟 到 两位前辈当年并非兴之所至、即席发挥,而是出于深思熟虑、高瞻远瞩。为此,通过现代社会遗存对频临灭绝的文化物种进行逆时性追溯,研究、传承,拯救尚未引起社会普遍 注意的民族传统音乐遗产,是我们面对的追切课题。笔者曾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采用传统的“口授心传”方法 进行过一些吟诵教学的尝试,学生兴味盎然,在 上 海等地也 曾简略地介绍过诗词吟诵音乐,同行们表现了极浓厚的兴趣。音乐教育本是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理解本身并没有错。学校领导保证或增加音乐教育的时间,音乐教师多教一些课,多搞一些活动,自然都是 重视素质教育的表现。但音乐课与音乐 活动究竟教什么,做什么,怎 么教,怎么做,进行哪些方面 的素质教育,运 用哪些材料和手段这一系列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内容与质量的具体问题,都有细加探究的必要。仅从其中的“教什么”一方面而论,假定有三位音乐老师,教学都很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