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毕业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388057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通风毕业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题目:XX 煤矿煤矿通风设计通风设计专专业业: 矿矿井井通通风风与与安安全全 班班级级: 通通风风 071 姓姓名名: XXX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XXX 1目目 录录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概况.2第一节 煤矿概述.2第二节 采掘工作面现状.3第三节 瓦斯、地温情况.3第三章 采区通风设计.4第一节 采区通风通风系统.4第二节 采区所需风量的确定.4第三节 采区通风阻力及总风阻.7第四章 采区内的通风构筑物.9参考文献.10致 谢.112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的布置形式,采区通风路

2、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通风设施和设备等基本内容。它与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采区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无益漏风少;2、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三、通风构筑物设置较少,安设得当、质量好;四、进风流污染小;五、工作面串联少;六、采区总风阻较小,可靠性高;七、采区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八、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第第 2 章章 概况概况第 1 节 煤矿概述XX 煤矿位于 XX 县城西北,行政区划属 XX 县 XX 镇管辖,煤矿至 XX 镇有XXkm 矿区公路与 XX 公路相接,煤矿至 XX 县城约 XXkm,交通方便,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 XXXXXXXXXXXX;

3、北纬 XXXXXXXXXXXX。XX 煤矿始建于 XX 年,当时没有设计,由煤矿自己组织建设,2008 年生产能力变核为 9 万 t/a。XX 煤矿 2 采区为准备采区,采区布置在+1960m 水平 C23煤层中,在 C23煤层中沿煤层的走向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长度设计为 60m,走向长度为 354m,采煤作面采用走向长臂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爆破采煤。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两条上山相距 30m,长度均为 354m,两条上山的下底均为 2.5m,上顶均为 1.6m,巷高均为 2.1m,巷道断面积3为 4.31m2。采区总进风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中,距煤层底板垂

4、直距离 20m,煤层底板岩层稳定,属于中等稳定性岩层,采区总回风巷布置在煤层中。采区总进、总回风巷长度分别为 508m、478m,断面积均为 4.31m2。采区下部车场为大巷装车式,绕道位置为顶板绕道。C23煤层厚度 1.21.6m,平均 1.46m,煤层层位稳定,属稳定型中厚煤层,煤层结构单一,煤层类型主要为快半暗型煤,顶板岩性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采区内煤层赋存角度平均约 28,煤层工业牌号为无烟煤。C23煤层经鉴定为不易自燃煤层。第 2 节 采掘工作面现状采煤工作采用金属摩擦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柱距 0.6m 排距 1.0m,采高1.2m,最大控顶距 4.2m,最小控顶距 3

5、.2m,控顶距 1.1m 特殊支护采用木垛、戗柱,采用风钻打眼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上出口高度 1.8m,下出口高度 2.0m,上下出口 20m 范围内采用双排摩擦金属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采煤工作面、工作运输巷,运输上山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至采区煤仓。掘进工作面采用架棚支护,支护间距 0.7m,运输巷上宽 1.6m,下宽2.4m,高 2.0m,回风巷上宽 1.4m,下宽 2.2m,高 1.8m,采用风钻打眼爆破掘进,人工装渣,人力运输,前探支护采用链条吊挂钢管加背板,控顶距 0.1m,支护材料支护方式、工程质量,作业形式等与作业规程中的规定相符。第 3 节 瓦斯、地温情况XX 煤矿斜井于

6、2007 年 1 月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鉴定结果表明,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6.9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4m3/min。该采区属于 XX 煤矿斜井,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年平均气温15-16,最低气温-8,最高 36-37,最高月平均气温 25,最冷月平均气温 5。4第第 3 章章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设计设计第 1 节 采区通风通风系统采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利用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两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两条上山都可以行人。新鲜风流从采区总进风巷经过轨道上山供给采、掘工作面,污风流入采区总回风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用 U 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

7、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第 2 节 采区所需风量的确定一、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Q采=100Q瓦K瓦=1000.941.8=169.2m3min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Q瓦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瓦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炮采工作面取 1.42.0。2、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采4N=435=140 m3min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按工作面气温计算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它的气温与风速应符合表 1 的对应关系。Q采=60v采S采K采=605.110.9=275.94 m3mi

8、n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m3min;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积,m2,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5K采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按表 2 选取。表表 1 1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表表 2 2 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表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表4、按炸药量使用计算Q采=25A采=2515=375 m3min式中 25每使用 1炸药的供风量,m3min;A采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5、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 0.25ms 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采600.25S采=600.256.66=99.9 m3min按最高风速 4

9、ms 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采604 S采=6046.66=1598.4 m3min所以该工作面的供风量为 375 m3min。二、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很多,但在设计阶段,公式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均难以获得,因而无法采用。所以,一般是跟据掘进断面的大小和送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采煤工作面风速(ms)15 1518 1820 2023 23260.30.5 0.50.8 0.81.0 1.01.5 1.51.8采煤工作面长度m工作面长度风量系数50 5080 80120 120150 150180 1800.8 0.9 1.0 1.1 1.2 1.301.40

10、6风距离长短选择不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再按局部通风机的铭牌配给不同风量。Q掘=Q通I K通=15011.2=180 m3min式中 Q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K通为保证局部通风机不产生循环风的系数,一般取 1.2 1.3,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 1.2,有瓦斯涌出时取 1.3。三、采区硐室需风量采区变电所的供风量一般为 6080m3min,采区绞车房(绞车的直径D1.2m)的供风量一般为 60120m3min。四、采区总需风量K)(硐掘采总QQQQ=(375+360+200)1.20=1122 m3min式中 采煤工作面风量之和,m

11、3min;采Q掘进工作面风量之和,m3min;掘Q独立通风硐室风量之和,m3min;硐QK采区风量系数,一般取 1.201.25。五、风量分配如果采区的总供风量是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的,或是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涌出量计算的,即没有对采区内各工作面所需风量进行计算,则应对采区的总供风量进行分配。采区总风量确定后,分配到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应不得低于其计算的需风量;所有巷道都应分配一定的风量;分配后的风量,应保证井下各处瓦斯及有害气体浓度、风速等满足规程的各项要求。计算需分配给采煤工作面的风量硐掘总采QQQQ=11223602007=562 m3min式中 Q总采区总供风量,m3min。风速

12、验算所求出的风量,须按井巷、采掘工作面的设计断面求出风速,并与规程规定的允许风速(表 3)进行比较,对不符合允许风速要求的井巷,进行风量的调整。表表 3 3 各种井巷允许风速各种井巷允许风速第 3 节 采区通风阻力及总风阻一、采区通风阻力的计算采区通风阻力是新采区并入矿井通风系统后,对矿井主要通风机工况点进行调整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采区通风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采区通风阻力,可以根据采区通风系统的网路结构,选择其中一条通风量最大、路线最长的串联风路进行计算。1、计算摩擦阻力,Pa2 3QSLU摩h式中 h摩计算风路中某断巷道的摩擦阻力,Pa;巷道摩擦阻力系数,m3或 Ns2m4;L巷道的长度,m;允许风速/ms-1井巷名称最低最高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专为升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