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335203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2《论语》十二章 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 12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时间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学 习 水 平 知 识 点识记理解应 用分 析综 合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课堂 教学 目标思想教育内 容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课型教读教具 多媒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

2、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 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 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 y 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 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 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

3、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 “仁”即“爱人” 。他把“仁” 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 ,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 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

4、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 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n) 不亦说(yu 邑)乎 三省(xng)吾身 传(chu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 说:愉快、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

5、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 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 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 省:反省; 为:替、帮; 谋考虑事情;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 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 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

6、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 。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 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 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 越过;矩,规矩。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

7、界事物所迷 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 越出规矩。 ”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 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 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 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 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 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 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 用的。 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复习、背诵前三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