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3068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养鸡技术简介_可行性研究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下养鸡技术要点(林地养鸡;林下养鸡;林禽模式;溜达鸡;林下经济)一、模式概念林地养鸡模式,就是一个林果种植大户,充分利用林果间隙地,用围栏的形成发展肉鸡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本模式属生态型、庄园型养殖模式。二、基本条件1、场地条件。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藤木龄 2 年以上为宜,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2、业主有一定养鸡经验,并受过畜牧部门专业技术培训。三、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消费热点,选择“三黄” (羽黄、喙黄、胫黄)鸡,体形中等,符合消费者需求为宜。2、饲养管理。42 日龄以前,参照商品蛋鸡饲

2、养管理办法执行。3、林地放养。 (1)转入林地:42 日龄时,视天气情况,转入林地放养。 (2)林地放养:林地每亩放养 80 羽左右,每 5 亩左右为一单元,是否采用圈网要视园地条件决定。放养棚舍面积以 6 羽/右建造,棚舍既要通风,又要御风雨,冬天防寒。 (3)饲喂:0喂 4;31龄喂大鸡前期全价料,同时添喂 10%、麦、糠麸类饲料,添加比例随日龄逐步增加;60日龄以上,早晚各喂 1 次大鸡全价料,同时添喂 40%、麦、糠麸类饲料,比例随日龄增加,100 日龄后,全部喂谷、麦、糠麸类饲料,饲喂时间 5 个月左右,体重平均 (4)用药:按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掌握好停药期,不得使用违禁

3、药物。 (5)免疫:种类有鸡马立克、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鸡痘等,免疫程序及方法,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四、发展前景林地养鸡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绿色食品,通过逐步推广,扩大规模,发展特色养鸡,形成特色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五、实际典范有报道,大悟县芳畈镇芳畈村黄清宝,2006 年 4 月林下饲养土鸡(江汉鸡)1500 只,9 月底出售,获利 元。果园、林地饲养鸡技术要点1、品种的选择以选育了的地方鸡或以地方鸡开发的杂交鸡为宜。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力强、生长快,克服了土种鸡优质不高产和洋鸡高产不优质的矛盾

4、。如以卖活鸡为目的,优质鸡饲养期在 100d 左右,体重 好。此时鸡已接近性成熟,鸡冠、羽毛丰满富有光泽,毛色、体型与纯种土种鸡十分接近,肉质细嫩,口感风味较好,适宜煨汤和烧、烤。如以产蛋为目的,首选饲养绿壳蛋鸡,该鸡只平年产蛋 10蛋比洋鸡蛋价高 30%以上。2、搭建鸡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与主要干道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建鸡舍。鸡舍建在高大的乔木树下、果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放牧场面向果林、树林。鸡舍采用塑料大棚,棚宽 6m,长度视养鸡数量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塑料膜,其上铺一层 5稻草,形成保温隔热层,在草上再用塑料膜覆盖,并用尼龙绳系牢固定。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

5、节室温和通风换气。棚舍内垫沙或短稻草,舍内每平方米养鸡 6。为有利于防病,在一个地方养几批鸡后,可转移地方再建。在一个地方养几群鸡时,鸡舍之间应相互远离,不要搞“养鸡小区” ,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或因不慎造成“火烧连营” 。3、进雏时机初养鸡者,进鸡可选在气温较暖和的春季,取得经验后一年四季均可进雏养鸡,但为了有利于产品上市卖出好价钱,优质鸡生产要尽量避开农村千家万户土种鸡、土鸡蛋上市的高峰。也不要把产品集中安排在节日上市,以防产品上市过于集中而价跌。4、饲料管理要点是雏鸡保温。雏鸡第一周龄温度要求 32,以后每周下降 2二是饲养规模。以每群 500 只左右为宜,放

6、牧场地大则可扩大群体。三是适时免疫。一般应接种鸡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疫苗,饲养期较长的产蛋鸡,还应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夏秋季还应接种鸡痘。雏鸡阶段应在饲料中加入防白痢和抗球虫药物。四是饲喂方法。以放牧加补料最佳。40d 以内雏鸡以舍饲喂给全价配合料,此后可白天放牧,晚上补料,并让鸡吃饱。放牧鸡群时应防止农药中毒、暴雨淋、兽害。进入产蛋期后,每天自然光加上人工补充光照时间不少于 16是产品上市。鲜蛋生产出后,要贮放于凉爽地方,并尽早出售。否则鲜蛋会随着贮放时间延长而品质下降。优质活鸡上市可根据市场对鸡的体重、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

7、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林地养鸡发展前景广阔。但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好林地林地的选择对于养好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 70%左右,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以及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则透光效果不好,不利用鸡的生长。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

8、落果后腐烂,鸡吃后易引起中毒。 二、建好鸡舍鸡舍应建在林地内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鸡舍建筑面积按 8。每栋鸡舍距离 30鸡舍与运动场面积比例以 12 为宜,最多不能超过 13。棚舍内外放置一定数量的料槽、饮水器。鸡舍场地使用 5应转换到新场地,有利防疫及减少疫病发生。 三、选好品种林地养鸡要根据鸡群对围林野养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选好鸡的品种。若肉蛋两用鸡可选年产蛋 130、耐粗饲、活动范围广、觅食力强、抗病力好、个体中偏小、肉质细嫩味美的地方土鸡或土杂鸡较为适宜;若以肉用为主,宜选个体中偏大的土鸡或土交鸡较为宜。快大型鸡不适宜林地养殖。 四、搞好饲养管理林地养鸡要

9、注意放养密度、规模、放牧时期及管理。放养密度应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每亩林地放养 150。密度过大会因草虫等饲料不足而增加精料饲喂量,影响鸡肉和蛋的口味;密度过小则浪费资源,生态效益低。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 1500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放养时期要根据林地饲料资源和鸡的日龄综合确定放养时期,一般雏鸡购回后,第一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林地放牧饲养。放养的最佳时期选择 4 月初至 10 月底放牧,这期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其他月份则采取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放牧时间视季节、气候而定。通常 30 日龄以上的雏鸡,夏天上午 9 时

10、至下午 5 时前为放牧时间。冬天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为适度放牧。并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即上午放牧前不宜喂饱,放牧时鸡只通过觅食小草、虫、蚁、蚯蚓、昆虫等补充。夏季晚上,可在林地悬挂一些白炽灯,以吸引更多的昆虫让鸡群捕食。补饲精料的参考配方为:玉米 58%,麦麸 10%,豆粕20%,骨粉 鱼粉 食盐 预混料 3%。同时,有条件的林地要根据鸡的不同大小,划定养殖区域,进行分区轮牧,既使鸡得到充足的天然食物,又可有效地保护林地内资源,使林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在放养期间,要注意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天气突变应及时将鸡群赶回鸡舍,防止鸡受寒发病。为使鸡群定时归

11、巢和方便补料,应配合训练口令,如吹口哨、敲料桶等进行归牧调教。在果树喷药防治病虫害时,应先驱赶鸡群到安全地方避开。若是遇到雨大,可避开 2是晴天,要适当延长 1防鸡只食入喷过农药的树叶、青草等中毒。未分区轮牧的鸡群出栏后,应对果园进行清理,空闲一段时间再养。 五、做好疾病和鼠害防控林地养鸡的环境是开放性的,易受染疫、野禽等侵害,做好科学免疫、驱虫、消毒和和鼠害防控工作尤其重要。一般林地养鸡对 1 日龄的鸡要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4 日龄传支 滴鼻,8 日龄和30 日龄新城疫系苗滴鼻,12 日龄和 25 日龄法氏囊苗滴鼻,35 日龄鸡痘苗皮下刺种,50 日龄传支 2 倍量饮水,60 日龄新城疫系苗

12、肌肉注射,90 日龄鸡大肠杆菌苗肌肉注射,留做产蛋的鸡群在 120 日龄时,还要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灭活苗。鸡群每隔 月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 1 次。驱虫方法可在晚上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第 2d 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补饲时可以同等药量驱虫 1 次。 鸡舍每周清扫一次,转换轮牧区时,彻底清除上一牧区的鸡粪,并用抗毒威喷洒或石灰乳泼洒消毒。鸡舍每 2 周带鸡消毒一次。同时,要在养鸡的林地内养猫,防止老鼠的侵袭。饲养员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的状况,详细记录鸡群的采食、饮水、精神、粪便、睡

13、态等状况。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对受威胁的鸡群进行预防性投服药物。发展林地养鸡,在品种选择和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些?首先要选好鸡型品种,从近几年各地的养殖情况看, “快大型”鸡不适宜林地养殖,而含土种鸡血统的“缓速型”鸡,如江村黄鸡、温氏山地鸡、小绍兴鸡等品种,因其对环境的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上市存活率高、均匀度好,加上其羽毛丰满红润、鸡冠肉髯发达、肉质风味良好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售价较高。 其次,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肉鸡的防疫工作。林地养鸡的环境是开放性的,易受染疫、野禽等侵害,加上不允许喷洒消毒液和避免饲料中预防性用药,鸡群的健康全仰仗免疫工作的好坏。2、

14、实施肉鸡分阶段饲养与轮放。苗鸡的育雏需要育雏室与保温设备,育雏工作可交给正规的肉鸡场代育,或在林地不同的区域建造 1少 1 月令以后才能放入林地。整块林地可划成几个区域轮牧,一般一批为一轮,每亩林地养鸡不超过 250 羽,以避免林地资源的过度消耗。3、投放饲料应科学合理。育雏阶段应选择小颗粒的全价雏鸡料,少喂多添。育成鸡可用中鸡料或用玉米、小麦投喂,喂料次数逐渐减至中午、下午各 1 次,晚上补 1 次,上午一般不投料,迫使肉鸡自由找食,节约饲料成本。4、添置必要的养殖设施。应在不同的饲养区域搭建简易鸡舍,舍内配置喂料、饮水设备,不仅能挡风遮雨,而且还要符合防止黄鼠狼等兽害的要求。5、出售肉鸡应

15、适时。一般林地肉鸡体重达 右、饲养时间达80d 以上就可上市,这时肉鸡的外观、肉质均能达到优质的要求。但也要兼顾市场行情,视肉鸡市场价格的涨落适当提前或推迟上市时间。发酵床养鸡可行性报告一、总论1、项目提出的背景发酵床养鸡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养殖模式,它以全新的养殖概念、采用高新微生物发酵技术、遵循动物生态福利的自然规律、符合国家无污染零排放养殖要求等受到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将彻底改变传统养鸡法中的臭气熏天,苍蝇满天,疾病不断等的弊病,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的动物,具有疾病少和抗病力强、成本低、节水省工、肉质好无药物残留、口味好、养殖圈舍无臭味、零排放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特别是用发酵床养出来的鸡,有类似土鸡的口味,这也是建设此项目的原动力之一,期望以此开启本地生态自然养殖先例,带动生态自然养殖模式技术在本地的发展。同时,发酵床养鸡的鸡舍建设简单易行,投资极少,不破坏原基地结构,没有砖混水泥结构,不影响原地的农业种植用途,不需要申报建筑许可,不平地即可建设,地上设施可以随时搬迁或转移,养殖环境干净无臭味,发病率少,效益稳定,也是返乡打工者创业的好项目。2、项目经济及社会必要性评价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