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30558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修订版科学概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相同大小的物体( )的容易浮,( )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 ),小的容易( )。(填“轻”或“重” “沉”或“浮”)2、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一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物体冷热的程度叫( )。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 )表示。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设计的。5、热传递主要通过( )、( )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 )传到地球上的。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 )来记时,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7、热能从温度( )的物体传向温度(

2、)的物体。8、昼夜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9、( )首先证明了地球在自转。10、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是 2008 年 8 月 8 日晚上 8 点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 )看到电视直播。二、判断题1、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2、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越慢,单摆的摆长越短摆动的速度就越快( )3、地球上新年的钟声是在同一时刻敲响。-( )4、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5、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6、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7、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 )8、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是为了好看。-( )9、水受冷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10、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三、选择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2、 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B、 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 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3、 下列城市,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拉萨 B、重庆 C、北京4、 天文学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 。A、天体运行论 B、八十天环游地球 C、天论 5、当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

4、好的校对时间方法是(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6、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D、无法确定7、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8、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A、头顶正上方 B、北斗星 C、北极星9、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10、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轻的是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四、填图题1、如图,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 )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2、如图,A、B 代表北京和纽约,北京是中午 12

5、点,纽约是晚上 12 点,请在( )中填上北京或纽约。A 代表( )B 代表( )五、实验探究1、 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从西向东绕蜡烛。当转到位置时,北半球阳光 射,是 季;南北半球阳光 射,是 季。2、 小明想做“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的实验,请你帮他设计一下。完成下面的表格。 需要的材料 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实验结论小学科学教师业务考试题汇总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考试题一、新课程理论部分(20 分)( 一 )、填空。(16 分,每空 0.5 分)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_。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 ,构建符合

6、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 、_、_。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学习_、学习_、学习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观、_ 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 的过程。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 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者,也是新课程的_者和_者。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教师_ 和课程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6

7、、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 的人,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具有_的人。( 二 )、简答 :(4 分)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二、专业知识部分(80 分)( 一 )、填空 (20 分,每空 1 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 、科学方法。2、凸透镜有放大、 _、_的作用。3、我国“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 、_ 、_三部分。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 、 _ 、_ 、_

8、五种营养成分。7、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我国科学家是_。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 二 )、选择 (10 分,每题 1 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

9、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

10、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 )简答。 (40 分,每题 8 分)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5、在沉与浮 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 )、案例分析 (10 分)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 13 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 15 颗。”另一位学生

11、马上补充:“不,是 16 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 15 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 16 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 “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附答案:教学理论部分( 一 )、填空。( 16 分,每空 0.5 分)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或(教书育人)。(教育方针),(体系)、(结构)、(内容),(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2、(学习方式)。(

12、习惯)、(意识)、(态度)、(品质)。(价值)、(人才)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或(获得知识)。4、(促进)(研究)(开发)(建设)5、(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发展)(进步)6、(发展)(独立)(独立意义)( 二 )、简答 (4 分)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专业知识部分( 一 )、填空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成像、聚光3、杨利伟4、叶片、叶柄、叶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7、袁隆平

13、8、沉淀 过滤 消毒9、风( 二 )、选择1、A 2、D 3、C 4、A 5、B 6 、A 7、C 8、D 9、C 10、C( 三 )、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