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88161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标题】?论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龚艳林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人道主义精神?同情?人性?民主思想?尊 重儿童 引?言 安徒生是丹麦 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他 创作的文学种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在他的生命历程里,他不断地 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全世界的孩子们讲故事而所有这些关于纯真、 关于善良、关于勇气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后的今天,仍在流传。早在 1919 年, 周作人就曾在新青年杂志上译载过著名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此后,郑振 铎、茅盾、赵景琛等人,也陆续译介过安徒生其他的一些童话,但他们都 是从英、日文等转译的,真正从丹麦文翻译并系统全面地介

2、绍安徒生童话 的是叶君健。叶君健译本的出现使我们能更贴近安徒生的童话。在安徒生 童话来到中国的 90 多年里,中国人对安徒生及其作品充满着持久的阅读兴 趣与研究兴趣。 中国最早接触安徒生童话的是周作人,在 1919 年月写的童话略论 里,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安徒生及其童话。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 在“人的发现”和“妇女的发现”的视野里,儿童被发现了。新儿童观赋予儿 童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精神需求,供给儿童的读物被提上议事日程。安徒生童 话正好是孩子最适宜的精神食粮,于是安徒生童话被看作“儿童的文 学”得到大力提倡。在周作人、郑振铎等人的努力下,安徒生童话来到中 国成为 20 世纪 20

3、年代颇为显赫的文坛事件。安徒生被称誉为“世界最伟大的 童话作家” ,安徒生童话也被赋予了范本的意义。但在 1935 年,安徒 生诞辰 130 周年之际,茅盾在文学卷号上发表丹麦童话作家安 徒生一文,指出“逃避了现实躲向天鹅 人鱼等的乐园里去,是安徒生 童话的特色。现代的儿童不客气地说,已经不需要这些麻醉品了。把安徒 生的童话加以精细的定性分析所得的结果多少总有一些毒质的,就今日的 眼光来评价安徒生,我们的结论是如此。 ”认为“他所给予孩子们的粮食只是一 种空虚的思想,从未把握住过现实,从未把孩子们时刻接触的社会相解剖给孩 子们看,而成为适合现代的我们的理想的童话作家。 ”之后新中国的文艺理 论

4、者为安徒生“平反” ,他们将安徒生诠释为同情劳动人民(如卖火柴的小女 孩 ) 、痛斥剥削阶级(如皇帝的新装 )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以儿童文学史研究为先导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确立了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奠基意义以及世界儿童文学阅读史上的 经典地位,从此安徒生童话成为中国儿童与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必读书,成 为中国发展原创儿童文学的榜样与评价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参照 与标度。安徒生,这个鞋匠的儿子,这个世界童话大师,他的才情和天真让世人景仰。 自从他的童话诞生以来,人们无法拒绝它的美丽,这精灵一样的诱惑穿越 千山万水,让一个多世纪的人们惊叹不已。安徒生

5、童话就像童话世界 里的一粒钻石,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依然闪烁着迷人而绚烂的光芒。 至今,人们还在海的女儿中感受灵魂与灵魂交融的伟大,在柳树下的梦 中渐渐逝去的美梦里紧握一份忠贞和善良,在丑小鸭的成长经历中体验着 执著的力量,在皇帝的新装中品尝一种难言的心酸和无奈,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的火光中激发对生命终级的关怀和仁慈安徒生童话如此 引人入胜并倍受推崇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突出的原因之一在于安徒生童话 深具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广阔的思潮,派别众多,各家说法不 一。不过,公认的解释还是有的。一般哲学辞典或百科全书大体上把它区分为 两种主要的含义:一是狭义的:

6、专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一种思想和文化运动;一是广义的含义:强调人的价值,赞美人 的尊严,坚持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追求人的发展和完善的思想或观念。1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来说,虽是十六、十七世纪在欧洲为了反对中世纪的专 制主义而兴起的,但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理想却是自古以来一直活在人们 的心里,一直流行,传播在人们的口头笔下的。也在五四时期作为反封建、反 束缚的思想武器传入中国。虽然随着时代、社会条件的变化,人道主义的内涵 也不断的发展,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点共同的东西来,那就是对人类深 切的关怀。而安徒生童话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正体现于此,体现为他对人类 深

7、深的同情和关爱。 一、感同身受的真诚同情 安徒生说过:“爱和同情这是每个人心里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 ”? 他正是以这样的感情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深厚的同情心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 和全部创作。这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他少年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以 及从这种生活经历中所产生的对人民的同情分不开。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属于 这个范畴的作品, 她是一个废物也是。 卖火柴的小女孩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除夕之夜,卖火柴的小女 孩光着脚在街上走着,又冷又饿,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哪怕一根火柴对她是有好处的,于是,小女孩连续 划了四次火柴。温暖的火焰中相继出现了

8、一个暖烘烘的铜制火炉;一只冒着香 气的背插刀叉的烤鹅;一颗美丽的圣诞树。最后一次小女孩把整束火柴都擦亮 了,把黑夜照得比白天还要明亮,万丈光芒中,祖母出现了,把她搂在怀里, 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上帝的地方。这是幸 福的时刻,但火光熄灭了。第二天,人们看见一具“小小的尸体”手里还握着 一扎几乎已烧完的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结束了,她的生命旅程划上了句号, 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叹。她已冻死在街头。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样的 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没有办法解决这类严重的社会问题,只好带着深深的悲 哀寄希望于天国。 她是一个废物同样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悲惨的画面。主人公是一个

9、洗衣妇, 她终日站在水里,靠为人廉价洗点儿衣服而挣扎生存下去。站在冰凉刺骨的河 水里,为了使她的体力不至于崩溃而用快速的办法产生一点儿热量,她不时喝 一口质量低劣的烧酒。为此她受到市长大人的蔑视和谴责,并被认为是一个不 可救药的废物。事实上她每天比任何人劳动的时间都长,劳动条件也非常恶劣。 她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才选此下策,身份高贵没有体会过受冻挨饿是什么滋 味的市长大人怎么能知道这个洗衣妇的悲哀,怎么能体会到那一顶点儿劣质烧 酒的力量?市长不懂,但安徒生知道。这个鞋匠和洗衣妇的儿子能深切地感受 到这“废物”的无奈和悲哀,所以在结尾他这样写道: “不,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那个老佣人说,同时

10、生气地朝天上望着。 “我 在许多年以前就知道她是一个好人;从昨天晚上起我更知道她是一个好人。我告诉你她是一个有用的人!老天爷知道这是真的。让人说她是一个废物吧! ” 这样的结局表达了安徒生对母亲的爱,更表达了对穷苦人的一往情深。他的早 期作品打火匣也如此。作者写一位贫苦的士兵在回家的路上凭着自己的勇 敢和机智,深入奇异的洞穴,得到了宝物打火匣,使他发了财,但他并未忘记 穷苦的滋味,所以“送许多钱给穷苦的人们”安徒生赞美地写道:“这是一种 很好的行为,因为他自己早已体会到没有一文钱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话语不 多,却深切地表达了对广大贫苦阶层的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是悲天悯人似的同 情,而是感同身受似

11、的同情。因为安徒生自己也体会到没有一文钱是多么可怕 的事情。在他十四岁时怀惴着三十个银毫只身一人来到了他的梦想之都哥 本哈根,开始了他的寻梦历程,但一切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沙尔夫人拒 绝了他。让他觉得当一名演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幻想。受打击的他在街上漫无 目的地走到深夜,直到腿脚发软,头发昏,这才想起自己一整天没有吃饭。他 本能地把手伸进衣袋里去,掏出了十个银毫这是他现在全部的财产。可他 不能把这钱花在食物上面,他必须把它留下来交房租。他匆匆地跑回客栈,在 厨房里喝了两碗凉水就蒙头睡觉。几天过去了,他仍一无所获。到最后他连九 个银毫也掏不出来了,没钱付房租不得不提着他那卷破行李,流落街头。就

12、如 那个背着一个行军袋,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在公路上行走的士兵。 夜莺中作者这样写道“我要唱尽那一切不平的事情,唱尽那一切不幸的遭 遇;我要唱尽你四周隐藏着的恶与善。这只会唱歌的鸟儿要飞到贫困的渔夫身 旁,要飞上农人的屋顶,要飞到每一个远离你的朝臣的地方。 ”这里,安徒生 又一次提醒我们,他是一个穷鞋匠的儿子,他的同情始终在劳苦大众那里。 安徒生充满对贫苦人的同情的童话,是很多很多的,如刻画孤独愁苦饱尝 辛酸的老单身汉的单身汉的睡帽 ,写贫苦出身、自修成才惨死于富商毒手的 小画家的铜猪 。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有的穷 苦人并不是以悲剧结局,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成功,比如幸

13、运的贝 儿 。这个童话描绘了苦孩子贝儿为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而奋斗的过程。经 过艰苦的努力,贝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改善了祖母、母亲的生活, 使她们的晚年幸福而快乐。这篇自传体的作品反映了作家的基本经历。安徒生 本人虽未像贝儿那样让新人们脱离贫困,但他的这种描写,却表达了对与自己 一家遭遇相似者的同情。 孩子们的闲话里,不相信非世家出身“就不会有什 么前途”的多瓦尔生,经过自己的奋斗努力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古教 堂的钟里,以自己的“精神财富为世界带来幸福”的诗人;金黄的宝贝 里,鼓手的儿子,著名音乐家彼得;看门人的儿子里的建筑师;铜猪 里的小画家,等等,都是穷苦人民的孩子,但都通过

14、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和艰苦 的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安徒生在这里讲述贫家子弟的幸运,跻身于富有的 名人行列,寄托的则是作家由衷的祝愿;安徒生赞美他们的才能与毅力,并给 他们功成名就的结局,同样寄托着对被歧视的穷苦人的同情,在其实质上也是 更深切的同情。 安徒生的童话以很大的篇幅反映广大人民和弱小者的生活遭遇。在他的童 话故事里,贫苦的人们有的飞升到天国,有的跻身于富有贵族的的行列, 虽然结局不同,但都体现了共同的情感同情。这个曾经有过苦难生活经历 的善良作家,面对人类的悲惨际遇,无助与绝望的挣扎呼号,希望以他的同情 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同情,也渗透到读者的心灵深处,一代一代的继续下去。二、渴求美好

15、人性的深切关怀 同情和爱是一对孪生姐妹,有对人民的同情就必有对人类的关爱。在他的作品 里,无处不体现出他对人类的关爱。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人类多是高贵、庄严而可敬的。他理想中的人类的灵 魂“是神圣、幸福、善良和不灭的。 ”就如海的女儿中的海的小公主追求 的那样。 海的女儿说那个最小的海公主“是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说话,总是在静 静地想着事情” 。在六个公主中,唯有她会问祖母:“海下生活可以活三百年, 在陆上生活可以有灵魂,谁的生活更好呢?”小人鱼认为岸上的生活更好,这 是她发现的真理,她“心目中的真理。 ”于是,在海王的深宫中,她悄悄地向往 着爱情,向往着人类,向往着能够拥有人类的灵魂。在她十

16、五岁生日时,第一 次升到海面上,救下了在暴风雨中遇难的王子,同时,小人鱼深深地爱上了他。 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并从他身上获得一个人类的灵魂,她抛弃三百年的寿命 和海底悠闲的生活;为获得两条人的腿,她被巫婆割去舌头,牺牲了美丽的歌 喉,忍受着鱼尾分裂的巨大痛苦,离别亲人,来到人间,追求他的爱情和人类 那不灭的灵魂。小人鱼深深地爱着王子,白天,陪着王了散步、骑马、跳舞, 用她的舞姿、眼神诉说着对王子的爱情。夜晚,她一个人悄悄来到水边,让温 柔的海水浸泡她、愈合她血迹斑斑的双脚。但是,王子要和邻国的公主结婚了。 美人鱼面临着生命中最严峻的选择:是用尖刀刺向王了的心窝,让王子的鲜血 把美人鱼的双腿重新变回原形,还是在太阳升起的同时让自己从这个世界消失, 变成一堆破碎的泡沫。天亮前,小人鱼作了最后的决定: 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眉毛上吻了一下,然后向天空凝视朝霞渐渐地变 得更亮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接着又把眼睛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