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87888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毕业论文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年 级: 081 学 校: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摘要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这一系列环节的应用

2、,都要建立在对小学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多媒体应用的最佳切入点和时机,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目 录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2(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习注意力 .3(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的更轻松 4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4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二、找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切入点 .5(一)在教学的难点处应用 .5(二)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应用 .5(三)在学生练习中应用

3、.5(四)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 6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四、结论 .7参考文献 .72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目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主要缺点是难读难写,表达形式单一。

4、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现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

5、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1、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学好新知识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 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 学“轴对称图形”时,新课伊始我就用计算机放映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形、鲜 花等画面,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和普遍存在性,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了他们

6、的求知欲望。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学习, 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 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开展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是计算机各性能的体现。当学生正确解答结果时,画面上会呈现一 个卡通人物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当学生回答出 现问题时,多媒体给以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同时,经常地使用生动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馈, 还有利于增强刺激强度,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2、创设问题情境问题

7、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相遇问题”时,首先借助计算机演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然后提问:“谁能从刚才的画面中说一说汽车的运动状况吗?”因为有了直观动态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将相遇问题的关键词“两地、同时、相向、相遇”说了出来。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解答相遇问题也就不困难了。(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小学生感性知识缺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

8、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 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视觉媒体以多种变换形式同步 合成技术,突出重要多媒体特点,吸引学生对刺激物的注意力。1、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 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 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 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圆

9、柱体表面积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圆柱体的表面,拆开与组 合的画面,通过画面的配合教学,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了,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因 此,对于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能掌握得很清楚,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42、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概念、定 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 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 、“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 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

10、 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 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 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2 分钟 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 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 2

11、 分钟,有 2 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 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 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多媒体,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 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突破 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 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 为具体形象。(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

12、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 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件+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 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 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 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分析“一列长 240 米的火车以每分 800 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 3 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 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 到达大桥

13、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 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 3 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 量关系式了。又如: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与线 段的特征后,请学生在半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共画了几条,5请画的最多的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一些时间,这张纸上还 能画吗?”教师放大学生的作业纸,边画射线边说:“画是还能在画,但看不清楚了, 现在我们就请电脑老师来帮忙好吗?”接着就进行课件演示,大屏幕上再现了“从一 点出发画射线”的过程。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

14、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 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 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 际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后, 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 呢?车轴应装在哪里?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说不清楚。这时 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画面: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装着椭圆形车轮 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 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的道理。接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