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87555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良种奶牛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第一节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xx 良种奶牛场建设二、项目性质扩建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 xx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法人代表:XXX所有制形式:XX 企业四、建设地点xx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该项目在原 xx 奶牛二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共新增建筑面积9340m2(其中牛舍 10 栋 7740m2),购置奶牛胚胎移植设备,更新奶牛养殖设备,将原来的奶牛场扩建为存栏 1000 头的标准化良种奶牛繁育场。2、建机械化挤奶站 1 个, 配备 2 28/16 鱼骨式厅式挤奶机 1 套。3、正常生产年 500 头良种成年奶牛年增产鲜牛奶 1000

2、吨,年共生产鲜牛奶 4500 吨,繁殖牛犊 500 头,出售牛良种母犊牛 150 头,生产良种奶牛胚胎 5000 枚。六、建设期限2项目建设期 1 年。七、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建设总投资 1025.6 万元,包括土建工程费 602.4 万元,设备购置与安装费 374.4 万元,不可预见费 48.8 万元。八、资金筹措拟申请国家扶持资金 60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200 万元,企业自筹225.6 万元。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

3、2010 年);4、畜牧业“十五”计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规划;5、xx 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6、X 发200126 号中共 xx 省委、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7、xx 省十五计划纲要草案;8、2002 年 8 月 xx 省农业厅xx 省高产奶牛快速扩繁实施方案;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ZBB43002-85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一、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畜牧业“十五”计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规划,20002005 年间奶类增长率为 8%,20

4、052015 年间奶类增长率为 10%,2005 年和 2015 年奶产量分别为 2400 万吨、2926 万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 年)提出的 2010 年奶类生产的安全保障目标为 2600 万吨,全国人均年消费奶量 16 公斤。“十五”规划提出:基地型乳品企业以奶粉生产为主,并适当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配方奶粉、功能性奶粉以及作为食品工业配料的奶粉,要求搞好奶源基地建设。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原料奶产量,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的奶牛合作社等饲养方式,淘汰分散饲养、手工挤奶传统奶源管理模式。“十五”期末,机械挤奶率要达到 50%,10

5、 年内达到 70%以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2030 年全国奶类总产量预计将达到 6400 万吨,人均年占有奶量为 40公斤,相当于目前亚洲人均占有奶量的水平。以 2000 年为基础,今后 3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年递增率为 6.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建设小康4社会和向现代化迈进,这一战略目标有可能达到。多年来,国务院一直把奶业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部进一步把奶业作为突出发展的新产业来抓。“学生饮用奶计

6、划”的实施和“学生营养餐”的推广,对于引导奶的消费,以及我国乳品工业的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乳制品的更新换代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xx“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 xx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重点推进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和以舍养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为此 xx 省做出了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即到 2005 年在 xx 省关中地区建成奶牛基地县 30 个。二、项目的由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民生活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动物性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低脂高蛋白的牛肉、鲜奶等需要量增加更快,特别是经过加工、方便卫生

7、的鲜奶制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奶制品需求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日益剧增的市场客观要求,奶牛养殖业必需加快发展速度。目前,xx 省已有xx 银桥、上海光明、伊利、蒙牛等国内乳业巨头在此投资建厂。但是,随着 xx 省奶牛业迅速发展,良种牛稀缺、畜群良种覆盖率低下的薄弱环节日趋突出,已成为养牛业快速发展的严重障碍。近年来由于良种牛稀缺,一般奶牛就达 1.5 万元左右,且货源不足。三、目前 xx 省奶牛业存在问题5xx 省近几年的奶牛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对促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据 2003 年统计数据显示,xx 省共有奶牛

8、32.5 万头,但具有较高生产水平(60008000 公斤)的奶牛仅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区和国有农场的奶牛场,约占全省现有总牛头数的 20,其余奶牛年平均单产鲜奶 3400公斤,这部分牛相当多的是黄牛改良后代,而且农民养殖这些牛主要是向市场上出售获得少许利润,如果用于产奶则无利可图,最终买到这些奶牛的农户和牛场必然会亏损,造成奶牛品种差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忽视选种选种就是在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高产奶牛留作繁育,淘汰低产或有病、有缺陷的牛。在发达国家奶牛的淘汰率都在 30%以上(我国不足 10%),因此奶牛单产逐年提高,品质越来越好。在我国由于奶牛育种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遗传

9、进展慢(每年 0.51.0%),而不被重视,不进行选中选配,见母就留,或只管买牛不管选育,只考虑数量不考虑质量,即便淘汰也是病牛或不能产奶的牛,而低产牛不淘汰、仍留种,尤其在牛源紧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长此以往造成改良效果差,单产提高少,甚至退化。2、对农村的从事配种的人员缺乏管理有很多地区配种员、冻精无人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甚至没有经过培训的非技术人员也可随意购买冻精,从事配种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实施选种选配计划,而且势必造成配种无系谱纪录、近交衰退,以及繁殖疾病6增加、繁殖率低、改良效果差等不良后果。这些配种人员只考虑自己的效益,选择种公牛时,往往只选择价格便宜品质较差的公牛冻精进行配种。3

10、、牛繁殖率低,纯种荷斯坦奶牛少由于我国纯种荷斯坦牛只有 187 万头,按成年母牛占 60%,繁殖成活率 70%,母犊比例 50%,每年成母牛淘汰率 20%计算,我国每年净增加纯种荷斯坦牛只有 16.83 万头(1870.60.70.5-1870.60.2),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另外,国营奶牛场自身也在发展,可供出售的良种牛数十分有限,国外进口价贵,引进数量也有限(10000-20000 头),以致造成良种奶牛短缺。四、xx 奶牛发展历程1954 年 xx 农场(现 xx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建场,就开始养有美国荷斯坦奶牛,当时存栏 70 多头。之后经美国专业技术人员用美国优秀的种公牛精液的改良,

11、选留了一批种公牛。其中 80 年代选留一头种公牛 804 号,该牛曾经被中国的大江南北众多省份所公认。xx 农场牛群平均单产水平当时已上升至 7000kg,排在中国同行的前列。80 年代中期,xx 种公牛站(现在 xx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内)又从加拿大、美国引进一批优质公牛,对牛群进行进一步改良。使牛群平均牛奶单产在 90 年代初上升到 8000kg 水平。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开放,xx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在育种工作中,一直使用纯种的美国、加拿大种公牛冷冻精液,使我们的牛群成为纯种的美加系奶牛群。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一、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对大力发展奶制品、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奶类

12、被誉为“最接近于完善的食品”,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含有 12%左右的总乳固体。牛奶是最理想、最简便、最经济的动物蛋白来源,是纯天然、全营养、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牛奶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牛奶及其制品对人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是不可替代的婴幼儿食品,也是青少年、中年、老年普遍适宜的最好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把按人口平均的乳品消费量列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牛奶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营养、健康饮品之一。奶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畜产品,因而饲养奶畜是经济高效、节粮的产业。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奶畜饲养、乳品加工都备受重视。1997 年全世界奶牛存栏数 2276

13、7.4 万头,总产奶量 47179.4 万吨,世界平均人均奶消费量 80.7 公斤, 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在 200 公斤以上,新西兰最高,人均 305.7 公斤。日本人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鲜乳年人均消费量达 120 公斤之多;印度掀起了“白色风暴”,饲养当地役乳兼用的摩拉水牛作乳用, 鲜乳人均年拥有量已达到 90 公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泰国,鲜奶年人均消费量也达 60 公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奶畜饲养业、乳制品加工业长足发展。2001 年底我国共有良种及改良种奶牛 566.2 万头,奶类总产量 1122.9 万吨,其中牛奶 1025.5 万吨,分别为 1978 年的 11.57

14、 倍和 11.6 倍,年递增率为 12.7%,上市液态奶量 280 万吨,为 1996 年的 5.4 倍,2002 年 19 月份,全国奶类总产8量比 2001 年同期增长 32.4%。但人均占有奶量仅 8.8 公斤, 2000 年城镇人口消费增加到 11.66 公斤,距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奶业的发展关系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大事,同时又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优质畜产品消费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从乳品加工能力看,从 1998 年起,我国乳制品总产量每年均以 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1 年

15、全国已拥有乳制品厂 1500 多家,xx 省是全国乳制品重点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第六位。2001 年,据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统计,排序前 10 名的乳品企业共计完成销售收入 128.5 亿元,比 2000 年(83.6 亿)增长 53.7%。上海光明乳业集团落户 xx,建设日加工能力为 600T 的鲜奶生产线,加上蒙牛集团、伊利集团、银桥集团以及 xx原有乳品加工厂共有乳品加工企业 75 个,使 xx 的乳品加工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发展较快的 xx 乳品加工业相比,xx 省奶牛养殖显得滞后,2002 年奶牛存栏 24.27 万头,全省鲜奶产量 54.03 万吨,导致鲜奶源十分紧张。二、符合国

16、家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产业政策奶牛是饲料报酬率较高的畜种之一,蛋白质的转化率仅次于肉鸡,奶牛将饲料中的能量转化为可食产品能量的效率是所有畜禽中最高的,所以发展奶牛养殖业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前途的节粮型畜牧业。在大宗畜产品市场中,奶牛的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奶牛业是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奶牛的产值都占农业总产值的第一位。9我国人均奶占有量比较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8,反映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国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有待改善,奶业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国民在奶业发展对民族体质提高的意识方面有待增强。 奶畜业是节粮型畜牧业,是国家公布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xx 是乳品资源大省,xx“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充分利用 xx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重点推进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和以舍养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xx 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建议中决定,要加快大中城市郊区的纯奶牛群和关中 30 个奶牛基地县、10 个奶山羊基地县建设,大力发展奶畜业。三、改变传统奶源管理模式,建设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