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28733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得当引导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罗金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教师得当引导,促成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文章摘要:新课程观下的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解惑者,而非施舍者、灌输者。教师得当引导的功效表现为: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原有自身知识、生活知识、他人知识,总之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效果乃至超水平发挥。关键词:得当引导 自主建构 梳理整合 共享互启 互通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因而,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践行新课程观,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现代教学论

2、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解惑者,而非施舍者、灌输者。从词义上看,引导即带领、启发与诱导,其特点是含而不露、指即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形式上看,重视教师的指点,从实质上看,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迁移融合碰撞。引导存于教学的各种场合,内容丰富多彩,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得当引导的功效表现为: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原有自身知识、生活知识、他人知识,总之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效果乃至超水平发挥。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材等各种要

3、素交互作用,共奏和谐乐章。以下,笔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当引导促成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做法及体会。一、引导学生发掘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学生对自身知识的梳理整合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知识间的联系。实际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由现有的知识体系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以及教师的点拨和指引,从而建立新的知识联系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但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新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再现梳理整合。因为当新知识获得之后,不能胡乱堆放,就像图书馆的图书一样,必须按一定方式加以组织。原

4、有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存在形式就起了模板或者说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为新知识的自主建构打好基础,从而最终实现认知结构的优化。优化的认知结构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之间经过重新梳理之后联系更加紧密,条理也更为清晰,形成一个更为庞大清晰的知识体系;二是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应是经过新旧知识的整合产生的,能对原有知识进行优化提升,形成一个更为科学实用的知识体系。可见,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梳理和整合起着尤为重要的功能。通过梳理紧- 2 -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和易漏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分类;借助整合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的分析和比较,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的同

5、时,建构知识网络。如笔者在教学“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二历史与社会所学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农村包围城市)及其产生依据(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使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学习本课内容的思维模板:先分析现今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 ,学生很自然而然地对前课所学(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进行回顾再认识;进而列举适合国情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甚至有学生将本课并未涉及的“一国两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治经济制度也归为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列。正是这样一种基于对学生自身原有知识的激活,不仅起到了梳理整合

6、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而且还点燃了学生探知思索的浓烈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二、引导学生展示自身见闻,促成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互启钟启泉教授认为:来自他人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观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发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看来,新的意义的创造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而建构主义也把学生间的协作交流视为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探讨、交流,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

7、标。由于年龄相近、智力相当、思维相仿,因而,伙伴间的互动互生也就符合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发,使同伴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共享,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在交互中整合。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将自己父母所属工作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对号入座,并进行简要介绍。爸爸在电力局工作的同学说爸爸的单位几乎与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密切相关(国有经济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家在义乌的同学介绍在老家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生意且每天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来自农村的同学告诉大家村里的每个人每年都

8、能从村办菜市场的租金得到近千元的分红(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一句句生硬干瘦的教材陈述被不同生活环境的同学用新鲜生活的、明白无误的、真实可信的事例表述的如此的准确而又易懂。在该内容的教学中,我还真正领悟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真谛。当然,在充分开发学生这一课程因素的过程中,别忘了对良莠知识的甄别取舍,同时还要对类似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在取舍融合的过程中闪烁着合作的精神、碰撞的智慧。三、引导学生呈现自身生活体验,促成学生生活知识到理论知识的飞跃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也就是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对此,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

9、:“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 3 -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一基本教学理念,也即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生活知识的利用和挖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主张,“每个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体之中,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理论观点时,应瞄准理论与学生生活

10、的最佳联结点,捕捉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事例,巧设生活话题,联系生活讲理论沟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的联系,以此来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与领会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的自然过度。比如在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时,笔者选择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我市每年的祭孔(学祭)活动作为切入点。播放今年祭孔的视频,尤其当学生看到自己学校的老师参加祭孔活动时特别地兴奋,一下子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接着我们进一步探究古代祭孔(巩固皇权)与现今祭孔(重视教育)的本质区别,并让学生思考两者在对待孔子态度上的不同(“神化孔子”与“尊重孔子”的不同) ,学生从

11、一个类似的表象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实质,那么过去“神化孔子”与今天“尊重孔子”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是有所取舍的)学生在熟知的例子中不仅真正理解了“继承和吸纳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这两句理论味颇足的教材语言,而且更为学生日后理论联系实际作了一次典型的示范。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自身很难完成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互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多加示范引导,既让学生体会到由生活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并非高不可攀,又使学生感受到用理论知识指导生活知识原来随处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得当引导,犹如高明的导游,有捷径通优之功,能把游客简捷的引入胜境;犹如高档的导航仪,有指点迷津之功,能把交通工具准确的带到陌生的目的地。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得当引导,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 ,而且也能让教师自身的教学境界得到质的提升,更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当然,要实现“得当引导” ,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对引导能力要千锤百炼,以免引导不成成误导。参考书目:1、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2001 年 9 月教育科研出版社2、 新课程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关文信编著 2003 年 5 月中国人事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