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洪堤初设地质报告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1.50KB
约28页
文档ID:38277976
防洪堤初设地质报告_第1页
1/28

0防洪堤初设地质报告防洪堤初设地质报告目目 录录3.1 前言 .......................................................13.1.1 工程概况 ........................................................13.1.2 勘察工作概况 ....................................................13.2 地质概况 ...................................................23.2.1 地形地貌 ........................................................23.2.2 地层岩性 ........................................................23.2.3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评价 ........................................33.2.4 物理地质现象 ....................................................53.2.5 水文地质条件 ....................................................63.3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73.3.1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73.3.2 堤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93.3.3 堤基岩、土体渗透特性 ...........................................133.3.4 堤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133.4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53.4.1 地震液化问题 ...................................................153.4.2 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 .............................................153.4.3 堤基持力层的确定 ...............................................153.4.4 冲刷稳定问题 ...................................................153.4.5 堤防修建后对堤内环境的影响 .....................................163.4.6 堤岸边坡稳定问题................................................163.4.7 抗滑稳定问题....................................................163.5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63.6 天然建筑材料 ..............................................173.6.1 砼粗、细骨料 ...................................................173.6.2 砂砾石填筑料....................................................1913.7 结论 ......................................................2013.1 前言前言3.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xxx 堤防工程位于 xxx 县 xxx 才子村 xxx 河才子滩大桥至下游养牛场之间约 1.5Km河段,没有人工建筑护堤,现有河岸护堤均为自然泥土护岸,汛期冲蚀垮塌严重,不能够起到防洪护岸的作用。

沿河两岸分布有金鹤乡镇、超强养殖场、成片基本农田以及沿河两岸村民集中居住区,为保护国家、集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建防洪堤势在必行拟建防洪堤由两段组成,主要沿 xxx 河左、右岸布置,为新建堤左岸堤防起于才子滩大桥,止于下游养牛场,长 1486 m 、右岸堤防起于才子滩大桥,止于下游超强养殖场桥边,与原建堤防相接,长 947.6m设防标准为 10 一遇的洪水,相应的堤防工程级别为 5 级,堤身采用砂卵石填筑,过水面用砼衬砌,堤高 3~6m工区紧邻 xxx~西充公路,工区道路纵横,交通方便3.1.2 勘察工作概况勘察工作概况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本工程初设阶段的勘察设计工作,勘察目的和任务是:①调查区域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②查明堤线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预测堤防挡水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③调查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并对其储量和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的勘察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为:①收集分析 1/20 万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当地城市建设的勘察成果资料;②对堤防进行 1/1000 平面地质测绘和 1/500 剖面地质测绘;③勘探方法主要采用机动钻进行取芯钻探,查明地基的物质组成及结构形态及厚度等。

对砂卵砾石层进行 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辅以必要的探坑开挖,勘探点间距100~300m;④对堤基主要土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⑤对堤线地下水位进行简易观测,对环境水(河水和地下水)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⑥对地基土层、砂卵石层和各类天然建筑材料均取样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接受任务后,我院于 2011 年 10 月初进场开展地勘外业工作,2011 年 10 月上旬外业全部完成,中旬提出了本报告勘察工作中以设计提供的 1/1000 地形图为依据,完2成的工作项目及工作量见表 3.1完成的地勘工作项目及工作量表完成的地勘工作项目及工作量表 表 3.1工 作 项 目精 度单 位工 作 量区域地质复核1:km2800平面地质测绘1:1000km21.2地 质 测 绘剖面地质测绘1:200~1:1000km / 条2.84 / 9取芯钻探m / 孔45.3/3标贯m / 孔46/10勘 探坑探m3 / 个60 / 6标准贯入试验次46水质简分析试验组2砼细骨料试验组3砼粗骨料试验组3地基土壤常规试验组6砂砾石填筑料常规试验组3取样与 试 验地基岩石常规试验组33.2 地质概况地质概况3.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xxx 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北缘,地形大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一般在300—450 米,平均海拔 350 米,相对高差 70—200 米。

地貌形态主要为构造剥蚀地貌,次为侵蚀堆积地貌工区位于 xxx 县 xxx 才子村,处于 xxx 河形成的低山丘陵冲积平原中,左、右两侧为低山丘陵区工程区地形开阔平坦,xxx 河属涪江左岸一级支流,自北东向南西流经本区堤防段河流弯曲,河床宽度一般 20~40m,高程为 322.48~323.53m,平均比降 0.65‰;两岸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之Ⅰ级阶地,阶面高程 330.5~332.4m,阶面高出河水面 4.5~6.5m33.2.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据1/20万区域地质资料(xx 幅) ,工区上部为第四系冲积层厚 5.0~7.5m,下部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现将各地层岩性叙述于下:((1))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J3P1))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夹灰白、黄灰、浅紫红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该层总厚度 332~355m2)第四系全新统近代冲积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近代冲积堆积层(Q41al))分布于河流两岸及河床高漫滩,为Ⅰ级阶地组成物由砂质壤土夹少量卵砾石组成,卵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次棱角状~次圆状,厚 5~7.5m根据标贯测试资料,上部结构松散~稍密,下部中~密实。

3)第四系全新统现代冲积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现代冲积堆积层(Q42al))由粉细砂夹淤泥组成,厚 1.0~1.5m,层中夹少量砾卵石,潮湿,结构松散分布于 xxx 河河床中4)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堆积层(Q4dl+el))由坡积、残积之褐黄~浅紫红色粉质粘土组成,含有风化粉砂质泥岩及砂岩碎块,结构松散,主要分布于坡麓地带4)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s))为杂填土,由砼及其它建筑、生活垃圾和公路路基组成,稍湿,结构松散~稍密厚度 0~3.5m,分布于两岸Ⅰ级阶地地表3.2.3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评价工程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川中褶皱带南充~xxx 东西向构造带西部,绵阳环状构造的南东部,北与天仙寺涡轮状构造相邻,区内无较大断裂,岩层产状平缓,形成了东西向以褶皱为主的构造格架特征(见图 3.1) 主要构造形迹及特征分别叙述如下:((1)褶皱)褶皱观音场-金华镇背斜(6):位于三台观音场、xxx 金华镇南,东端消失于东岳○1庙以北的许家沱,西端止于中江以北,长 70Km轴向在观音场以西为 N70°W,观音场至古井坝近东西向,古井坝至金华镇轴向 N60°W,金华镇以东转成 N50°E。

褶曲4平缓对称,东西两翼倾角 1°左右,西段两翼倾角稍陡,北翼 3~6°,南翼 3~5°5河水沈工程区仁合青岗金鹤洋溪106° 00′105° 30′105° 00′30° 40′00′31°20′31°00′106°30′105°00′105°31° 20′00′31°40′30°30Km20100(12)(3)绵阳(4)(5)(2)(1)梓潼江盐亭江三台涪中江(7)(6)(8)天仙寺(15)射洪(9)蓬溪南充江陵嘉(10)西充(11)(14)(13)嘉陵江图3.1区域构造纲要图绵阳环状构造:(1)玉河场向斜 (2)富顺场背斜 (3)吴家坝向斜 (4)拦河堰背斜 (5)葫芦溪向斜 (6)观音场-金华镇背斜 (7)牛场-金家场向斜南充东西向构造:(8)蓬莱镇背斜 (9)西山向斜 (10)南充背斜 (11)金孔场向斜 (12)八角场背斜 (13)公山庙背斜 (14)红花铺向斜天仙寺涡轮状构造:(15)由一系列旋扭短轴褶皱组成6背斜由蓬莱镇组上段、苍溪组、白龙组组成距工区约 24Km牛场-金家场向斜(7):位于中江牛场和 xxx 金家场以北,东端消失于○2东岳庙,西端止于中江玉兴场,全长 57Km。

西段轴向近东西向,东段在景福院附近形成一个向南突出的弧形两翼平缓对称,西段南翼倾角 1~2°,北翼1~3°;东段两翼倾角为 1°左右该构造由蓬莱镇组上段、苍溪组、白龙组组成距工区约 22Km西山向斜(9):位于蓬溪县城以北,轴线平行于南充背斜呈弧形弯曲,○3弧顶在金宝场以南向北弯突,区内轴线长 54Km北翼倾角 1~3°,南翼倾角1~2°,西端倾没于洋溪镇以北,向东伸入南充,由蓬莱镇组构成距工区约6Km南充背斜(10):为川中褶带内的最大褶曲构造,西起 xxx 洋溪,经文○4升场往东至南充从西到东轴向由 N70°E,渐转为东西向,在西充以南向北弯突,平面上呈一舒缓“S”形背斜狭长,隆起平缓,两翼略对称,倾角1~3°,背斜西端倾没角 1°距工区约 5Km天仙寺涡轮状构造(15):为一小型涡轮状构造,由十个产状平缓的弧○5形背、向斜组成,以天仙寺附近为中心呈幅射状排列均由蓬莱镇组上段地层组成距工区约 10K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