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76493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关城电子政务案例分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目 录录一、研究背景及依据.11、研究背景.12、研究依据.23、总体原则.4二、 顺关城电子政务发展现状.51、总体情况.52、建设依据.5三、顺关城电子政务实施方案及拓扑图.71、实施方案.7A、网络部分.7B 软件部分.9四、设备选型.11五、软件总体架构.171、电子政务服务云平台体系结构.17六、构建 SaaS 模式电子政务服务云平台.201、SaaS 模式电子政务的功能.21七、机房建设.221、硬件设备.222、软件设备.22八、应用培训.231、培训目标.232、培训方法.23一、研究背景及一、研究背景及依据依据1、研究背景政府拥有全社会 80%的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的最大

2、生产者和拥有者,同时也是信息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作为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电子政务是各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仍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山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流程,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创造条件。 ”这表明推行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得到了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县级政府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重要作用,县级政府电

3、子政务是省级、市级电子政务规划的末端节点。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加快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是推广电子政务的基础性工作,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行政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顺关城为例,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县级层面如何发展电子政务。通过深入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实地调查与分析顺关城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状况,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电子政务的相关工作实践,着力探讨了当前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路径选择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研究依据在电子政务推行初期,主要集中在

4、中央、省、市一级政府部门,县级政府相对较弱。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县、乡(镇) 、村(社区)一级的电子政务建设将不断加强,这为电子政务的全面普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行政层级中,县一级又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县级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这对促进电子政务建设有着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行电子政务,关键在地方政府。从县级电子政务实践来看,大多是边建设、边摸索,重复建设经常发生,往往不能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县级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当前,虽然论及电子政务建设的文献有很多,但以论总体的居多,而对县级

5、层面的专题研究却比较少。本文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顺关城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当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10月1日正式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随后各级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1亿,拥有IPv6地址146

6、07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1469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781万,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4.0个百分点,占域名总数比例达到53.1%;“.中国”域名总数为27万。 我国网站总数为294万个,半年增长9.6%。 国际出口带宽为2,098,150Mbps,半年增长率为10.4%.同时,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已发展到新的阶段,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甚至有的乡(镇、街道)也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二是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三是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开始成为电

7、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始向综合性、服务性、交互性转变,逐步呈现出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本质特征。3、总体原则从顺关城电子政务建设入手,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梳理与分析,积极探索适合开阳实际的电子政务建设途径。主要围绕电子政务在推进顺关城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运用,通过广泛走访和调查,拟解决以下 5 个方面的问题:(1)县级电子政务相关概念的界定;(2)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3)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模式研究;(4)顺关城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5)加快顺关城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以期从操作层面为顺关城推进电子政务提供可行性建议,同时为其他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益探

8、索。紧紧围绕顺关城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这一主线,在努力寻求顺关城电子政务与国内电子政务共同点的基础上,对顺关城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顺关城电子政务建设的取得的经验、成效及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勇于探索,积极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进一步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调整、升级和改造,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并以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载体,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时、规范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二、二、 顺关城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顺关城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总体情况“十一五”期

9、间,顺关城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把全面推进信息化确立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县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县上下不懈努力,电子政务建设在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建成了满足全县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基础网络设施;信息化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信息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信息意识逐渐加深,信息化需求日益增强,并在发展中呈现出了不少亮点。在硬件建设方面。全县各乡(镇) 、机关计算机普及和网络覆盖率达 88%,计算机在城镇普及率达 75%、在农村的普及率达 15%,这些都为“十二五”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0、2、建设依据电子政务工作的逐步深入,促进了县级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提升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但随着电子政务网络的逐步应用,一些原来不太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政府可以依据这些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做出一些解决措施 :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建设电子政务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此不够重视,认为信息化可搞可不搞,电脑可有可无,网络可建可不建,有网站的部门和乡镇还很少,多数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流于形式;有的单位网络安全观念淡薄,为图使用方便,政务网与 INTERNET 无屏障互联,有的单位虽然也较重视,但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形式轻效益,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等等。所

11、有这些都将对电子政务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规划管理不力。多数部门和单位的电子政务项目实施后,纵向、横向、内部、外部网络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没有统一技术标准,造成网络结构混乱和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虽然有些是上级业务部门的原因,但多数是本单位的原因。如因特网站的重复建设,硬件网络的重复建设等,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网络互联不畅。大多数政务网络的联网单位都是单机接入,局域网接入的很少,严重制约电子政务的推广。究其原因,有内外网物理隔离、IP 地址不统一等因素,造成了政务网络建设的复杂性,但主要是对政务网络和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只要网络结构合理,应用经认证的内外网隔离设备,局域网接入也能够做到既保证网络安全,又实现互联互通。 共享资源不多。由于局域网接入单位少、应用软件系统少和部门垄断信息多等原因,致使政务网上共享资源严重缺乏,应用单一,效益低。 人才队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具体操作人员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薄弱,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建立一套继续教育的机制,知识更新不能紧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三、顺关城电子政务实施方案及拓扑图三、顺关城电子政务实施方案及拓扑图1、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A、网络部分 根据我县的设备现状,尽量利用目前的现有设备,避免重复投资,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来实现我县的网络化。 我县的网络分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