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76331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项目建议书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依据: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古浪县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项目规模:腾格里沙漠沿民调渠向北纵深 10 公里塌井槽至大路塘以北,完成工程治沙造林 10 万亩,修建护林站 3 个,造林道路 18 公里。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 11134.2 万元,其中:工程治沙造林10800 万元,修建护林站 30 万元,造林道路 304.2 万元。资金筹措计划为:中央投资 10800 万元,自筹334.2 万元。项目建设期限: 3 年(2013 年2015 年)项目实施单位: 古浪县林业

2、局项目负责人: 王 兴 古浪县林业局局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冯得平 古浪县林业局副局长 - -22 项目背景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国土总面积5046.5 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南部是祁连山区,中部是绿洲区,北部是腾格里沙漠,山、川、沙各约占三分之一,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荒漠化重点监测县。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247.1 万亩,风沙线长达 132 公里,重点风沙口 20 多个,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境内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条件差,环境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致使沙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效益处于低度徘徊状态,人民生活相对困难。土地沙漠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根

3、治沙漠化的问题,就要对导致的沙漠化恶性循环链条的各个环节同时治理,把沙漠化治理同经济发展相结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全县防沙治沙步伐,彻底扭转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在认真总结生态环境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治理沙漠化方面的经验以及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编制本项目建议书。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项目建设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古浪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 -3来了重大损失,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对绿洲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快北部沙区防沙治沙

4、建设步伐,不仅对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石羊河流域绿洲的生存和发展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声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2 项目建设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需要处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古浪属区,干旱缺水,风大沙多,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半个世纪以来,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两大矛盾相互交织。由于流域内大面积开发利用土地、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大量原生植被开始萎缩和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北部防风固沙林是阻止沙漠南移的绿色屏障。长期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石羊河流域林业的问题不仅是资源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

5、问题、社会问题。可以说,加强北部防沙治沙,在实现石羊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3.3 是加快脱贫致富和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的风沙侵袭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原因,县内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严重,农林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环境恶劣,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致使古浪成为西部较贫穷的地区之一。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全县上下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防沙治沙,治理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贫困状态,古浪的现状与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仍存在-

6、-4着极大的反差。项目的实施,将对加快全县防沙治沙进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基础。4 项目区基本情况4.1 自然地理条件4.1.1 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塌井槽至大路塘,地理坐标为东径 1031510330,北纬 37443747。 4.1.2 地形地貌项目区平均海拔 1650 米,地势由南向北平缓倾斜,多为新月型沙丘链,对古浪县生态移民黄花滩项目区农业产业及干(塘)武(威)铁路、省道 308 线、民调渠(路)畅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4.1.3 气候条件该区属温带荒漠气候,干旱

7、少雨,蒸发强烈,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 5.57,0的年积温 3050,10年积温 2180,年日照时数 2850 小时,无霜期 160 天。常年多西北风,平均风速 3.3 米/秒,最大风速 8 米/秒,年风沙日达 120 天左右,沙暴日 47 天。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沙尘暴、干热风。4.1.4 水文 项目区全年平均降水量 160mm 左右,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 -5降水天气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蒸发量 1824mm,是降水量的 10 倍。地下水埋深 105140 米,矿化度小于 1 克/升,是农田灌溉的理想水源。4.1.5 土壤 区内以风沙土为主,类型为沙

8、地灰钙土,有机质含量低,并易于水解,平均含量 0.75%左右,含氮 0.045%,含磷 0.131%,速效钾 146ppm,养分状况是氮少磷缺钾丰富。4.1.6 植被 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规划区内植被分布具有多样性特征和水平分布规律。主要植被类型有荒漠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以及荒漠草甸等。天然植物有白刺、红砂、沙米、苦豆草、沙蒿、沙生针茅等,块状或团簇状分布。4.2 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内,其南部遭受风沙危害的区域涉及3 个乡镇及黄花滩移民项目区,25 个行政村,225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7540 户,总人口 70977 人,总耕地面积 20.2

9、 万亩。5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5.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5.1.1 政策环境宽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强生态环- -6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010 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到“五位一体”当中;2010 年我市提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一系列政策为项目建设提

10、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5.1.2 群众基础扎实。当地干部群众对生态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已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格局,使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在近几年的生态建设中,县上成功采用并完善了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项目监理制、资金报帐制等制度和措施,总结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经验。5.1.3 经验丰富。古浪县防沙治沙起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累计完成治沙造林 54666.7 hm2,封沙育林(草)40

11、000 hm2,在沙漠前沿已建起了乔、灌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基本上控制了东起三板滩、西至六墩子长约 85 公里的风沙线,初步治理了八步沙、明沙咀、黄沙梁等 10 多个危害比较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重点风沙口,根本上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5.1.4 林业队伍实力雄厚。在多年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中,我县已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操作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现有在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128 名,其中高级工程师 11 名,工程师 48 名,助理工程师 48 名,技术员 21- -7名。同时,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北京林业大学、甘肃省林科所等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该项目实

12、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5.2 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5.2.1 由于生态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效益低的公益性事业,地方财源严重不足,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基本依靠国家扶持艰难度日,用于风沙治理的资金十分短缺,致使沙漠化难以从根本上得以遏制。5.2.2 沙区流沙分布集中,植被盖度低,治理难度大。5.2.3 干旱、风沙、干热风和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制约农牧业发展步伐。以上存在问题,是造成古浪农业高投入、低产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投资环境差的客观原因,也是影响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和差距,既是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又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潜力和希望。6 指导思想

13、、建设原则和治理目标6.1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为依据,以保障绿洲生态安全为基准,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建设思路,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安全体系。- -86.2 建设原则6.2.1 治理措施以天然植被保护为主,恢复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6.2.2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6.2.3 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6.2.4 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突出保护的原则。6.3 治理目标新增人工林面积 10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 1.

14、3 个百分点,由目前的 15.58提高到 16.88%。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周边地区尤其是黄花滩移民项目区农业稳产高产和干(塘)武(威)铁路、民调渠(路) 、省道 308 线、金色大道畅通。 7 项目建设方案7.1 建设范围腾格里沙漠沿民调渠向北纵深 10 公里塌井槽至大路塘以北东西约 22 公里、南北 6 公里范围。7.2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计划完成工程治沙造林 10 万亩,修建护林站 3 处 300m2,造林道路 18 公里。分年度为:2013 年:完成工程治沙造林 4 万亩,修建造林道路 18 公里;2014 年:完成工程治沙造林 4 万亩,修建护林站 1 处;2015 年:完成工

15、程治沙造林 2 万亩,修建护林站 2 处;7.3 技术方案- -97.3.1 沙障设置技术材料选择:选择无霉烂的麦草(稻草,背风坡也可用胡麻草),长度大于 30 厘米。设置模式:全部采用一封到顶的全封式治沙模式。设置方向:横向沙障与主风方向垂直或按沙丘上的波纹线设置,竖向沙障与主风方向一致。设置规格:网格状双眉式沙障设置,横、竖向沙障内径间距为 1.51.5 米。(2)造林技术措施树种设计:栽植苗木主要以梭梭、红柳、花棒为主,适当配置沙拐枣等抗旱、耐贫瘠优良乡土树种。 种苗规格:根系完整,苗干健壮,无病虫害的两年生一级合格苗。栽植密度:205 穴/亩,每穴 2 株,株行距 1.81.8 米。结

16、构配置:三角形配置,块状混交。栽植地点:工程治沙草方格内,沙丘迎风坡三分之一以下部位及丘间低地。造林方式:人工植苗造林。整地方式:穴状整地,规格:0.40.40.4m。造林时间与方法:每年秋季 10 月上旬11 月下旬进行初植,翌年春季进行补植。栽植前先铲去表层浮沙,在湿沙层挖穴栽植,然后将苗木放入穴内,挖穴内侧部分湿沙踏实后轻轻提苗舒展根系,再覆沙至穴沿,并踏实。埋沙深度以根颈以上 1520 厘米为宜。- -10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项目共需投资 11134.2 万元,其中:8.1.1 工程治沙造林 10800 万元,具体为:苗木费:10 万亩120 元亩=1200 万元;埋压草方格及栽植费:10 万亩160 元亩=1600 万元;麦草费:10 万亩550 元亩=5500 万元;灌水费:10 万亩200 元亩=2000 万元;管护费:10 万亩5 元亩.年5 年=250 万元;其它费用:10 万亩25 元亩=250 万元(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